第三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参考答案第一节案例1:下面的案例中某学校食堂是否属于消费者?1999年中秋节前,某学校食堂从某食品加工厂购进5箱腊肉,次日经加工后分用于本校师生午餐;进餐后不久,在该食堂进餐的师生纷纷出现腹绞痛、腹泻等症状,遂立即与医院及市卫生防疫站取得联系,经紧急治疗,患病师生均脱离危险。
后查明,这次事故系某食品加工厂供应的腊肉腐败霉变所致。
为此,学校依法向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食品加工厂赔偿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某学校食堂符合消费者的特征。
生活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动服务的行为和过程,具体表现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
某学校食堂从某食品加工厂购进5箱腊肉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师生午餐之用,因此属于消费者。
但目前关于消费者的定义现存在较大争议,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仅指个体消费者,不应包括单位和法人。
因此对消费者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已成当务之急。
案例2:下列案例中,受害人可否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起诉讼?1994年底到1995年初,辽宁省台安县种子公司第四经销站从凌源市宋杖子镇农业服务站购进30760公斤名为“掖单子十三”的玉米种子,在未复检的情况下,售给739户农户,农民播种后发现玉米长势参差不齐、植株高矮不一,进入结穗期的穗型、粒型、轴色与正常的“掖单子十三”相比均不一致,植杆早衰、减产程度较大,于是他们集体到政府上访,在县政府支持下,鞍山市种子管理站做了田间鉴定,结论为此种子不是“掖单子十三”杂交种,于是739户农户对台安县种子公司第四经销站和凌源市宋杖子镇农业服务站提起集团诉讼。
参考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4条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也适用该法的规定。
这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生产,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消费密不可分,农业生产不完全是商品生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的作为商品销售,有的作为生活消费品自己使用。
农业生产是农民生活的基本来源。
农民在农业生产消费中也处于弱者地位。
为了保护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作了特殊适用的规定。
本案中受害人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起诉讼。
第二节案例1:1999年,上海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屈臣氏公司一家超级市场连锁店购物离开时,防盗铃骤响,商场女保安将她带入地下室进行搜身检查,女保安用手提电子探测器对女大学生进行全身检查后,探测器测出其髋部带有磁信号,女保安当即要求女大学生脱裤检查。
结果未检查出大学生身上带磁信号的商品,允许其离店。
事后,女学生以侵犯人身权、名誉权提起诉讼,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精神损害50万元。
该案件侵犯了女大学生的何种权利?参考答案:该案件侵犯了女大学生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维护尊严权也称受尊重权,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该项权利包括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应受到尊重。
人格尊严是消费者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等,人格尊严是消费者精神上的利益。
但终审法院认为,商场的检查是单独秘密进行的,并未引起女学生的名誉贬损,不构成名誉侵权;但是,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由此,法院确认商场的行为侵犯了女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判令被告一、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
二、赔偿原告人民币1万元精神损失费。
三、被告负担两审诉讼费共计人民币820元。
案例2:1998年8月,某市煤气公司为华某所住小区安装煤气管道,煤气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本市公民安装煤气管道,必须填写申请表,并交纳2000元初装费和900元的热水器费用。
李某当即填写了居民安装煤气管道申请表,但表示热水器已经购买,只同意交纳2000元初装费。
煤气公司工作人员说如不在本公司购买热水器,就不能安装煤气管道。
华某无奈之下只好花900元钱在煤气公司购买热水器,才得以装上煤气。
后来,华某多次找到煤气公司要求退回热水器,未果。
后华某诉至某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煤气公司退还其购买热水器的款项,并赔偿其交通费等损失200元。
某市煤气公司侵犯了华某何种权利?参考答案:该案件中某市煤气公司侵犯了华某的选择权。
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物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判断,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
这一权利包括:第一,自主选择经营者的权利;第二,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接受服务方式的权利;第三,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或接受、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第四,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作为生产经营者,不得拒绝消费者选择某种商品或服务,不能为消费者指定商品或服务,不能以联手方式垄断价格或销售,出售商品不得硬性搭配;作为服务商,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擅自增加可选择的服务项目,否则即构成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侵犯。
该案中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热水器并非安装煤气管道施工所必须配备的部件,消费者华某有权利在市场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热水器。
煤气公司利用自己经营上的优势地位,强制华某购买本公司的热水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第9条之规定,是侵权行为。
判决:(1)煤气公司为华某办理热水器退货手续,退还华某购货款900元;(2)煤气公司赔偿华某交通费等200元;(3)诉讼费150元由煤气公司承担。
案例3:从下列案例中理解何为消费者的求偿权?书款退回后,消费者是否仍有权要求出版社赔偿?浙江省金华市读者汪新章在金华市新华书店兰溪门市部购买了一本吉林出版社出版的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一套三册),该书标价98元,以9折88.2元售出。
汪仅读了182页,就发现错别字565个,还有印刷、装订差错多处,他遂向书店和出版社反映,提出索赔要求。
当地新华书店表示,书款可以退回,但赔偿书价一倍的要求却无先例,拒绝赔偿。
出版社表示,此书的质量问题已经发现,一批库存和收回的《随园诗话》已销毁,读者手中的书可以退回出版社。
最后,经书店、出版社、读者三次交锋,终于达成协议,书店退还书款88.2元,出版社向汪新章赔偿150元。
参考答案:求偿权也称索赔权或获得赔偿权,即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索赔并获得赔偿的权利。
它是与消费者第一项权利即保障安全权紧密相联的一项权利,该项权利是弥补消费者所受到损害的必不可少的救济性权利。
享有此项权利的消费者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商品的购买者、商品的使用者、服务接受者;购买使用者和非购买使用者,还包括既没有购买也没有使用的受到伤害的第三人。
求偿权的范围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
该案件中书款退还后,消费者可以有权再主张出版社进行赔偿,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在此,汪某除了要求退还书款外,还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案例3:2005年8月18日,消费者夏毓芬在深圳家福特建材超市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地下超市园艺厅选购地垫时,跌倒在超市内低于地面60厘米的池内,造成右股骨颈骨折。
经过合肥市105医院治疗,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经有关司法部门鉴定,夏毓芬构成8级伤残。
夏毓芬在与商家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向合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受理后经过调查确认商场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遂依法组织夏毓芬与经营者进行调解,最后达成调解协议,商家一次性赔偿夏毓芬医疗费、伤残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有关费用103800元;商场租赁方合肥花园物业发展公司补偿夏毓芬精神损失补偿金等费用105000元,两项合计218800元。
参考答案:这是一起由消费者协会调解成功的消费者人身安全损害赔偿案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表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此案的意义在于警示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应当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仅仅有危险警示是不够的,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三节案例1:下列案例中经营者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01年8月30日下午1点左右,北京某公司职员周先生到罗杰斯餐厅用餐,该店实习经理以其衣冠不整为由拒绝他就餐,还将其领到一个告示牌前,上面写有:为了维护多数顾客的利益,本餐厅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
周先生认为,他穿的T恤、短裤及拖鞋不属于衣冠不整之列,也没有侵犯其他顾客的权利。
故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该餐厅赔礼道歉,拆除店堂告示牌,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参考答案:该案件中经营者并未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应受到尊重,在这里周先生的人格尊严并未受到侵犯,因为餐厅实习经理是好言相劝,希望他下次衣着得体后再欢迎其来用餐,并无语言上的侮辱。
该案最后由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以罗杰斯公司不构成侵犯名誉权结案。
案例2:下列案例属于什么性质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何种权利?消费者应当如何维权?姚女士和男友来到某俱乐部,点了两杯矿泉水、两首歌,正在自娱自乐时,走过来几位浓妆小姐,坐在二人身边,点了盘水果自顾自大嚼,等到账单上来,上面赫然写着840元,这对恋人要求店方开出明细表,不料却涌出数位彪形大汉,其中一个用力推了姚女士一把,然后大叫:“电脑被你撞坏了,快赔1000元,”两人只好付出1840元走开。
参考答案:该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知情权也称知悉真情权、获取信息权、了解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该案中姚女士及男女点了两瓶矿泉水和两首歌就需求支付840元,且不给开明细表,显然侵犯了其知情权;涌出数位彪形大汉,其中一个用力推了姚女士一把,然后大叫:“电脑被你撞坏了,快赔1000元,”属于讹诈,侵犯了其公平交易权。
案例3:从下面的《特别规定》分析政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007年7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规定生产企业召回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的义务。
所谓产品召回,是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设计缺陷或制造缺陷,并已经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为避免缺陷产品危及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生产企业及时将缺陷产品从流通、消费领域收回,予以维修,或者销毁,并承担相关费用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