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下料工艺

2下料工艺

下料加工工艺
一、控制要点
1、钢板下料切割可以采用剪板机剪切、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和NC火焰切割机切割。

具体切割工具的选择可以按下表操作:
切割工具的选用
项目
工具
NC火焰切割机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剪板机t>12mm的零件板√√
t≤12mm的零件板√√异型零件板√√
2、下料剪切或切割前应熟悉图纸及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所供材料规格、材质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下料板材的长宽尺寸和材料排版图的排料编号。

如有疑义应与有关人员联系解决。

3、剪切或切割前对变形钢板进行平整,避免板条在厚度方向的垂直度偏差过大。

钢板表面清洁无油污、杂物等。

钢板校平后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mm):项目允许偏差图例
钢板的局部平面度t≤14 1.5 t>14 1.0
4、严格按照排版图及小件图尺寸下料,合理套材,降低材料损耗。

5、剪切下料
剪切前应在钢板上号料,号料应有利于切割和保证零件质量。

号料所画的石笔线粗细以及在弹线时的粗细均不得超过1mm。

龙门剪床上的剪切工艺:首先清理工件并划出剪切线,将钢板放至剪床的工
作台面上,使钢板的一端放在剪床台面上以提高它的稳定性,然后调整钢板,使剪切线的两端对准下刀口,控制操作机构将剪床的压紧机构先将钢板压牢,接着进行剪切。

剪切窄料时,在压料架不能压住板料的情况下可加垫板和压板,选择厚度相同的板料作为垫板。

剪切尺寸相同而数量又较多的钢板时,利用挡板(前挡、后挡板和角挡板)定位,免去划线工序。

利用挡板进行剪切时,必须先进行试剪,并检验被剪尺寸是否正确,然后才能成批剪切。

切口断面不得有撕裂、裂纹。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mm)
6、火焰切割机下料
切割机在编程后要进行无火焰试运行,无误后正式下料切割。

要严格按照排版图和小件图尺寸下料,合理套材,降低材料消耗。

气割前,应去除钢材表面的污垢、油脂。

气割时,割件表面距离焰心尖端2-5mm为宜,距离太近会使切口边沿熔化,太远了热量不足,易使切割中断。

保证割枪火焰垂直板面。

气割时,要调好切割氧气射流(风线)的形状,使其达到并保持轮廓清晰,风线长和射力高。

数控自动气割工艺参数
切割时应根据割嘴型号在宽度方向加放割缝余量。

首件切割后应进行自检,合格后进行批量切割。

热切割面的粗糙度
切割方式材料厚度(mm)粗糙度(µm)
气割下料
≤10025 ≥100~200 50 不承受构件端部50
7、坡口加工:采用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切割坡口。

明确坡口型式,划线定位准确;半自动切割机轨道要矫直,位置准确,割枪角度准确;点火后调整切割火焰焰心与割嘴位置,使焰心与切割线对齐(偏差应控制在0.5mm以内);切割过程应根据板形及时小范围调整割枪的角度。

8、号料时应把引弧板、熄弧板一并号出,板材对接材料的引弧板、熄弧板80X80mm。

其坡口形式、厚度、材质应与母材相同。

下料时与主材一并切割完成。

9、火焰切割后须自检零件尺寸,然后标上零件号,再由质检员专检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

气割精度要求
项目允许偏差
零件的长度长度±3.0㎜
零件的宽度板条翼、腹板:宽度±2.0㎜;零件板:宽度±2.0㎜
切割面不垂直度e t≤20㎜,e≤1㎜;t≥20,e≤t/20且≤2㎜
局部缺口深度对≤1㎜要进行磨平,对≥1㎜补焊后打磨平
表面粗糙度≤50μm
坡口允许偏差坡口±2.5°,钝边±1mm
10、锯切机械加工:
1)型钢应在经过校直后再进行锯切工作。

2)所选用的设备和锯条规格,必须满足构件要求达到的加工精度。

3)单件锯切的构件,应先划出号料线,然后对线锯切(若锯切设备为数控和设有精确定位装置的锯切设备,只需设定切割程序及要求即可)这时应考虑预留出锯槽切削宽度,一般锯槽宽度为锯条厚度加0.5-1.0mm。

4)锯切时应保持锯条在运动中的各种参数正确运转平稳,锯条在锯槽内必须为直线运动,无跳动现象和摆动现象,否则将会使锯切面精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锯条的张力应根据锯切构件特点,调整合适。

11、美国标准AWS D1.1所认可的热切割方法为:电弧切割、刨槽方法、氧气切割共三种方法。

1)如果有把握得到无裂纹和缺口的光滑而规则的表面,以及使用机械导轨而得到准确的外形,则钢材和焊缝金属可用热切割。

2)热切割时,必须注意调节和操作设备,以免离开规定的路线而切割到切割线内。

所有切割面的粗糙度严禁超过美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材料厚度≤100mm,粗糙度25µm,必须用3号样块检查;材料厚度为100mm-200mm,粗糙度50µm,必须用2号样块检查。

二、质量标准:依据设计要求及上述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检查。

1、外观检查:切割下料后的板条应平直,坡口或切割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氧化物和大于1mm的缺棱。

零部件编号要清晰、完整、正确。

2、尺寸检查:利用直角尺,盒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对下料后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其尺寸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