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平区九年级摸底测试化学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在答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对应信息点涂黑。
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第一大题中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若要修改,必须用橡皮擦先擦去要修改的选项,再把重选的选项涂黑。
4.答非选择题时,可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写在答卷上,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若要修改,把要修改的答案划上横线,在旁边有空位的地方写上修改后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
5.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石蜡熔化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2.汕头市主城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3.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
5.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7.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 .Y 能将X 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 .Z 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8.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 .称取5.0g 氯化钠,放入95mL 水中,充分搅拌
B .称取5.0g 生石灰,放入95mL 水中,充分搅拌
C .量取5.0mL 浓盐酸,倒入95mL 水中,充分搅拌
D .称取5.0g 二氧化锰,放入95mL 水中,充分搅拌
9.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A .CuSO 4、Na 2SO 4
B .KCl 、NaCl
C .CaCO 3、Na 2CO 3
D .NH 4NO 3、NaOH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 .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
11.现有 t 2℃时的溶液℃、℃各100g ,溶液℃中含物质甲50g ,溶液
℃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
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2℃时,溶液℃是甲的饱和溶液
B .t 2℃时,溶液℃中含乙 37g
C .t 2℃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D .从 t 2℃降温至 t 1℃时,乙不会从溶液 II 中析出 1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Cu (Fe )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 (O 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CaCl 2溶液(HCl ) 加碳酸钙至不再产生气泡后过滤 D
FeSO 4溶液(CuSO 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3.取一定量的Mg 放入Cu(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中只有Ag 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 .固体中可能有Cu ,滤液中一定有Mg (NO 3)2
C .固体中一定有 Ag ,滤液中可能有AgNO 3
D .固体中有Cu 和Ag 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14.碳酸乙烯酯(C 3H 4O 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 .碳酸乙烯酯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 .碳酸乙烯酯中C 、H 、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6
11212⨯++
1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2小题,共15分)
16.(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第1周期H He
第2周期Li Be B C N O F Ne
第3周期Na Mg Al Si P S Cl Ar
①Al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②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③周期表中硫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右图所示,图中“32.06”所表示的含义
是。
④由钠和硫构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2)根据周期表体现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某同学构
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
①写出物质X的化学式:。
②写出由物质Y转化为Cu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7.(7分)“潮汕牛肉丸”是潮汕人的最爱,原料是:黄牛腿肉、精盐、味精、食用油、胡椒粉、蒜头油等,经过反复捶打而制成。
(1)“潮汕牛肉丸”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进入人体后会逐步消化分解成为易被人体吸收的。
(2)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锅碗瓢盆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
(3)用液化气灶煮牛肉丸时,锅外壁出现炭黑,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
“调大”或“调小”)。
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使用液化气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液化气泄漏,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
一旦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一定要先。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共20分)
18.(10分)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装置还缺少,用装置E收集一瓶O2,如何判断O2是否已收集满?。
(3)实验室没有大理石和石灰石,只有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CO2气体,请你选择最佳的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选择该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4)右图的V型管也可作为气体发生装置,A处放有少量生石灰,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滴入浓氨水后可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A 处生石灰的作用
是。
19.(10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
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Ⅲ:白色粉末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 ,设计如下实验:
(
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_______肯定不成立,沉淀C A .CaCl 2溶液 B .Ca(OH)2溶液 C .Ba(OH)2溶液 D .Ca(NO 3)2溶液
(5)请写出操作⑤的实验如下: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有1小题,共10分)
20.(10分)某盐矿的卤水中主要含有KCl ,还有少量MgSO 4、CaCl 2等杂质。
从该卤水中提取KCl 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卤水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
(2)X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
(4)向滤液Ⅱ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判断盐酸适量的现象是:,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五、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10分)
21.(10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Cl溶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g。
(3)计算所得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在图中画出氯酸钾分解生成KCl和O2的质量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