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件


手电筒的开关
手电筒的开关,由导体和 绝缘体组成(塑料和铜 片),推动红色塑料推钮, 两块铜片就会接触,电路 接通。 看图思考: 1、这时候手电筒是亮的还是灭的?为什么? 2、如果要改变,该怎么做?电流怎样流动?
做个小开关,控制简单电路
自制小开关
想一想,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用回形针做开关的接触片,用图钉固定导线
知道这是什么吗
接线盒
接线盒一般都是暗盒。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猜猜接线盒的作用: 在电线的接头部位采用接线盒做为过渡用,线管里面的 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 1、保护电线 2、连接电线 3、方便维修
观察四接头电路暗盒结构图
从外面看 从里面看
四接头电路暗盒检测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看 看哪几个接线柱之间是 通路?哪几个接线柱之 间是断路?
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使用了绝缘材料?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 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 们不需要的地方。

应该怎样正确使用?
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做个小开关
开关电路中是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 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小组活动
1、用2节电池、2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
几根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使小 灯泡亮起来,看看谁的方法多。 2、观察并思考不同的方法,效果有什么 不同。
2节电池串联
2节电池并联
哪个小灯泡更亮点?
原理: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 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 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 太亮。
回形针开关
挑战活动:做个开关控制红绿灯
红绿灯制作方法探究
思维拓展:
我们把回形针按到下面的图钉上,这个图钉后方的灯就亮了 现在我想加一个灯 ,怎么办?
按压开关
旋钮开关
拉线开关
闸刀开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 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导体与绝缘体
1、观察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 么? 3、重新接亮小灯泡,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1)把两个塑料皮接触在一起 (2)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 (3)把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
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 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 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 会亮!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连接点 通路 断路
A-B
A-C
A-D
B-C
B-D
C-D
结论:此接线盒A点和D点连接在一起。
四接头电路暗盒连接图
○A ○B
○C
○D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另一个接线盒, 将接线柱之间通断状态记录下来。 连接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
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连接情况,把推测结果画在作业本上。
小组活动
1、用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2个小灯泡、
几根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使2
个小灯泡都能亮,看看谁的方法多,将电
路图画在记录单上。
2、观察并思考不同的方法,效果有什么
不同。
2个小灯泡串联
2个小灯泡并联
灯泡2
灯泡1
2个小灯泡串联电路图
灯 泡 1 灯 泡 2
2个小灯泡并联电路图
2个小灯泡串联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 做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叫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 灯泡发光,做好记录。 2、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 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 否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 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 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 况记录下来。
2个小灯泡并联
你又发现了什么不同?
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 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拓展活动:谁的设计最有特色
提供学生若干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 计电路,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特色、最实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