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历史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西方列强入侵的需要。 (2)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先进人物向西方学
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历程,修建铁路成为运输建设的重点。 (3)爱国救亡的紧迫性。 (4)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
经济发展的动脉
— 6—
2.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自主探讨: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发展情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据此填写下表:
近代通讯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的电讯业
• 中国近代电报电讯事业开始于何时? •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南京政府何时收回部分电信权?
近代中国电信的发展状况
时期
清朝 1877年 末年
发展状况
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台湾架设第 一条电报线
民国 时期
发展缓慢,30年代才得到改观
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探究二:近代通讯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 析其原因?
探究三: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 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近代交通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历史的巨变
早期铁路的通车场景
现代铁路的通车场景
对比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 并思考下列问题。
— 5—
1、中国近代的铁路
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探究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跟踪练习:
3.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在 A.洋务运动后 B.鸦片战争后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D.辛亥革命后
4.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
— 22 —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 23 —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便是广州第一个飞机场, 中国始创飞行家冯如在这里实现了国人飞翔的梦想,也在这 里留下了他29岁的生命。
— 24 —
1923年夏,孙中山与宋庆龄在飞机前合影 返回
返— 25回—
1、近代中国航空的发展状况
时期
1918年




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 随着西学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政为 之一变。
• 请思考: 从晚清到民国,近代化交通在艰难坎坷中发展,它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2.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918年后十 年间
解放前夕
发展状况
真正起步——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订五大 民航路线
较快发展 中国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 26 —
1.原因: 因为旧中国经济落后,发展航空业十分困难。 2.特点: 近代航空业起步较晚,并且发展十分缓慢。
— 27 —
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
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D.发昌机器厂成立
5.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跟踪练习:
6.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到1911年 全国铁路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时期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 终未入正轨。
— 8—
2、铁路引进中国以后遭反对
• 1.请同学们看书回答有哪些反对的史实? • 2.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 3.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 9—
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略 (2)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3)失去生计和土地的船夫、苦力与农民的反对 (4)社会不稳定,经济凋敝
跟踪练习:
1.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A.京张铁路通车
B.紫光阁铁路
C.京广铁路 D.包兰铁路
2.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
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
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
绣花鞋。这说明
(大城市用汽车、摩托车、飞机运送邮件,而在广大农村 用马车甚至步行运送邮件。)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位于
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
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
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 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返回
— 13 —
近代交通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的水运
• 近代水运的发展 •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1)了解一下近代水运的发展脉络。 • (2)旧式水运的命运说明了什么? • (3)近代水运的特点是什么?
— 14 —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 15 —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
— 10 —
除了火车和轮船等远程交通工具,你知道还有哪些新式城市交通 工具进入中国吗?
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最初时是用铁皮包着木 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由于车身漆成黄色,于是便叫 成黄包车。
— 11 —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
通工具京路外滩到今西
藏中路率先通车。两个月后
本课小结 工业文明崛起
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开 始近代化
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
近代工业兴起 社会生活变迁 交通通讯变化
谢谢观看
法租界也通车了。最早的电
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
乘客可随时上下。但由于封
建传统的约束,老百姓怕"触
电",不敢乘。经过一再喧传
和保证,乘的人多了,就分
成头等和三等票价,头等多
为洋人所坐。
— 12 —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 传到了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 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 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 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 28 —
飞鸽传书
— 29 —
驿传制度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 30 —
古代驿站遗址
— 31 —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往往靠“马上飞递”,一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 32 —
近代通讯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的邮政
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1、近代中国邮政业是怎样发展的? 2、近代邮政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它是清政府创办的最
早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
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
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
— 16 —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长沙”轮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鄱阳”轮
— 17 —
• 思考: • (1)近代航空业发展的历程。 • (2)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其原因。
— 21 —
冯如
冯如(1883—1912),广东恩 平人,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 和飞行家。他12岁赴美国,当童工,勤 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在旧 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并于1909年 设计、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 1911年,他带两驾自制的飞机,返回广 州,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 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作 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
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
坐着,并 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1、近代中国邮政的发展状况
时期
鸦片战争 清朝 后 末年 1896年
发展状况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913年
民国 时期
1920年
1920年后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取消
2、特点:受外国的影响。 反映了近代邮政发展很不平衡,
前言
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 政为之一变,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极大地改变了中 国人的产生、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近代化的历史 进程。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课探究
Ben ke tan jiu
探究一:近代交通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 析其原因?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慈禧太后1903年乘坐过的火车 — 7 —
1、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状况
时期
清 1876年 朝 末 1881年 年
1888年
名称
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状况(地位或影响)
中国境内最早的铁路。 清政府赎回并拆毁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紫光阁铁路” 宫廷专用铁路
1909年
京张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太原”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