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里街道河滩小学、狮子行小学
教育发展共同体三年工作规划
(2014—2017)
为促进共同体各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更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中的文件要求,推动我校共同体建设工作的开展,扩大校际之间的交流,互补互促,共同提高,使教育均衡发展。
特制定朱里街道河滩小学小学共同体发展三年规划。
(一)总体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依托基地校共同体,通过组织协作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工作目标
(一)共同体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一体打造,共同发展”的理念,逐步达成xx片教育特色化、师资队伍优秀化、教学优质化、学生发展全面化的均衡发展目标。
确立“一个理念、三项原则、四个发展、五种机制”的共同体发展总体目标:
一个理念:文化引领、品牌立身、共享共赢、和谐发展
三项原则:资源共享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深度整合原则
四个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五种机制:共同体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机制化、交流体验经常化、课堂研究内涵化、教育资源开放化
(二)共同体三年发展总体规划
针对共同体的基本现状,我们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切入:第一,经过专业引领,形成教师发展文化。
第二,打造共同体专业名师团队,形成集群放射规模;第三,以“快乐教育”为载体,培养有品位、有内涵、有道德、有知识的少年儿童,并创建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2014至2017年三年年度目标
力争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具有梯次性的三年发展目标:
1.互动交流、联动年:(2014、1—2015、1)通过各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交流和联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打造名师专业团队,探索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模式,带动影响整体工作的全面优化发展。
2.强化引领,整合年:(2015、1—2016、1)推行一体化引领、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打造的机制,整合师资力量、整合学区特色、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区一体发展。
3.彰显个性,特色年:(2016、1—2017、1)推行一体化的引领、管理,打造考核评价制度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学区品牌,逐步形成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等鲜明的学校特色,初步实现教育教学均衡化。
(四)具体目标
1.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渊博的学识培养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师的良好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扩大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教师、领导交流每学年3-5人。
核心学校统筹安排优秀教师资源,合理流动。
3、强化教师研修力度。
从20014年至2017年,实施“三大工程”和“三大系列”,即“教师研训工程”、“实效课堂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师德修养系列”、“教科研专业化系列”、“信息化应用系列”。
4、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快乐学教育”为载体,联动发展、深度整合。
二、具体实施
1.完善组织机构与活动制度
(1)建立领导管理机制。
负责校际合作交流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等。
设立校际合作交流负责人,负责各项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与执行,确保校际合作交流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2)建立活动制度。
认真制订校际合作交流活动计划,保持活动的系统性和持久性,精心策划每次活动,让教师在洋溢着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中切磋、交流、研讨,共同提高教育水平。
教师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体现校际合作交流的全员性。
同时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活动的精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内在动力。
(3)建立评估激励制度。
在校际合作交流中,重视过程管理,实行跟踪管理,进行评估考核,通过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扬长避短,成名师,出成果。
(4)建立校际联谊制度。
①课堂观摩和评课:每学期至少一次;
②学生互助互动联谊:每学期至少一次;
③教师基本功观摩:每年度至少一次;
④经验介绍和案例交流:每年度至少一次;
⑤教科研平台、QQ、博客、论坛交流:随时进行。
2.扎实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1)教育教学管理
共同体学校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进行中层管理的交流。
派出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定期到成员学校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成员学校派一名骨干到前头学校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进行挂职锻炼,共享优质师资。
牵头学校要帮助成员学校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发展计划,帮助培养学校管理干部,开展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帮助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共同体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
(2)课堂教学示范
核心学校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送教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送给成员学校。
各校举行的各科教学示范活动,均将邀请共同体成员校的教师参加。
要大力贯彻“为学生发展而教育”“课堂精细化”的先进理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共同体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并且课后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掀起新一轮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教学热潮。
(3)教学专题研讨
每年确定一至二个教学课题进行交流切磋;扎实开展教育科研。
今年教学研讨主题定为“轻负担高质量”,共同商定每月排出固定的
1天分别为五个学科教研时间,每学期分别轮流举办1至2次主题教研活动,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
积极探索校本时代的教科研方式,重视和支持小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立项管理,关注过程,注重实效,逐步加大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益在评价中的比重。
实施共同的课题研究、优质课堂评比。
(4)教育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校园网、QQ群、博客、论坛、教科研平台等网络资源为载体,达成教师备课、学生练习、音像资料等优质资源共享;积极构建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机制,尝试教研机制联动、资源共享模式,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
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加大教育向社会开放的力度。
创造条件,增强教育的可选择性,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5)干部教师培训
充分发挥牵头学校的名师、校长、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作用,通过统一的师资培训、校本教研、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师资交流等方式,促进共同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学骨干。
通过选派名师、骨干教师,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积极建构人才潜心治学和脱颖而出的平台,积极探索“规距+特色=品牌”的办学理念,促进教师、学校内涵的发展。
(6)学生交流结对
通过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开展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身参与、主动接触的舞台。
尝试特长生流动培养制度,各成员校负责单项特长生培养,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落实帮困助学措施,鼓励大队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帮困助学活动。
(7)百名教师走访百户家庭
共同体成员校每学期由校长亲自带队,教师全体参与,走访数百家庭,主动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
征询家长对教育共同体、成员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建议;征询家长对任课老师师德、教风及教育方法的意见、建议;询问并关注学生在家学习、生活习惯情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情况;关注贫困生家庭,给予热情帮助;关注后进生思想动态,并予以指导。
从而集数千家长的智慧,办人民满意教育,创人民满意学校,建人民满意的教育共同体。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两校将把建立教育共同体工作从全面深入贯彻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推进教育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推进我区教育向更高程度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抓实抓好。
2.加强领导,推进联校行动。
两校将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之间的优势互补,尤其是发挥共同体牵头学校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辐射性,在学校行政管理、教师教学研究、学生特色活动等诸方面,对参与学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合作交流。
参与学校将主动接受核心学校的辐射,充分调动所在学校师生在联校行动中的积极性、创新性。
3.落实考核,确保联校行动稳步推开。
认真学习教育局共同体考核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联校行动的过程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两校教育共同体所制定的实施计划,努力在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干部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师生互动交流、教学质量效益等方面实现教育均衡。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
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
2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