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在讽刺艺术中品读赏析人物形象2. 感悟本文的中心主题教学重难点:范进因中了举人而发疯,疯得丑陋,疯得可怜。
他周围所有的人也因他的中举对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笑而又可悲。
但是范进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中心、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尤其是金榜题名,是封建社会每个读书人一生都梦寐以求的事。
然而,有很多读书人,数十年寒窗苦读依然名落孙山。
当然也有人会美梦成真,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篇课文同样也发生在科举时代,在那样一个悲喜交加的岁月里,我们的主人公会有着怎样的命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范进中举》【整体感知】帮范进填完这份个人简历个人简历【研读赏析】一、分析人物形象(一)范进1.发疯时的范进,仔细品读,体会其狂喜的心情“噫!好了!我中了!”2.中举前范进的性格特点(划出描写范进的句子,仔细品读)3.中举后范进的地位迅速上升,张乡绅主动来拜访,此时范进是怎样为人处世的?仔细品读体会其性格特征总结:你眼中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胡屠户(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对比)1.中举前①胡屠户对范进有“千古一骂”②你还喜欢哪些对胡屠户的描写,找出来,品一品?2.中举后:胡屠户的语言、动作接受范进银子时对胡屠户的细节描写3.分析胡屠户的人物形象二、看人性,悟主题本文讽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演一演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2.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拓展延伸】读一读:《儒林外史》第四回精彩片段话说老太太见这些家伙什物都是自己的,不觉欢喜,痰迷心窍,昏绝于地。
家人媳妇和丫鬟娘子都慌了,快请老爷进来──范举人三步作一步走来看时,连叫母亲不应,忙将老太太抬放床上,请了医生来。
医生说:“老太太这病是中了脏,不可治了!”连请了几个医生,都是如此说。
范举人越发慌了,夫妻两个,守著哭泣,一面准备后事。
挨到黄昏时候,老太太奄奄一息,归天去了,合家忙了一夜。
知县汤奉接了帖子,一个写“世侄张师陆”。
一个写“门生范进”。
自心里沉吟道:“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但这回同我新中的门生来见,不好回他。
”吩咐快请。
二人进来,先是静斋见过,范进上来叙师生之礼;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又把范进的文章称赞了一番。
问道:“因何不去会试?”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
”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拥进后堂,摆上酒来。
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
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
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因说道:“真是得罪的很。
我这敝教,酒席没有甚么吃的,只这几样小菜,权且用个便饭。
敝教只是个牛羊肉,又恐贵教老爷们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现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来牌票甚紧,衙门里也都没得吃。
”掌上烛来,将牌拿出来看著。
【作业超市】1.建议同学们读一读《儒林外史》第四回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有时间可以读一下《儒林外史》2.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不少于200字)提示:胡屠户紧紧攥着范进给的银子,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回去了。
过了没多久,忽然又一报录人飞马而至,叫道:“报错了!中举者非此范进,而是邻县范进。
”…学情分析五四制九年级是初中学习的最后一年,学生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他们也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在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注重理解、审美、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积极培养基础上,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给他们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去赏析人物形象,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感悟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区】一、科举制度介绍1.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写文章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限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
许多读书人都把中举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精神空虚,百无一用,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2.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需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
童试合格后叫做“进学”俗称“秀才”,通过童试才能参加乡试。
乡试考取者称为举人二、作者、作品、背景介绍、重点字词1.作者:吴敬梓,清代讽刺小说家。
2.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的讽刺小说,“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3.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小说描写周进主考南海、番禺(fāny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
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
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
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4.重点字词带挈(qiè)腆(tiǎn)着肚子醉醺(xūn)醺(xūn) 啐(cuì)在脸上一步一踱(duó)星宿(xiù)模(mú)样绾(wǎn)了头发桑梓(zǐ)作揖(yī) 细丝锭(dìng)子揣(chuāi)5. 给文章写上段落号(共12段),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6.课前三分钟学生抄写重点字词。
课堂效果分析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课堂教学中我努力的做到师生和谐,以期唤起学生情感的投入,使师生始终有一种愉悦的心理,处于一种积极自由的和谐状态。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调动他们学习的欲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有道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学习的原动力。
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份范进的个人简历,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
三、重视课堂设计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才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节课,讲授要有紧有松,语言要有快有慢,快慢合拍,使学生听起来有节奏感,让学生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学习。
在《范进中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紧张有序的教学环节,有朗读,有表演,形式多样,学生兴趣盎然。
教材分析《范进中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都是古代白话小说,它们虽然题材各异,风格个别,但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这是一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
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嘲讽。
所以,教学这篇课文,作者的讽刺艺术也是学习的重点。
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作者所运用的讽刺手法。
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老师启发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刻了解中心和主题!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 在讽刺艺术中品读赏析人物形象2. 感悟本文的中心主题(二)难点范进因中了举人而发疯,疯得丑陋,疯得可怜。
他周围所有的人也因他的中举对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笑而又可悲。
但是范进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中心、主题。
教法、学法(一)教法点拨引导、多媒体辅助(二)学法诵读、圈点勾画、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教学课时一课时《范进中举》学习检测题一、积累运用1.默写重点字词带挈(qiè)腆(tiǎn)着肚子醉醺(xūn)醺(xūn)啐(cuì)在脸上一步一踱(duó)星宿(xiù)模(mú)样绾(wǎn) 桑梓(zǐ)作揖(yī) 细丝锭(dìng)子揣(chuāi)2.“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你知道下列称谓是怎样的一种称呼?(1)阁下:__________ (2)足下:___________(3)愚:____________ (4)生:___________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
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
④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_______ 在塘里,_______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______ 一身的水。
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哪几个词?这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场面?2.选段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写出关键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