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基础知识培训
• 实例5:焊补空汽油桶爆炸 • ⑴事故经过 某厂汽车队一个有裂缝的空汽油桶需焊补, 焊工班提出未采取措施直接焊补有危险,但汽车队说这个 空桶:是干的,无危险。结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 况下;甚至连加油口盖子也没打开,就进行焊补。现场的 情况是一位焊工蹲在地上烧气焊,另一位工人用手扶着汽 油桶。刚开始焊接时汽油桶就爆炸,两端封头飞出,桶体 被炸成一块铁板,正在操作的气焊工被炸死。 • ⑵主要原因分析 车用汽油的爆炸极限为0.89%~5.16%, 爆炸下限非常低。因此,尽管空桶是干的,但只要油桶内 壁的铁锈表面微孔吸附少量残油,或桶内卷缝里的残油甚 至油泥挥发扩散的汽油蒸气,很容易达到和超过爆炸下限, 遇焊接火焰或电弧就会发生爆炸,加上能打开的孔洞盖子 没有打开,爆炸时威力较大。 •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严禁焊补切割未经安全处理的燃料容 器和管道。 ②严禁焊补切割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③燃 料容器的焊补需按规定采取有关安全组织措施。
缺陷名称:咬边
咬边是一种 危险性较大的外 观缺陷。它不但 减少焊缝的承压 面积,而且在咬 边根部往往形成 较尖锐的缺口, 造成应力集中, 很容易形成应力 腐蚀裂纹和应力 集中裂纹。因此, 对咬边有严格的 限制。
缺陷名称:夹渣
缺陷名称:未焊透
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的端 部和缺口是应力集中的地方,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很可能生 成裂纹
• 焊接接头的不完整性称为焊接缺陷,主要有焊接 裂纹、未焊透、夹渣、气孔和焊缝外观缺陷等。 这些缺陷减少焊缝截面积,降低承载能力,产生 应力集中,引起裂纹;降低疲劳强度,易引起焊件 破裂导致脆断。
缺陷名称:气孔
气孔、夹渣等体积性缺陷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降低焊接接 头的承载能力。如果气孔穿透焊缝表面。介质积存在孔穴内, 当介质有腐蚀性时,将形成集中腐蚀,孔穴逐渐变深、变大, 以至腐蚀穿孔而泄漏。夹渣边缘如果有尖锐形状,还会在该 处形成应力集中。
常见的焊接方法代号
标注举例
标注举例
标注举例
平角焊
角焊缝
焊接质量控制
• 某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的102号400m3液化石油 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 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 使5个400m3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 液化石油气瓶 (其中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 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设备等被 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 627万元,死36人,重伤50人。
电焊的危害:
电焊的危害:
1.尘肺病
电焊烟尘是产生尘肺病的主要因素,其成分因使用焊条不同而有所 差异。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含有大量的铁、碳、锰、硅、铬、 镍锌、铅、硫和磷等;药皮内的材料主要为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 咸、水玻璃、锰铁等。焊接时,电弧放电达4000~6000℃高温,产生 大量的烟尘(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弥 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进肺里。长期吸入会引发肺部组织纤维性病 变,即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 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尘肺是非常严重 的职业病,至今无药可以根治。
电焊的危害:
5、火灾爆炸的危害 (3)气焊、气割的工作过程中未按规定的要求放置 气瓶,工作前未按要求检查焊(割)炬、橡胶管路 和气瓶的安全装置。 (4)气瓶存在制造方面的不足,气瓶的保管充灌、 运输、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等。 (5)乙炔、氧气等管道的制造、安装有缺陷,使 用中未及时发现和整改其不足。 (6)在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未按要求采取相 应措施。在实施置换焊补时,置换不彻底,在实 施带压不置换焊补时压力不够致使外部明火导入 等。
焊接质量控制
• 经检查发现以下原因: • ①根据断口特征和断裂力学的估算,该球罐的破裂是属于 低应力的脆性断裂,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上, 长约65mm。 • ②经宏观及无损检验,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焊缝 表面及内部存在很多咬边、错边、裂纹、熔合不良、夹渣 及气孔等缺陷。 • ③事故发生前在上下环焊缝内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存在纵 向裂纹,这些裂纹与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 • ④球罐自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检验,制造、安装中的先 天性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使裂纹扩展,当球罐内压力 稍有波动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
• 实例4:焊补柴油柜爆炸 • ⑴事故经过 某拖拉机厂一辆汽车装载的柴油柜,出油 管在接近油阀的部位损坏,需要焊补。操作人员将柜内 柴油放完之后,未加清洗,只打开入孔盖就进行焊补, 立刻爆炸,现场炸死3人。 •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油柜中的柴油放完之后,柜壁内表 面仍有油膜存留,并向柜内挥发油气,与进入的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焊接高温引爆。 ②焊工盲目焊 补,酿成事故。 •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柴油柜焊接前必须进行置换处理, 并达到清洗合格标准后,才能焊补。 ②焊补时应将油 柜所有盖、阀门打开,并通压缩空气。
电焊的危害:
电焊的危害:
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焊接电弧的可见光线的光度,比人眼能正常承受的光 线光度可大一万倍。强烈的可见光,将对视网膜产生烧 灼,造成眩辉性视网膜炎。此时将感觉眼睛疼痛,视觉 膜糊,有中心暗点,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焊接电弧中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是一个慢性过程。 眼睛晶状体长期吸收过量的红外线后,将使其弹性变差, 调节困难,使视力减退。严重者还将使晶体状混浊,损 害视力。焊工一天工作后,如自觉双眼发热,大多是吸 收了过量红外线所致。 电弧中紫外线照射人眼后,导致角膜和结膜发炎,产 生“电光性眼炎”。属急性病症,使两眼刺痛、眼睑红 肿痉挛、流泪、怕见亮光,症状可持续1~2天,休息和 治疗后,将逐渐好转。
电焊的危害:
电焊的危害:
4、电流强度的危害 1)在焊接操作中,手或身体某部接触到焊条、电 极、焊枪或焊钳的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其它部 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又无绝缘防护,在金属容 器、管道及金属结构上的焊接,或在阴雨天、潮 湿地的焊接,比较容易发生的触电事故。 2)在接线或调节焊接电流时,手或身体某部碰触 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 3)人体接触漏电的焊机外壳或绝缘破损的电缆。
• 实例6:气割汽油桶发生爆炸
• ⑴事故经过 某地某部队用汽车拉来一个盛过汽油的空桶。未经任何 手续,直接找到气焊工甲,要求把空油桶从中间割开。当时甲要求清 理后才能切割。两名战士便把油桶拉走了。l小时以后,那两名战士 把油桶又拉回来了,并对甲说:“用2斤碱和热水洗了两遍,又用清 水洗了两遍。”甲便将油桶大、小孔盖皆打开;横放在地上,站在桶 底一端进行切割。刚割穿一个小洞,油桶就发生了爆炸。桶底被炸开, 将甲的双腿打成粉碎性骨折,桶底飞出近5m,桶后移近1. 5m。 •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清洗汽油桶不彻底,桶内仍有残余汽油及其蒸气, 切割火焰引燃桶内汽油而爆炸。 ②油桶经清洗后未进行气体分析, 盲目切割;酿成事故。 •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焊接、切割盛燃油的容器前必须经严格的清洗、 置换等安全处理,且必须经气体分析检测合格后才可动火焊补或切 割。 ②补焊或切割空油桶都应敞开孔盖,将油桶横放在地上,操作 者应立在桶的侧面,避开油桶盖操作,以防万一发生爆炸,油桶端盖 (此处强度较薄弱)炸开,伤人。
电焊的危害:
电焊的危害:
• 2.慢性中毒 工人如果在长期的电焊作业中,体内积聚 过量含锰、铅等物质的烟尘,会引起慢性锰中 毒和铅中毒,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周围神 经炎、记忆力下降、精神异常、情绪不稳等症 状。严重者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有资料显示, 锰中毒使某些长期从事电焊作业者患上帕金森 病。对工人的调查发现,电焊对生殖系统也有 影响,女工出现月经异常、早产、流产现象, 男工精子存活率比普通人低。
电焊与切割工安全与技能培训
生产技术部
目录
1
焊接基础知识2焊接质量控制 Nhomakorabea3
焊接劳动保护
焊接基础知识
焊接方法分类
焊接基础知识
接头的基本类型
坡口的基本类型
机械制图上焊缝的标识符号
焊缝基本符号
焊缝辅助符号
焊 缝 补 充 符 号
焊 缝 尺 寸 符 号
焊 缝 尺 寸 的 标 注 示 例
• 实例3: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 ⑴事故经过 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 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 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 炸,造成一死一伤。 • ⑵主要原因分析 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 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 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 炸。 •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 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②装卸氧气时严禁滚 动。
电焊的危害:
• 实例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 ⑴事故经过 •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 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 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 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 ⑵主要原因分析 •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 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 ⑶主要预防措施: •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
• 实例2: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 ⑴事故经过 •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 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 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 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 ⑵主要原因分析 • 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 ②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 大。 • ③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 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 • ⑶主要预防措施 • ①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 • ②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 立即拉闸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