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楼宇基本设备-3空调及冷热源系统

5楼宇基本设备-3空调及冷热源系统


26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通风系统

变风量系统 保持送风温度不变,当实际负荷减小 时,通过改变送风量维持室温。避免了无用的用热, 同时风机耗能小,节约了能源和运行费用。 改变风机风量,可通过改变风机转速的方法,一 般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在离心风机入口设置可调导向叶片,通过调节叶 片的开启度来调节风量; 采用叶片角可变的轴流风机,叶片角的改变可改 变风机风量; 通过多台风机的并联运行控制来调节风量。
8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气调节原理

空气状态调节

空气调节主要是对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调节。空 气调节的过程实际上是空气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 态的过程,当被调节空气状态偏离了设定值时就需要进 行调节。

空气调节的原理就是应用空气状态参数相互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加热、加湿、冷却、去湿步骤,使空气的状 态发生人为的改变,达到设定状态。 一般夏季要进行降温去湿处理,冬季进行加热加湿处理。
11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气调节原理

夏季新空气减温去湿处理 对新空气降温,新空气中的水气 总量(即pc)未发生变化,降温后的空气相对湿度会大大增 加,需要进行去湿处理。去湿采用定露点去湿方式。
12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大气环境监测


目的 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烟雾、微生物等进
行监测,再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有关标准。



从节能的角度看,首先要从杜绝污染源方面努力。 再者,引入新风时要注意提高新风的使用效率,即用尽可 能少的新风得到尽可能高的稀释效果。
14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的组成

进风部分-空调系统必须有一部分空气取自室外,以保证空气的 新鲜度,这部分空气称为‘新风’。 空气过滤部分-滤除空气中颗粒较大的尘埃。 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完成空气加热、冷却、加湿、减湿等不同 的处理过程的部分,分为:直接接触式(如喷淋加湿)和表面式 (表面式换热器)。 空气的输送和分配部分-由风机(送风机、回风机)和管道组成, 将调节好的空气均匀的输入和分配到空调房间内。 冷热源-加热和冷却功能

18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19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中央空调
空气热湿处理系统框图
20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中央空调

空气热湿处理系统主要由风门驱动器、风管式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压差报警开关、二通电动调节阀、压力传感 器及现场控制器等组成。完成以下监控功能:



24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通风系统

通风控制 通风风机控制方案如下图示,它主要完 成风机控制、过滤器报警和风机故障报警的功能。
25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通风系统

风机的节能运行 随着安装空调设备的场所的增多,其所 占总能耗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对节能的要求就是一种 必然的趋势,而由定风量系统发展到变风量系统就势在 必行了。 定风量式系统 按房间的最大热湿负荷确定送风量。 当实际负荷低于最大负荷时,为了维持室温设计 水平,必须减小送风温差,其方法是通过再热或 混合,以热量抵消部分冷量,造成浪费; 当室内负荷不是最大负荷时,送风量大于实际需 要量,为了输送多余风量,风机要多消耗电能。

特点:经集中处理后的空气用风道分送到各个房间,系 统便于管理、维护。空气处理质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除集中空调房外,还设有分散在被调节 房间的二次设备。 如:变风量、诱导器及风机盘管系统。
局部式空调系统(全分散系统) 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 设备(风机)均放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 如:窗式、壁挂式及柜式空调器。
23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散发热、湿或有害物的房间及一般的地下室均考虑进行通风 换气。 在供暖地区设计通风换气时,应作空气平衡及热平衡计算, 并采取相应的补风及加热措施,以保证通风运行的效果。 在民用建筑的办公室、居室、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应 设置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进行全面换气。 送风系统室外进风的采气口位置,应设置在室外空气较为清 洁的地点,远离排风口的上风侧,而且低于排风口。
7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气调节原理

调温调湿设备



空气加热设备-加热器 空气加热器和电加热器,智能楼宇一般采用的空气加热 器是以热水或蒸汽为媒介的肋片式换热器。 提高传热量的措施:增加空气流速;增加热水流速;增 加换热面积;增加空气与水的温差。 空气减湿冷却设备-表冷器 直接蒸发式表冷器和水冷表冷器,智能大厦集中空调一 般采用水量调节的水冷表冷器。 空气加湿设备 喷蒸汽加湿(干蒸汽加湿和电加湿)、加湿泵、喷淋泵 等。
冷源:自然冷源(深井水)和人工冷源(空气膨胀制冷和液体气化 制冷),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后者,如制冷站、冷冻机组等 热源:自然热源(地热和太阳能)和人工热源,空调系统一般采用 人工热源,如有锅炉提供的热水或蒸汽,或由集中的热水管网提供 15 的热水。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分类

集中式空调(中央空调) 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冷 却器、加热器、加湿器、过滤器等) 都在一个集中的空调 房内。
监测项目

烟尘、SO2、CO、NOx、臭氧等; 有毒气体和放射性元素; 光化学烟雾、太阳辐射、能见率等; 气象因素: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雨量、相对湿 度等。

大气质量指标
空气污染指数; 悬浮颗粒浓度、硫氧化物浓度、氮氧化物浓度、一氧 化物浓度、光化学氧化剂浓度、碳氢化合物含量; 各种微量污染气体,如有机氟化物、氯化物等。

13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大气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的数据测定过 程。
通常情况下人们比较重视明显的室内污染物,却忽略了许多 低浓度污染物。工作人员长期受各种污染物的综合作用就会 产生气闷、易疲劳、呼吸不适等状况的‚建筑病综合证‛。 为了使室内空气品质达到可接受水平,就要增加新风供应量, 但是这样会大幅度提高初期投资和能耗。
空调温度通常用干球温度DB和湿球温度WB来表示。干湿球温度计由两支 温度计组成,一支直接测量空气本身温度,一支在测温球上包上湿布。 若湿空气没有达到饱和,则湿布上的水分会蒸发,消耗热量,故湿球温 度温度计测得的温度低一些。相对湿度越小,则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 度降低的幅度就越大。比较这两个值可计算出空气的相对湿度。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状态参数相互之间的关系
6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气调节原理

空气调节的任务在于按照使用的目的,对房间 或公共建筑物内的空气状态参数进行调节,为 生活和工作创造一个温度适宜、湿度恰当的舒 适环境。 温度调节 居住和工作环境与外界温差为5℃左 右比较合适。室温夏季保持在25~27℃,冬季 保持在16~20℃比较适宜。 湿度调节 相对湿度冬季在40%~50%之间,夏 季在50%~60%之间,人的感觉比较舒服。
将回风管内的温度与系统设定值比较,用PID方式调节冷/热 水电动阀开度,调节冷冻水或热水流量,保持回风温度在设 定范围内; 检测回风管、新风管的温度与湿度,计算新风与回风焓值, 按回风和新风比例控制回风门和新风门的开度,从而达到节 能效果; 检测送风管内的湿度值与系统设定值进行比较,用PI调节控 制湿度电动调节阀,使送风湿度保持在所需范围内; 测量送风管内接近尾部的送风压力,调节送风机的送风量, 以确保送风管内有足够的风压; 还包括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风机运行状态的检测及故障 报警、过滤网堵塞报警等。
16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集中式空调系统
典型集中式空调系统
17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中央空调
智能楼宇中常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称为中央空调系统。 对空气的处理集中在专用的机房里,对处理空气用的冷、 热源也有专门的冷冻站和锅炉房。 按照所处理空气的来源,集中式空调系统可分为: 封闭式系统 新风量为零,全部使用回风,冷、热消耗 量最省,但空气品质差; 直流式系统 回风量为零,全部采用新风,冷、热消耗 量大,但空气品质好; 混合式系统 采用适当比例的新风和回风相混合,这种 混合既能满足空气品质要求时的温度。通常空气 在某一温度下,相对湿度小于100%,如果使其温度降到 某一适当值时,其相对湿度便达到100%,此时便结露。
4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空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的状态参数


焓(h) :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所含有的绝热量,通常以 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焓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 kj/kg干空气。湿空气焓值等于1kg干空气的焓值与dkg水 蒸气焓值之和。 湿空气焓值计算公式化为: h=1.01t+(2500+1.84t)d 或i=(1.01+1.84d)t+2500d (kj/kg干空气) 式中: t——空气温度℃ d ——空气的含湿量g/kg干空气 1.01 ——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1.84 ——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2500 ——0℃时水的汽化潜热kj/kg 由上式可以看出:(1.01+1.84d)t是随温度变化的热量, 即‚显热‛;而2500d 则是0℃时dkg水的汽化潜热,它 仅随含湿量而变化,与温度无关,即是‚潜热‛。上式 5 经常用来计算冷干机的热负荷。
21
空调与冷热源系统-中央空调



当室温过高时,空调系统通过循环方式把房间里 的热量带走,以维持室内温度于一定值。当循环 空气通过热湿处理系统时,高温空气经过冷却盘 管进行热交换,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 降温,再将冷却后的循环空气吹入室内。 要使室内温度升高,需以热水进入风机盘管,空 气加热后送入室内。 空气冷却后有水析出,相对湿度减少,要增加湿 度,可进行喷水或喷蒸汽,进行加湿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