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课间实习-栖霞山P1q-D3w地质构造剖面一、时间:2006年10月15日二、地点:栖霞山三、实习内容点1(位于山脚下):岩性认识中二叠统栖霞组本部灰岩(P2q4):灰黑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含燧石结核较多,化石丰富(筳类)。
点2:岩性认识(位于泵房旁边):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C2h):浅灰色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较纯,可加工白水泥,不含燧石结核,见缝合线(倾向S)。
点3:化石寻找(位于采坑旁边):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C2h):浅灰色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含大量动物化石碎屑,偶见动物化石(笛管珊瑚和筳类)。
点4:断层认识逆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碎屑岩,主要为杂色砂岩和泥岩,下盘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
岩性破碎,牵引构造,岩性硅化,见断层擦痕等现象。
点5:岩性认识、微层理认识、产状测量(位于山顶)1、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D3w):岩性坚硬,石英很纯,达80%以上。
2、微层理观察3、产状测量:受断层影响,此处出现倒转层面,参考值37o/307o<73o。
附栖霞山地质图及AB剖面图栖霞山AB剖面图《普通地质学》课间实习-紫金山中生代地层剖面一、地点:紫金山北麓—南麓二、目的:1、观察岩性,判别滚石与露头。
2、测量并记录黄马青组产状。
3、X节理的测量与分析。
4、观察黄马青组的虫管构造。
5、观察象山群的岩性,分析其与黄马青组的接触关系。
三、内容图2 紫金山AB地质剖面图本路线剖面上出露的地层自老而新有(图1和图2):1、上三叠统黄马青组(T3h):主要是紫红色钙质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页岩,夹有数层细砾岩、含砾砂岩,岩层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
有虫迹、交错层、波痕和微层理等原生构造。
本组厚度约750米。
岩性自下而上可分三部分:底部:厚约数十米的砾岩层,砾岩成分主要是灰岩,含少量的石英和燧石,在钟山北坡未见露头。
中部: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页岩,发育大量虫迹及交错层。
上部:暗灰色的泥质砂岩夹黄色砂质页岩,波痕发育。
2、下、中侏罗统象山群(J1+2):与黄马青组为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
厚度约800米。
自下而上分为三组:1紫霞组以钟山南坡最发育,可分三部分:底部灰白色砾岩,厚至巨厚层。
砾岩成分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岩及黑色燧石等。
圆度良好,砾径自1~10cm至30cm,胶结物为硅质。
中部灰白色泥质页岩,含少量云母,有丰富植物化石:苏铁杉、枝脉蕨等。
上部灰白色或微红色石英砂岩。
2陵园组为灰白色及浅灰色含长石的石英砂岩。
长石风化白色,砂岩中夹有少量圆度很好的细砾石,成分大多是石英,少量是硅化灰岩和燧石。
靠近中上部有砂岩与云母页岩互层,产少量植物化石。
3西山寺组灰的白色至灰黄色细粒云母砂岩夹杂色页岩。
页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苏铁杉、新芦木、拜拉银杏等。
四、作业作地质剖面图。
实验八制作地质剖面图实验内容: ①了解地形图有关知识,②了解地质图有关知识, ③学习图切并制作地质剖面图实验工具:毫米纸、直尺、量角器、铅笔、小刀、橡皮实验重点内容1.了解地形平面图的有关知识比例尺、地形图方位、等高线(等高距、平距)、高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峭壁、阶地、湖泊、河流、陡坡、缓坡、洼地2.熟悉地质平面图的有关知识及其表示方法①概念,②图名、比例尺、图例,③水平岩层、直立岩层、倾斜岩层,④岩石类型(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产状,⑤背斜、向斜,⑥断层,⑦地层层序,⑧整合、不整合、假整合、侵入接触、断层接触3. 3.制作地质剖面图的步骤1)确定水平和垂直比例尺(本次为1:25000)和有关图例。
2)在平面地质图上确定剖面线(C-D)。
3)在地质图的地形底图上,根据剖面线切过的地形,制作一条圆滑连续的地形剖面(比例尺为1:25000)。
提示:确定水平基线→在基线上投影某点对应的水平位置、在其垂线的对应高程处确定某一点。
每个投影点包含平距和高程两方面→把所有的点圆滑成一连续曲线→在对应处标志地物名称→标方位。
4)把剖面线切过的各个地质界线点一一投影在地形剖面上(接触界线点、岩体界线点、断层点)。
5)根据各个地质界线点的倾向和倾角,用量角器和直尺标绘各个点的倾斜和倾角(倾斜线长度1.5mm),标注相应的地层代号。
倾斜表示:左北或西,右南或东。
6)根据(5),绘制地质构造(圆滑褶皱弯曲,用红色标绘断层及其动向)7)填注岩性花纹。
8)整理成图(标注和核对剖面方向、地层代号、产状、比例尺、图名、图例(下方)等)作业:用p53长山地区地质图资料、p36的图例和上述步骤,制作经过青岩顶的C-D地质剖面图。
水平和垂直比例尺为1:25000。
实验七制作地层综合柱状图实验内容: 运用层序地层律和地质年代表的知识,了解制作地层综合柱状图的内容和意义,学习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验工具:毫米纸、直尺、铅笔、小刀、橡皮实验重点提示1.地层综合柱状图的定义根据一定比例尺和图例,按下老上新的层序律,把某地区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之。
2.意义:1)研究区地层、厚度、岩性、岩相古地理、古生物的总结;2)有助于研究区地壳活动规律、沉积环境、岩浆活动、地质演化史或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恢复。
3.内容:1)图头、比例尺(居上);2)图的栏目:地层年代(界、系、统;各1cm宽)、代号(1cm宽)、厚度(m)(1cm宽)、柱状图(2.5cm)、分层号(1cm宽)、岩性描述(5cm宽;颜色-层厚-岩石名称-结构-构造-化石-矿产±标志层);3)岩性花纹与符号:按粗先细后顺序,即沉积岩(碎屑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化石代号→接触关系代号→岩体代号。
4. 制作步骤1)根据实测剖面计算获得的各个分层地层厚度、总的厚度及岩性种类,确定适当比例尺(本次为1:10000)和图例。
2)在作业纸上按照上述表格栏目宽度制作图框、各栏目纵线和图头。
3)在图的上方标注图名和比例尺。
4)根据各分层(本次为统)厚度,按比例尺截取柱状图的长度。
个别厚度较大而岩性单调者,可用省略号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
某些厚度虽小但意义重大者(矿层、标志层),可适当夸大表示。
5)标明各个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6)用图例规定的花纹与符号在柱状图上填注岩性与化石。
如有侵入岩,则根据其产状画在相应地层的边缘。
7)完成地层年代、代号、厚度、岩性描述等栏目文字内容。
8)在图的右侧画岩性花纹与符号图例 (1x0.8cm)。
本次不作。
9)在图的左下方绘制图区位置及剖面位置图;在图的右下方绘制责任表(图名、资料来源、制图人、审核人、制图日期)。
本次不作。
5. 作业:用p36-38的资料、p36的图例和上述要求与步骤,制作桃花园地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验九测量岩层产状一、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方向、坡度及岩层产状;并掌握其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不同产状的岩层、褶皱、断层、地层接触关系等模型及在平面、纵剖面、横剖面上的特征,达到建立地质构造的时空概念。
二、预习要点预习岩层产状要素、褶皱与断层的要素及其分类;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三、实验用品地质罗盘仪四、实验内容与方法⑴测量的工具—地质罗盘仪一般的地质测量,如测量目的物的方位、岩层空间位置、山的坡度等,均用地质罗盘仪。
这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工具。
地质罗盘仪式样较多,但其原理和构造大体相同。
①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1)。
图1 地质罗盘仪构造图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磁针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
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
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
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
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 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必须注意: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
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罗盘底盘。
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所测得读数即所求。
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如图A与B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或记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
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
测斜指针(或悬锤)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水准器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
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②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
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
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
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 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A磁±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