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冬季施工方案编写人:审批人:20XX年11月06日1工程概况XX经济开发区东区供热中心项目2台40t/h高效煤粉锅炉系统安装工程,包括安装DHS40-1.6/245-MF型高效煤粉锅炉两台以及其辅机、管道安装。
工程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一般年份冬季寒冷而漫长,冬春季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由此初步确定本地区的冬季施工时间大约在11月底到3月初。
为了保证冬期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特编制此措施。
2.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2-2009);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版);3)《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GB13350-2000);4)《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2009);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6)《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3-2009;3.主要施工范围1.锅炉本体安装:锅炉钢架平台安装、水冷系统安装、对流管束安装、过热器安装、省煤器安装、锅筒及预燃室安装、本体砌筑保温工程与锅炉本体相关的电器仪表系统安装等工作。
锅炉烘煮炉和单机设备的调试工作;配合进行系统调试;完成锅炉安装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2.辅机管道安装:给水系统、蒸汽管道系统、除氧系统安装、烟风系统安装、除渣设备安装、压缩空气系统安装、软化水系统安装、脱硫系统和除尘系统辅助管道安装、电器、控制系统安装等工作。
4. 作业条件材料、能源、工器具、供热设施设备到位,且安全可靠。
冬期施工电源布置完备,施工照明布设充足,水源、道路满足需求。
3.安全与防火现场的消防、防烫伤、防冻、防滑、防触电等设施准备就绪。
4.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接受气象信息,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防止工程遭受寒流突袭,造成损失。
5. 雪、冬季施工措施5.1锅炉本体安装施工5.1.1 雪季施工措施在焊接工程项目中,需施焊部位要搭设临时防雨棚。
雪天作业时要保管好焊条,防止雪消后水淋潮湿,影响焊接质量。
对于雪水打湿的坡口应除去水分和焊缝表面的浮锈。
组合场要有排水沟,以防雪消后水浸泡基槽和开挖的沟道发生塌方事故,雪天作业时要采取防滑、防触电、防雷、防坍塌措施,现场的高架施工机械要装设避雷装置,在雪季作业前做好接地电阻测定检查,露天刀闸必需加盖。
6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
5.1.2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管道对口焊接前,搭设临时帆布篷进行防寒、防风。
根据焊接规范要求,施焊前对焊口进行预热,即用氧、乙炔火焰烘烤焊口范围。
在地沟内焊接时要安装排气扇,用以排放烟尘、毒气。
水压试验整个过程一定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地压缩水压试验用时。
水压试验尽可能地选在气温较高的时段内进行。
水压试验合格后必须马上将试验用水排尽,严禁长时间存放在管道内。
管道防腐时要搭设好帆布篷,使篷内达到防腐气温条件要求。
管沟内任何情况、任何地方都不允许长时间积水,若有积水存在应用污水泵及时排尽。
管沟回填时,不得使用冻土。
水压试验时,周围空气温度应高于5℃,否则应有防冻措施;试验用水应具有适当的温度,以适应不同钢种的要求5.1.3 锅炉本体组合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每天施工前,必须用烤炬进行烘烤清理作业面上的霜、雪、冰。
在高空作业区,平台、扶梯及时完善。
没有设计平台的施工作业面,必须在行走通道上设置可靠的安全保险走绳,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栏。
本体组合安装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需要搭设防风、防寒帆布篷,保证篷内温度,达到焊工焊接要求。
根据焊接规范要求,焊接前对焊口范围用氧、乙炔火焰进行烘烤。
5.1.4锅炉本体砌筑工程冬季施工措施由于锅炉砌筑工程为湿作业,受气温影响严重,当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以后采用搅拌式混凝土施工无法进行,因此必须保证在气温5℃以上时才能保证浇筑工程的质量。
如果需要在冬季施工我方建议采用先保温后砌筑的方式,先对锅炉本体进行保温工程再对炉膛进行砌筑工程。
同时为防止出现混凝土冻结应采用胶混式可塑料代替混凝土浇筑料进行施工。
6.安全环境管理措施1.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无重伤以上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损坏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交通责任事故;负伤频率小于5‰;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国内同行业、同系统先进水平。
2.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工地项目经理为工地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同时工地下设一名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察工作。
2.2 强有力的安全教育各级领导(含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岗位责任不同,以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本岗位的安全职责为主要内容,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组织指挥施工生产。
班组长既是一线施工的组织者,又是本班组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搞好班组长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尤为重要。
全部施工人员都要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要按国家规定进行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发证后方可上岗工作,持证上岗率为100%。
严格执行“站班会”及每周安全活动日制度,并做好记录。
3.3 设置完善的防护设施为确保安全施工,强化标准化设施,按部颁规定配备下列标准化安全设施:3.3.1 滑线安全网(炉本体设置三层)3.3.2 孔洞盖板3.3.3 活动组合式安全围栏3.3.4 垃圾通道3.3.5 速差式安全带及“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3.3.6 电焊机集装箱3.3.7 漏电保护器及便携式配电盘3.3.8 绝缘手扶水平安全绳3.3.9 安全标志3.3.10 安全自锁器(含配套缆绳)3.3.11 集中广式照明3.3.12 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3.4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深坑和高压带电区域应设置栏杆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可靠的围栏。
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做它用。
3.4.1 高空作业时,在没有栏杆和扶手或不便设置栏杆和扶手的区域,应根据施工的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扶水平安全绳,以便施工人员在施工时系安全带或行走时当扶手用。
水平安全绳的设置一定要牢固可靠。
3.4.2 夜间施工时,作业区和施工道路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对于孔洞、沟道、深坑除设置围栏外,还要设置红色指示灯示警。
3.4.3 为达到防止触电的要求,所有电动工具必须是绝缘良好的合格品,而且要配置漏电保护器,在炉膛内和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必须采用带灯罩的低压防爆行灯。
3.4.4 施工现场和锅炉各层平台,应根据需要放置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以便满足防火的要求。
3.4.5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3.5 加强班组的安全建设和管理3.5.1 组织好每周的“安全日”活动,作到有目的、有内容有记录。
每天坚持进行“站班会”活动,做到“三查”即查衣着、查“三宝”、查精神状态,“三交”,即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班后开好安全小结会。
3.5.2 班长每周会同技术员,兼职安全员按“工序安全检查表”或“专业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对施工作业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解决存在的不安全问题。
3.5.3 凡是施工项目必须先交底,并完善安全措施,具备安全施工条件后再开工。
3.5.4 使用的机具和工器具,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查、保修,并有专人建帐建卡,挂牌(管理人、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工器具摆放应做到整洁有序。
3.5.5 对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周期试验鉴定。
个人防护用品应做到使用标准化。
3.5.6 对每个职工的安全施工和遵章守纪情况应认真考核,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作到奖惩分明,树立良好的遵章守纪风气。
3.5.7 结合施工特点和需要,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新成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5.8 对于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应认真做好记录。
安全资料应妥善保存,做到有据可查,便于检查、考核、评比。
3.6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力度3.6.1 工地除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外,还应按要求进行定期的安全大检查。
工地每月一次,班组每周一次。
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第一查领导,第二查管理,第三查隐患,第四查事故处理。
3.6.2 认真对待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整改。
3.6.3 实行工序作业安全检查标准化,加强日常性安全检查。
班组必须严格做好作业环境、工器具和安全设施的自检、互检,交接班的检查。
3.7 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3.7.1 一切施工活动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
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布置施工。
3.7.2 一般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措施须经工地专责工程师审查批准,由技术员交底后执行。
3.7.3 重要临时设施、特殊作业、施工工序、季节性施工、多种工种交叉等施工项目的安全措施须经施工技术、安监部门审查,总工程师批准,技术员或工地专责工程师交底后执行。
3.7.4 重大的起重、运输作业,特殊的高空作业等危险性作业项目的安全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案,须经施工技术和安全等部门审查,并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经总工程师批准,由工地专责工程师交底后执行。
3.7.5 工程技术人员在编写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时,必须明确指出该项目的主要危险点预测、危险点控制计划、危险点控制对策。
3.7.6 经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的安全施工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未经措施审批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更改。
3.7.7 对于无措施或未经交底即施工和不认真执行措施或擅自更改措施的行为,一经发现,对负责人应进行严肃查处,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3.7.8 对相同施工项目的重新施工,技术人员应重新报批安全施工措施,重新进行交底。
3.8 高空作业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等应装设1.05m高的防护栏杆和180m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
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应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
高处作业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在霜冻或雪天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
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到上方牢固可靠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扎紧,穿软底鞋。
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载荷的物件,施工用料应随用随吊。
作业人员应佩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好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
高处作业时,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等应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以防坠落。
3.9 交叉作业施工中尽量避免或减少立体交叉作业。
必须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员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