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酒店员工工作压力与休闲需求研究——开题报告
酒店员工工作压力与休闲需求研究——开题报告
2、Selye还提出了“一般适应综合症”(简称GAS)的学说,认为人体对压力的适应是按阶段进行的,各阶段的时间进程依赖于抵抗的成功程度,而这种成功程度则与压力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并在该学说中第一次系统提出“压力”的概念,因此被公认为“压力之父’。
3、T.A.Beehr和J.E.Newman认为工作压力是“一种起源于人与工作的相互作用的、以人的内部变化为特征并导致他们偏离正常功能的状态”。4、Fred和Luthans (1982)将工作压力定义为“对外部情况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生理上、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偏离等。Quick J.C等人(1990)对工作压力的定义则强调压力的后果,他们把压力反应定义为在面对压力源时对机体自然能力资源的普遍的、有规律的、无意识的调动。
9、1963年出版的《体闲:文化的基础》,皮普尔在他这本仅几万言的书中,阐释了体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意义,指出体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由空闲时间所决定,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人有了体闲并不是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快乐。
10、原苏联学者S.斯特鲁米林及其学生普鲁登斯基所进行的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社会调查,开创了休闲时间利用状况的时间预算研究方法。
2、组织因素:与一个人的雇佣关系相关的很多组因素都可以造成压力,组织因素是引起员工工作压力的重要方面,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环境、设备和工具等物理特征和工作强度和工作市场等在内的工作条件会导致压力的产生。过度拥挤、噪音过大、被监控、环境封闭、辐射、频繁装修、长时间工作、高紧张度的工作、很少的休假等都会增加员工的压力;企业文化:在国内,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先导的,所以大部分企业均会形成一个高度竞争的企业文化,在高强度的竞争下,员工可能会面临淘汰、裁员等残酷的现实,这样的企业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压力;管理者水平:简单的管理手段和不良的领导作风、管理人员的某种行为使得员工感觉不公平、员工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设计出不完善的考核激励体制、营造出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都是管理者促使员工压力产生的重要因素。
8、2004年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体闲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体闲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是体闲学入门的较经典的教材。
个人见解:
从以上研究中发现,由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切入点不同,因此对工作压力与休闲的表述很难完全统一。很少有学者将员工工作压力与休闲需求相结合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漂浮状态。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压力与休闲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员工工作压力与休闲需求的研究,将需要更快更早地提升到实际日程计划之中,尤其是对于一个以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张家界市而言,意义将更具有典型性。
(3)有老师指导:此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余勇老师,具有丰富的做课题、研究学习的经验。相信在该老师的带领下,本人有信心也有决心完成论文。
(4)条件保障:首先,学校有校园网,有学术期刊资料供下载,学校有机房实验室,还有课题组成员都有个人电脑;其次,研究对象归属于张家界市本地区,方便于自身的研究调研工作的实施;其次,有学校及学院的全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进程安排:
1、2012年11月 选题
2、2012年12月 开题报告
3、2013年1月30日 完成初稿
4、2013年2月20日 完成第二稿
5、2013年3月30日 定稿
6、2013年4月上旬 答辩
措施:
1.初步检索相关资料,寻找选题
2.确定本选题,理清思路,形成基本认识
3.再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选定突破口,拟定写作提纲
6、许小东等人(2004)通过对百名劳工调查研究得出:工作压力是在工作环境中,使工作行为受到逼迫与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的主体特征及应对行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系统过程。
7、台湾中华教育会科学研究组2002的一项有关教师工作压力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分别来自社会,环境,组织,个人等多方面因素,且各个因素对于自身工作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个人因素:工作和工作环境之外的因素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主要包括,家庭: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员工快乐和安全的源泉,但家庭中的很多事件也会成为员工压力的重要因素。比如结婚、怀孕、生子、离婚、分居、丧偶、亲属生病或死亡等事件都会让员工在不同程度上承担压力;个人健康:个人的健康问题是最能直接导致员工压力的因素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方法:员工的某些个人问题是造成压力的重要来源。比如:面对困难缺乏自信、不擅长时间管理、问题解决能力不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个人对压力的认知和工作心态:存在于组织中的压力源会使员工感受到压力,但压力源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员工的,而是通过员工对于压力源的认知发生作用的。
其次,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根据所需数据线索设计问卷,针对张家界各星级酒店进行问卷调查与针对性访谈调查;在访谈的基础上,选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调查样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行预调查;
再其次,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法:利用EXCEL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预试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项目分析以及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作出相关图表,利用图表鲜明性的特点体现酒店员工压力与休闲需求的相关性情况;
最后,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
技术路线与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在获得该选题之前,本人就有在酒店工作相关性经验,基本了解酒店员工工作压力的产生与休闲需求强度需求;
(2)理论与计算机技能基础:本人已系统地学完了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统计学等,初步具备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在大学期间曾学习过计算机及统计学,具有极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名称酒店员工工作压力与休闲需求研究
以张家界市酒店员工为例
学生姓名汪 超学号***********
学 院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人力资源管理2009级
指导教师_ 余 勇 _职称副教授
填写时间2012年12月4日
一、选题的依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3)、社会:该课题虽然是以湖南张家界市酒店为例,但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张家界市酒店服务行业,对其它城市从事酒店服务行业或者是相关产业的人群同样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1、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生理学家Wafer Cannon(1932)在其专著中最先将压力引入到生理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压力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
7、基里亚科和萨克利夫(1979)对英国综合中学257名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发现工作压力产生的四个因素分别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较差的工作条件;时间的紧张感;不好的学校风气。可见,工作压力来自环境、心理、人际关系、教学、组织和社会等许多方面。
8、Dogson-Yerkslan( 1908)通过研究发现,在工作压力与绩效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过大或过小的工作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关键是要找出压力存在的最优点。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Wafer Cannonof Employment Counseling[J].Thetourism market,1932,40(5):98
[2]Cooper,ingtheModelto predict Burnout and Performance[J].Human ResourceManagement,1976,43(1):83
1、李中海、廖建桥(2001)认为,压力是当人感觉到加在自身上的需求和自己应付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精神与身体对内在、外在刺激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2、有不少学者对于工作压力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实证方面石林教授等编制了压力源测量的问卷。
3.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性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而石林(2002)则认为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中的需求和个体因之而感到紧张的一种刺激。
11、《英国的生活与体闲》和《体闲文明即将来临吗?》指出体闲包括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放松、娱乐和个性发展。
12、1952年,美国学者D.里斯曼出版了《孤独的人群》,1962年,伯格发表了《闲暇社会学》,两者分别明确提出了“大众消费”和“大众文化”的新观点,并将体闲问题研究纳入文化社会学的范畴。
我国学者相关研究:
1.
4、对于饭店行业员工工作压力的实证研究只有人津商学院黄文波副教授写的关于饭员工压力与激励手段(2001)和饭店员工压力机应对策略研究(2004)两篇文章。
5、蒋奖、张西超(2004)对135名银行员工进行调查,认为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角色模糊对玩世不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职业效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等。
5、Cooper和Marshall(1978)通过对百名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特性对个人造成胁迫所而产生的现象。并认为某些工作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如工作负荷、工作复杂性、角色冲突、角色模糊等。
6、瑞典科学家利瓦伊博士(1991)通过对12名妇女进行工作压力实验分析得出“如果压力环境下继续存在下去,职工就会发生神经性疾病,肌肉痛觉增强、士气低落、病假率上升,甚至人的性格也会逐渐异化。在这种情况下,灾难性的后果是很明显的,相形之下,提高效益也就不值得一提了,最终成本—公司利润、国家支出、人的价值,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协助员工了解压力产生因素及造成的后果,并找出相关合理的减压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该课题并对员工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其主要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