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汉字的历史与现状汇总
汉字历史和现状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
汉字历史和现状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
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 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汉字历史和现状
•
汉字在很多留学 生看来都更像是一 段流动的线条,一 副画,一张图,一 个谜。美丽而神奇 的汉字,带给我们 多少遐想,如同这 美丽的姑娘。
汉字历史和现状
本章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汉字发展历史
汉字结构
汉字改革
汉字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汉字发展历史
汉字历史和现状
一、汉字发展历史
?汉字是怎样产生的?
文字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语言发展到相 当的高度时的产物。文字起源于图画, 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 的图画。
汉
字
文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讲人:
汉字历史和现状
?文字是什么? 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是记 录语言的书写工具。
汉字历史和现状
我说你写
• 滂沱、疑窦丛生、杀手锏、鳜鱼、喇嘛 、淄博、腌臜、每况愈下、厉兵秣马; • 瞿塘峡、踽踽独行、趔趄、喷嚏、遒劲 、居心叵测、奉为圭臬、自惭形秽、虫 豸、妖孽; • 顶礼膜拜、嘉陵江、暮霭、杂烩、淤积 、装裱、翘楚、商榷、梦魇、崴脚、墩 布。
• 造字本义:主持事务的官吏双手恭 敬地捧着古哲先贤的著作,以之为 据进行判断和评价。
汉字历史和现状
甲骨文特点: 1.笔形细瘦 2.拐弯多是方笔 3.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
汉字历史和现状
(二)金文
金文,又叫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 上的文字,绝大多数属于商周时代。 商周青铜器以礼器、乐器居多。礼 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又叫钟鼎文。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 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了一 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 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较多。
• (三)图画
附近有 天主教 徒
帐篷 约会地点
熊 女子图腾
泥鳅 男子图腾
路线
汉字历史和现状 附近有三
个湖沼
印 第 安 人 奥 基 布 娃 部 落 一 个 女 子 的 情 书
• (二)汉字的产生
不对应语言中某个词, 不具有固定的音
图画
“图画文字”
重复、简化 形义具约定性
文字
命以约定的读音
汉字历史和现状
占
• 占,視兆問也。从卜从口。
• 造字本义:巫师卜问,解说神迹,并 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 • 史苏占之,曰:不吉。——《左传 • 僖公十五年》
汉字历史和现状
艺
• 《説文解字》: 埶,種也。《詩》曰: “我埶黍稷。” • 埶,种植。字形像手持种苗而急于种 植。《诗经》上有:“我种黍稷。”
• 树艺五谷。——《孟子 • 滕文公上》
汉字历史和现状
补充资料5:汉字起源
至P19
汉字历史和现状
汉字的起源
(一)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方式
结 绳
契 刻
图 画
汉字历史和现状
• 结绳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主绳
《 周易· 系辞下》
兵 黄 金
谷 物
汉字历史和现状
• 契刻
在木棍、竹木片或骨头上刻些锯齿类的记号。 齿的作用:
记 数
齿形、齿数
汉字历史和现状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荀子· 解蔽》
汉字的产生使人们从蛮荒时代进入 了文明时代。
汉字历史和现状
甲骨文
金文 草书
小篆
隶 变
隶书 行书 楷书
汉字历史和现状
(一)甲骨文
甲骨大多是商王朝 统治者的占卜记录。 占卜所用材料主要 是龟的腹甲、背甲 和牛的肩胛骨。
Who made it? 汉字历史和现状 And when?
3000
2000 1000BC
公元元年 1600
夏
商 1300BC~1046BC 甲骨文 汉字历史和现状
原始文字,不 晚于前第三个 千年中期
夏商之际 前17C前后
实物记事(结绳、讯木)、图画记事 象形的表意字 意音文字(用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另 一个词,或在一个表意字旁边加注读 音) 表意字、借A字读音表B字(假借)、 在A字旁加注读音表B字(形声)
铁云藏龟
汉字历史和现状
甲骨文
汉字历史和现状
卜
• 《説文解字》:卜,灼剥龜也,象灸龜之 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凡卜之屬皆从 卜。
• 卜,灼裂龟甲,像炙灼龟甲的样子。一种 说法认为,“卜”像龟甲被灼烤后裂纹纵 横的样子。所有与卜相关的字,都采用 “卜”作边旁。 汉字历史和现状 • 问龟曰卜。 ——《周礼 • 大卜》注
汉字历史和现状
监
• 《説文解字》:監,臨下也。
• 监,俯视。 • 譼,是古文写法的“監”,采用 “言”作边旁。 • 鉴,照也。亦作盬。——《广韵 • 鉴韵》
汉字历史和现状
甲骨文虽然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成熟 文字,但并不是说当时人们写字都是 要用刀子一笔一笔刻在兽骨上。它是 国王和贵族占卜活动的记录,不是日 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殷商时代主要 书写工具是毛笔和竹木简。 《尚书•周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验 对
两片竹木上 的齿相合
汉字历史和现状
• (1)中国古代的虎符
阳陵虎符
甲兵之符,
右才(在)皇帝,
左才(在)阳陵
汉字历史和现状
《列子· 说符篇》
• (2)书契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 数其齿,曰:“吾富可待矣。”
文字
记录有关 事项 刻齿以为凭
骑 缝 签 名
骑 缝 盖 章
契刻
汉字历史和现状
汉字历史和现状
册
•册,符命也。諸矦進受於王也。象 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凡冊 之屬皆从冊。 •造字本义: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 简。古代可移动的文件中,用竹片书 写的叫“简”* ,用木片书写的叫 “札”* 或“牍”;若干“简”或 “札”编缀在一起叫“册”。
汉字历史和现状
典
• 典,五帝之書也。从冊在丌上,尊 閣之也。莊都說,典,大冊也。
汉字历史和现状
王懿荣与甲骨文 汉字历史和现状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 年5月14日),字式如、叔蕴 、叔言,号雪堂,永丰乡人, 晚号贞松老人、松翁。农学家 、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 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 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 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 古学的奠基人,是最早在甲骨 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 者。 他从1906年起收集甲骨,总 数近2万片,是早期收藏最多的 藏家。除鼓励刘鹗编集《铁云 藏龟》外,还亲自访求,判明 甲骨的真实出土地——小屯。 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 汉字历史和现状 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 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