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X X 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十二月一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5)(一)工程简介 (5)(二)工程参建单位 (5)(三)工程周边环境 (5)(四)工程现状 (8)二、编制依据 (8)三、塔吊参数和平面布置 (8)(一)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8)(二)基础载荷表 (9)(三)塔吊平面及高度设置 (10)四、工程地质概况 (10)五、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 (12)(一)塔吊基础形式 (12)(二)塔吊桩基 (12)(三)钢格构柱 (12)(四)上承台(塔吊基座承台) (13)(五)下承台(桩顶构造承台) (13)(六)塔身与基座连接做法 (13)(七)塔吊穿地下室结构做法 (14)1.穿地下室底板 (14)2.穿地下室楼板、顶板 (15)六、塔吊基础施工及验收 (15)(一)塔吊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15)(二)塔吊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 (17)(三)施工部署 (18)1.参加装拆人员的组织要求 (18)2.现场准备 (18)(四)塔吊桩及钢格构柱施工质量控制 (19)1.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流程 (19)2.钢格构柱施工质量控制 (19)(五)塔吊监测措施 (19)(六)施工质量及验收 (20)1.基础施工 (20)2.地基土检查验收 (20)3.基础检查验收 (21)4.桩基检查验收 (22)5.格构式钢柱检查验收 (22)七、施工安全措施 (23)(一)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23)(二)塔吊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23)(三)塔吊施工注意事项 (23)八、应急预案 (24)(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4)(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4)(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24)1.应急组织体系 (24)2.指挥机构及职责 (24)(四)预防与预警 (25)1.危险源监控 (25)2.预警行动 (25)(五)应急处置 (26)1.响应分级 (26)2.响应程序 (26)3.处置及预防措施 (27)(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29)(七)群塔作业管理 (29)1.组织领导 (29)2.管理规定 (29)九、塔吊基础计算书 (32)(一)基本参数 (32)1.塔吊基本参数 (32)2.格构柱基本参数 (32)3.基础参数 (32)4.塔吊计算状态参数 (33)(二)桩基计算 (34)1.单桩最大荷载 (34)2.单桩承载力计算 (34)(三)钢构柱计算 (37)1.强度验算 (37)2.格构柱的长细比 (37)3.格构柱受压整体稳定性验算 (38)4.钢构柱相互水平及斜撑 (38)5.钢构柱局部强度及缀板 (39)6.缀板尺寸及间距验算 (40)(四)承台验算 (41)1.承台弯矩的计算 (41)2.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41)3.承台斜截面抗剪切计算 (42)十、相关附图附表 (43)(一)塔吊平面布置图 (43)(二)塔吊桩位图 (43)(三)塔吊基础平立面详图 (43)(四)固定节预埋示意图 (43)(五)上承台(塔吊基座承台)详图 (43)(六)下承台(桩顶构造承台)详图 (43)(七)地质勘察报告相关资料 (43)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43)2.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 (43)3.工程地质剖面图。
(43)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物联网感知公园项目—地下车库工程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靠阡陌路,北接伊甸园路。
物联网产业园感知公园主要为地下2层停车场,上部为公园,其西南角建造一幢2层服务用房。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基坑总周长约377m,面积7779.85m2。
本工程地下室±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6.200m,场地地形起伏不大,目前地下室范围内的自然地面绝对高程平均值为 5.700m,即相对标高为-0.500m。
地下室基础底标高为-9.600m,底板厚度700mm。
基坑开挖深度考虑至地下室周边底板垫层底(即含100mm厚垫层,下同),因地梁不下翻,围护工程设计时,地下室开挖深度考虑至底板垫层底,标高为-10.400m,地下室开挖深度为9.900m。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浙江省标准DB33/T1008-2000),本基坑地下室开为1.10。
挖设计开安全等级属一级基坑,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重要性系数γ(二)工程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监理单位:杭州中新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分院围护设计单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施工单位: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工程周边环境基坑北面为已建伊甸园路,地下室外墙线离用地红线最近约 3.16m,离伊甸园路边线最近约8.25m;照片1 基坑北侧已建的伊甸园路基坑南面为在建的物联网产业园感知中心(钻孔灌注桩基础,一层地下室开挖约7.0m,原围护采用土钉墙结合坑内外自流深井降水),地下室外墙线线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12m;离已建地下室外墙线最近约12.0m。
照片2 基坑南侧在建的感知中心基坑西面为已建阡陌路,地下室外墙线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37m,离伊阡陌路边线最近约7.94m;照片3基坑西侧已建的阡陌路基坑坑东面为在建的芯图科技(管桩基础,一层地下室开挖约6.0m,原围护采用SMW 工法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地下室外墙线线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39m。
照片4基坑东侧现状(四)工程现状本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桩基(钻孔灌注桩)施工。
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3、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1053-2008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10、QTZ63(57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杭州永发)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2、杭建监总[2010]33号《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和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13、杭建监总[2012]13号《关于加强组合式塔机基础制作、安装和使用的若干要求》三、塔吊参数和平面布置根据现场施工实际需要,本工程采用两台QTZ63型塔式起重机。
因本项目为纯地下车库工程,故塔吊不考虑附墙措施。
(一)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QTZ63型塔式起重机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表(二)基础载荷表(三)塔吊平面及高度设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物总平面布置,1#塔吊设置于G~H/③~④轴间,2#塔吊设置于H~J/13~14轴间(具体位置详见塔吊平面布置示意图)。
1、每台塔吊设置独立配电箱,设在塔机约2m处。
2、塔基周围要求基本平整无障碍物。
3、塔吊最大臂长及最大使用高度:四、工程地质概况拟建场地地形总体起伏不大,地面标高在5.11m~6.20m之间。
本建筑场地位于第四纪钱塘江河口相冲海积平原。
场地地形简单,地势尚平坦,地貌单一。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依次为:①层杂填土:黄灰色,稍湿,松散,西侧含较多建筑及少量植物根茎,东侧为施工活动用房搭建,表部为混凝土地坪。
层厚为0.25~2.40m。
②-1层砂质粉土:灰黄色~灰色,湿,稍密~中密。
切面粗糙无光泽,含氧化铁及云母屑,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厚为1.60~4.75m。
②-2层砂质粉土:灰色,湿,稍密,含氧化铁。
切面粗糙无光泽,具水平层理,含云母屑,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性质均匀性较差。
层厚为3.70~6.70m。
②-3层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湿,稍密~中密。
切面粗糙无光泽,具水平层理,含云母屑,局部相变为粉砂,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厚为2.00~4.40m。
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
切面粗糙无光泽,夹粉土薄层,含有机质,少量植物残体,具较高灵敏度,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厚为6.30~9.65m。
③-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
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含有机质及少量植物残体,具较高灵敏度,局部具层理,夹粉土薄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层厚为7.70~10.40m。
③-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饱和,流塑。
切面粗糙无光泽,呈层状,夹粉土薄层,含云母屑,局部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层厚为2.35~5.20m。
④层粉质粘土:褐灰色,饱和,软塑。
切面粗糙无光泽,含有机质,少量植物残体,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层厚为0.60~1.50m。
⑥-1层粉砂:褐灰色,很湿,中密,局部含少量粘性土及贝壳碎片、局部为细砂。
层厚为6.30~11.40m。
⑥-2层含砂粉质粘土:褐灰色,饱和,软塑~可塑,切面粗糙无光泽,局部粉砂含量较高,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厚为0.40~5.65m。
⑥-3层中砂:褐灰色,很湿,中密,级配均匀性较差,含少量粘性土。
层厚为1.50~1.60m。
⑥-4层圆砾:灰色,很湿,中密-密实,含砾石约45%,卵石约15%,约5%左右粘性土,其余以中细砂充填。
砾石以亚圆形为主,成份以砂岩、石英砂岩为主,一般粒径0.3-2cm,最大粒径5cm。
合金钻钻进时,机器跳动一般,干钻不易钻进,进尺一般每米5-8分钟。
层厚为0.30~1.90m。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成果表如下表所示:本工程塔吊桩基拟采用⑥--1层粉砂土作为持力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2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桩底标高基本控制在-30.00m左右。
五、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一)塔吊基础形式本工程拟采用组合式塔吊基础,即:钻孔灌注桩+型钢格构式立柱+钢筋混凝土承台组合而成。
(二)塔吊桩基本塔吊采用钻孔灌注桩基。
桩径800mm,桩中心距3.00m。
以⑥-1层粉砂土为持力层,桩进入持力层2.00m。
注:塔吊桩均为钻孔灌注桩,桩砼加灌高度不小于1.5m,充盈系数不小于1.10。
(三)钢格构柱立柱采用钢格构柱形式,共4根。
钢格构柱顶标高为- 4.65m,底标高为- 13.30m,钢格构柱总设计长度为8.65m。
钢格柱截面尺寸为480×480mm,每根由四根L140×14的角钢和- 440×200×14@600的缀板焊接而成,格构柱之间采用16a槽钢作水平和斜向支撑,间距2000mm。
格构柱上端锚入混凝土承台长度700mm,下端插入灌注桩中的长度2500mm。
确保8根主筋与钢格构柱焊接连接,双面焊接长度均不小于200mm,增强箍筋不得少于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