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设计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1△设计要求:
(5)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 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 当不足 时,就采取有效隔声措施。
(6)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 课间操:小学2.3㎡/生, 中学3.3㎡/生。 ●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田径场△根据条件设200-400m环形跑道,用地紧张时,至少应
第四节 中△小学教学楼的组合设计
二△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形式
影响因素:内容△功能要求:气候特点,基地状况及材料及结构方式 (一)中小学校的教学用房的组合形式 1△内廊组合:沿走廊的两侧排列组成两组教室,并在走廊的端部安 排为本组教室服务的卫生间,楼梯或班主任办公室等, 优点:教室集中,面积比较紧凑,内部交通路线较短。房间进 深大而外墙少,结构简单△管道集中 缺点:教室干扰大△一部分教室朝向差,走廊采光不足。 适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较多。
附注
或 1 ( 1.10 ) m 长大便槽
不小于大便器 隔间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相关规定:
房间名称 小学教室 中学△中师△幼师教室
实验室 舞蹈教室 教学辅助用房 办公及服务用房
净高(m) 3.10 3.40 3.40 4.50 3.10 2.80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三△厕所
厕所卫生器具计算数据
项目
每个大便器 使用人数
男厕 教学楼 40人(50人)
宿舍 20人
女厕
教学楼
20人 (25人)
每米长小便 40人(50人) 槽使用人数
40人
洗手盆 女生卫生间
每90人设一个或0.6m长洗手槽 100人一间
面积指标
每大便器4㎡
每大便器4㎡
宿舍 12人
二△中△小学校的组成与功能关系
用地组成 1△建筑用地:包括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校园(含校前区) 道路和环境绿化等 2△运动场地:包括课间操△球类△田径器械用地。 3△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包括成片绿化△种植△饲养△天文△气 象观测等用地。 4△其他用地:包括总务库△校办工厂等。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功能关系图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一)校址选择: 1△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考虑到学校的服务半径及分布情况 一般小学生上学路程不超过15分种,并不跨越城市交通干道,服务
半径在500米以内,中学的服务半径在1㎞以内。 2△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能满足定额规定的要求,且基地选择应
短的地形。一般地将教学楼设于基地北端。体育场设南端。 (2)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平行布置:适用于东西向稍长,南北向稍
短的 地段。由于二者平行布置,均可获得良好的朝向,干扰较小。 (插图)(插图)
4△主要入口的位置 ●主要入口以教学楼为主 ●主要入口在教学区与运动场之间 5△各种类型组合平面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玻地比:
房间名称 普通教室△美术教室△ 语言教室△音乐教室△ 合班教室△阅览室
实验室△自然教室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
琴房
舞蹈教室△风雨操场
办公室△保健室
饮水处△厕所△淋浴
走道△楼梯间
采光系数最低值%
1.5
1.5 1.5 1.5 1.5 1.5 0.5 0.5
玻地比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规定采光系数的平面
课桌面
实验桌面 机台面 谱架面 地面 桌面 地面 地面
第三节 中△小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
一△田径运动场
跑道类型
环形跑道(m) 直跑道长(m)
学校类型 小学 200 二组60
中学 250~400 二组100
注:1.中学人数900人以下,应采用250m跑道。1200-1500人,3000m 跑道
2.直跑道按每组6条计算 3.位于市中心的中小学校,用地困难时,跑道设置可减少,但小
学不应少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应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
第三节 中△小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
二△各类球场(插图) 三△风雨操场
包括室内活动场,体育器械室△教师办公及男△女更衣室等 小学:1-2个班学生合用,面积约360㎡,平面尺寸不小于23×14m,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一△各类教学用房
(三)自然教室△宜设附属用房 面积:65-80㎡ 教室应设银幕挂钩,透射银幕△仪器标本柜△窗帘台△挂镜线△水
池及弱电源插座等。
(四)阶梯教室: 容纳2个班以上的学生合班或作学术报告用。 座位排距一般为0.85m,第一排课桌前沿距黑板不应小于2.5m,最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学△物理△生物课应分设实验室。 面积:70-90m2 ,每生不小于1.8㎡ 开间进深尺寸一般采用普通教 室规格 2△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实验台△演示桌△讲台△黑板等,上△下 水道△洗涤池和供实验用的交直流电源△并设单独的配电箱,实验室应 设有相应的附属用房 3△实验台的布置:第一排实验桌前沿距黑板不应小于2500mm,排 距不应小于1200mm,最后一排实验台后沿距黑板不应大于11000mm。距 后墙不应小于1200mm。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4)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必须开向干道,校门前应 留出适当缓行地带。
用地出入口的位置应根据用地的性质和所处的环境决定。用地出入 口的数量可根据用地规模和建筑使用功能与规模确定。一般建筑用地宜 设不少于两个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入口(包括用通路连接的出入 口)。出入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较小的建筑用地也可设置一个宽度不 小于7m(双车道)的出入口。由于中小学校建筑使用人数较多且集中应 将主入口设在交通状况不很紧张的道路(居住区道路)方向上。但道路 宽度与条件必须满足车辆进出的要求。与外部道路联系的通道宽度不应 小于4m(单车道)或7m(双车道)。
便。 生活区中的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应有相对安静的环境。 体育活动部分△校办工厂△厨房等:均以噪声△烟尘△气味等
影响教学用房部分,应将这些干扰源布置在下风向,并加大间距。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3△总平面布置方式: (1)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适用于南北向较长,东西向较
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小平距离不应大于20m。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一△各类教学用房
(五)电化教室: 供放映幻灯△电影△录相等用,相邻应设一工作室兼暗室。
(六)美术教室: 容纳一个班的学生上美术课用, 面积:小学按每生≮1.57㎡计,
中学≮1.8㎡计。 美术教室宜北向布置,有较均匀的单侧光。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一△各类教学用房
(一)普通教室 3)课桌椅△黑板△讲台的布置及尺寸
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 学不宜小于4000mm。
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 1000--1100mm。
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 650mm,高度宜为200mm。 4)其他: 教室的净高:小学≥3.10m,中学≥3.4m 教室的门:前后各设一个,门宽≥900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1△设计要求: (1)首先做好整体规划,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 (2)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 足教学与教学卫生的要求。 (3)解决好朝向△采光△通风△隔声等问题, 日照要求:教学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2h,教室长边相对 和教室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4)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必须开向干道,校门前应留 出适当缓行地带。
第四节 中△小学教学楼的组合设计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适用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一△中△小学校的规模与面积定额
学
制:小学六年
规
模:小学12-18个班 <24班
用地面积定额:小学10-11㎡/座
校舍面积定额:小学3.56-3.84㎡/座
建 筑 容积率:小学≯0.8
中学六年 学生比例1:1 中学18-24个班 <30班 中学13-16㎡/座 中学4.6-4.99㎡/座 中学≯0.9
净高不低于6.0m 中学:2-3个班学生合用,面积约760㎡,平面尺寸取21-24×36m
即一个标准篮球场加四周的缓冲区,净高不低于8.0m。 风雨操场的窗及灯具均应有防护设备,地面不应采用刚性地面,窗 台高度不宜低于2.0m。 风雨操场可与礼堂结合做成多功能厅堂。
第四节 中△小学教学楼的组合设计
考虑设置一组小学60m,中学100m直线跑道 ●球场△田径场长轴以南北向为宜。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1△设计要求: 2△功能分区: 教学区(由教室和实验室组成):要求安静,有良好的朝向△
日照△通风。 办公用房:行政办公用房与校外联系较多,应靠近出入口。 教员办公:应适当集中,并与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联系方
(七)音乐教室:面积1.57㎡/小学每生,1.80㎡/中学每生,宜设 2-3排阶梯,以便教师示教琴,学生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