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绛经典语录最新整理

杨绛经典语录最新整理

怀念杨绛:且以“不争”过一生严谨治学:一是“慢”,二是认真杨绛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莫过于等身的翻译作品。

为了翻译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精益求精的杨绛放弃了从英语、法语等版本转译的途径,选择直接从原文入手,为此,48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耗费十多年心血才完成该书的翻译工作。

在《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一文中,杨绛曾用“一仆二主”来诠释译者的使命,“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翻译家叶廷芳撰文回忆道:“她绝不拿时间换产量”。

杨绛也曾说,“我翻译其实是很慢的,首先要把每段话的原意弄清楚,然后把每个原文句子统统拆散,再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整段话的原意表达出来。

”翻译之外,杨绛创作的剧作、小说、散文也一直是学界持续研究的重要文本。

长篇小说《洗澡》堪称杨绛文学创作的顶峰。

施蛰存评价《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而杨绛却自谦道:“《洗澡》是我的试作,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写小说。

”“试”的效果有目共睹,这与杨绛的“认真”密不可分。

在文学评论家白烨的眼里,杨绛则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白烨作为责编出版过《杨绛作品集》。

白烨回忆道:“事先友人曾告诉我,对杨先生没完没了地校改作品一定要有准备。

即使如此,我仍没有料到编完杨先生几经删改的书稿,发稿之后又数次有补正,排校之后还不断有校改,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最终出书。

”正是从这一“慢”、二“认真”的斑驳往事里,我们看到了以杨绛为代表的一代学者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

人生边上:一滴清水,淡泊名利杨绛的一生,诠释着“不争”二字,活得干净洒脱。

在《我们仨》一书中她这样写道:“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还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锺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杨绛的“不争”也并非忘却这个世界,相反,她不断叩问人生。

2007年,她以96岁高龄完成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完全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朴素地回答了有关生与死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

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

可是上帝在吗?灵魂不死吗?”杨绛还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

虽然“万人如海一身藏”,杨绛仍以特殊的方式悄悄影响和改变着这个世界。

杨绛曾翻译的那首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可以说是她心声的最佳表达:“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居住多年的北京三里河寓所,几百户人里她是唯一一户没有封闭阳台的,有人问她原因,她回答:“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杨绛经典语录1) 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

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

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2)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

3) 有一次,她听同伙传说,某家在物色一个姨娘,主要条件是要能生育。

阿灵对我妈妈说:“我去吧。

我会生。

我生过。

”大家笑她,她也不知有何可笑。

4) 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

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

5) 人不怕挤。

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

像壳里的仁,各自各。

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

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

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

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6)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7) 我现在回想,盛衰的交替,也就是那么一刹那间,我算是亲眼看见了。

8) 假如法国小说家勒萨日笔下的瘸腿魔鬼请我夜游,揭起一个个屋顶让我观看屋里的情景,我一定辞谢不去。

获得人间智慧必须身经目击吗?身经目击必定获得智慧吗?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

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的吗?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皇帝的新衣好。

9) 车过了“蔚然而深秀”的琅玡山,窗外逐渐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

火车走了好久好久,过了蚌埠,窗外景色还是不改。

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

”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

”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

10) 看电影大概也算是一项学习,好比上课,谁也不准逃学(默存困眼睛不好,看不见,得以豁免)。

放映电影的晚上,我们晚饭后各提马扎儿,列队上广场。

各连有指定的地盘,各人挨次放下马扎儿入座。

11) 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

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

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

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

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12) 补了一条裤子,坐处象个布满经线纬线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

默存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儿,随处都可以坐下。

他说,不用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

至于家人团聚,等几时阿圆和得一乡间落户,待他们迎养吧。

13)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14) 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低于侵犯的盾牌。

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15) 默存的新衬衣请当地的大娘代洗,洗完就不见了。

我只愁他跌落水塘;能请人代洗,便赔掉几件衣服也值得。

16)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7) 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

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18)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19)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20) 假如我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艳羡,父亲常常也只说一句话:"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

"意思是:得你自己去争取。

也许这又是一项劳动教育,可是我觉得更像鼓吹个人奋斗。

我私下的反应是: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21) 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22)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

能有成绩,就是不虚生此世了。

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

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23) 你的问题,是想的太多,而读书太少。

24)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萃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生活和工作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利,是灵魂对精神的升华!25) 她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很微妙。

比如说,她要丈夫对她一片忠诚,依头顺脑,一切听她驾驭。

他却不能是草包饭桶,至少,在台面上要摆得出,够得上资格。

他又不能是招人钦慕的才子,也不能太年轻,太漂亮,最好是一般女人看不上的。

他又得像精明主妇用的老妈子,最好身无背累,心无挂牵。

26) 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拍手欢呼。

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

这番送人上干校,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

27)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

非但不唱,还不爱听。

但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

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

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28) 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得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

29) 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30) 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

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41) 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

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

42)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想同的灵魂。

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

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

43) 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44) 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

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

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

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

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

火车慢慢开动,我离开了北京。

45) 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的只够我们惶恐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

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