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皮肤生理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第一章-皮肤生理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1、角质层细胞含有角蛋白,具有较强的吸 水性,(角质层的含水量在20%-25%之间) 使皮肤柔软,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2、吸收部份紫外线。也可防止外界的灰尘、 杂质、微生物侵入。
3、化学因素的防护:酸、碱、有机溶酶有 一定的抵抗力
透明层
由2~3层扁平无核透明细胞组成, 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 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 只存在于掌、跖部位。
基底膜带使表真皮紧密联系起来,是真 皮与表皮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能够交换原料 和氧气的半渗透膜和屏障作用
一旦受损或结构异常可出现表真皮分离, 形成表皮下水疱。
皮肤新陈代谢过程
正常皮肤新陈代谢周期为28天
最后形成角化死细胞自行脱落
皮
肤
向表层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
新
陈
代
不断地分裂繁殖产生新细胞
谢
周
期
基底细胞直接从真皮吸收营养
2 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 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痛、压力、冷、热 等感觉
3 表皮从基底细胞繁殖不断向表面推移,形成 各层细胞,以皮屑方式脱落,大概需要28 天,即皮肤的新陈代谢
表皮层的结构
1.角质层 2.透明层 3.颗粒层 4.有棘层 5.基底层
角质层
位于皮肤最外层,由14-18 层完全角化、扁平无核的死细 胞构成的半层状结构,其形成 和脱落有一定的时间性,平均 约为14-18天。
弹性纤维——较好的弹性,使牵拉后的胶原纤 维复原,在真皮的网状层较粗大,是构成皮 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网状纤维——较幼稚的胶原纤维,仅见于表皮 下及汗腺,皮脂腺,毛囊和毛细血管周围。 创伤时大量产生,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纤维 母细胞厚度可防疤增生。
基质
基质是一种无定形 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 为粘多糖、蛋白质、电 解质、和水。保持组织 水份,为细胞代谢提供 营养,自然屏障,防止 病原菌大量侵入;对纤 维束起到粘合润滑作用。 (故老年人的皮肤多皱, 多干燥、多松弛)
纤维母细胞 基质
(三)皮下组织
主要是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又称皮下脂肪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 主要作用是保温防寒、储存能量,缓冲外力, 保护内部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
二、皮肤附属器官
皮肤附属器有 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
1.毛 发
毛发数约140万根,为角质蛋白构成, 吸水性强,其中头发约为10万根,有三 个周期,生长期2—6年,衰退期1—2周, 休止期2—6个月,毛发可使皮肤避免摩 擦,有保湿和装饰作用。
(二)真皮层
乳头层
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
网状层 弹性纤维
真皮层
网状纤维
基质
此层含水量占皮肤的60%,促进皮肤的湿润 和弹性。皮肤的坚实和弹性主要由真皮决定的。 储存水分和血液,对皮肤营养起主要作用。
结缔组织—乳 头 层
位于真皮最上面、最薄的的一层由胶原纤 维组成;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给皮肤较大的 弹性空间;内含丰富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及 毛细淋巴管,将养份送至表皮;乳头下层含有 较多的水份,此处缺水,表皮形成细小皱纹。
颗粒层
位于透明层下,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
1、颗粒层细胞内含有晶样角素,有折射光的作用,可减 少紫外线射入体内;它是表皮的防水屏障,既可以减少 表皮挥发,也可是水分及有害物质不易有体表渗入。
2、易受酸、碱及阳光暴晒损害而失去功能。 3、常温下呈封闭状态,防止水分流失及细菌感染。遇热
会产生裂隙而吸收营养。
2.皮 脂 腺
在真皮网状层内,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 可滋润皮肤和毛发,防止水分蒸发。皮脂腺 以短的排泄关在毛囊腔开口,又称毛囊腺, 除了脚掌和手掌外,全身都有皮脂腺,尤其 在脸部最多,皮脂腺的分泌在内主要受雄性 激素和肾上腺激素控制,青春期分泌最为旺 盛,中年后逐渐减少,在外皮脂腺可随温度 的升高分泌增多,皮脂的熔点为30℃左右, 皮肤温度若上升1 ℃,皮脂分泌上升10%,皮 脂是一种半流体物质,经由皮脂管到达毛囊 口,如果皮脂变硬,毛囊口被堵住,就会形 成粉刺,所以保持皮肤的干净,深入清洁毛 囊是十分重要的。
朗格汉斯细胞: 吞噬、加工、 传递过敏性抗 原的作用,与 免疫功能有关
棘层
由4—8层带棘突的多 角形细胞组成,是表皮层 最厚的一层。由下向上渐 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 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 桥 1、细胞间隙内有淋巴液流 动,为细胞提供营养,具 有较强的生命活力,下层
的棘细胞有分裂能力。
2、参与外伤的愈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底层
位于表皮最下层,是由一层排列整齐的圆柱 状细胞构成。 1、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层细胞的生命之源。 2、决定肤色的深浅,平均每10个基底母细胞中含 有1个黑色素细胞。 3、抵御紫外线伤害的重要防线,(吸收、折射紫外线)
基底膜带
真皮与表皮交界处0.5-1微米呈波浪型交 接,细胞间有间隙主要含有中性粘多糖
呈弱酸性;PH值4.5—6.5
正常的肌肤还原过程 20—30分钟 (中和作 用)
皮脂膜的作用
1、控制水分流失,柔软肌肤和毛发。 2、缓冲,保护人体不受化学物质侵害 。 3、杀菌、抑菌菌,防止细菌繁殖。
皮脂膜
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内至外分三层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组织
(一)表 皮
1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作 用,表皮由外向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 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第一章-皮肤生理基础知识
一、皮肤的组织与细胞构成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
表面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一种组织。 覆盖于人体最外层,对人体起着极其重 要的保护作用。
皮肤的表面积: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
皮肤的总重量: 总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
皮肤的厚度: 皮肤厚度约为0.5—4mm,表皮的厚度全
乳头层
结缔组织—网 状 层
与表皮平行延伸并且相互交织成网, 给皮肤以抗压性和坚实性,以保护内在 的组织器官,主要由粗大的胶原纤维、 较多的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若此 层的胶原纤维断裂或者变硬造成皮肤老 化而产生皱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 为皮肤提供营养,也具有杀菌防御能力。
彈性纖維
膠原纖維
胶原纤维——真皮的主要成分,由胶原蛋白构 成,其胶原均结合成束,故有一定伸缩性, 使皮肤具柔韧性,抵抗界牵拉,防止皮肤松 弛。但缺乏弹性。
身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尽相同,眼脸处皮肤 最薄,比较娇嫩,足底处皮肤最厚。 皮肤的含水量:
皮肤的含水量占身体含水量的18%—20%
皮肤的表面
在显微镜下皮肤的表面是凹凸不平 的,皮肤的表面有点象连绵起伏的山丘, 所以凸起的部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皮丘, 凹进的部位称之为皮沟。
皮肤的第一道保护屏障
皮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