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篇 第五章_清洁-核岛辅助管道安装(精选.)

第二篇 第五章_清洁-核岛辅助管道安装(精选.)

第五篇清洁5.1术语5.2一般要求5.3 清洁的分类5.4 清洁的有关要求5.5 清洁工作方法的规定5.6 清洁度的检查5.1术语(参考工作程序TM-WPXEM4-0009《不锈钢和碳钢管道清洁度标准》,TM-WPXEM0-0017《E1至EM7和EM10施工阶段的清洁度与清洁》,TM-WPXEM4-0011《管道的中间储存和清洁度维护》,TM-WPXEM4-0002《管道高压水冲洗》)5.1.1 清洁度清洁度:是指某一给定表面在装置试验和投入运行前应达到的清洁程度。

清洁度分为几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查方法和验收准则。

5.1.2 工作地带和工作区域工作地带:由核岛厂房内部各类房间(如标高相同的房间)组成。

随着现场工作的推进,此类房间的清洁度随之改善。

工作地带分4个级别,按要求严格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工作区域:设备或设备局部(如内外表面)紧邻区域的周围环境。

根据受影响设备部件后续操作的清洁度要求,规定了3个清洁度级别。

按要求的严格程度从高依次递减为:Ⅰ级、Ⅱ级、Ⅲ级。

储存区域是指设备的周围区域。

储存级别分为A级室外存储、A1级室外防雨存储、B 级室外有盖存储、C级室内存储、D级配备空调存储、S级特殊条件。

5.1.3 工作流体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充满系统或设备的液体或气体。

(5.1.4-5.1.12出至RCCM2007F附录FI)5.1.4 耐腐蚀表面奥氏体不锈钢或镍基合金等耐蚀材料构成的与工作流体接触或不接触的表面。

5.1.5 非耐腐蚀表面指碳钢、低合金钢和骆基不锈钢等材料构成的设备表面。

5.1.6 关键性表面指热交换器管表面和承受摩擦的表面,如;轴承、枢轴、支承表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接头连接面。

5.1.7 可见表面以肉眼或借助内窥镜能看得见的表面。

5.1.8 不可见表面不符合上面5.1.7 定义的表面及直径小于等于6的所有管子内表面应考虑不可见表面5.1.9 除锈:清除工件上由于制造中的热处理或高温操作所产生的、厚的附着氧化层(和其它污染物)。

5.1.10 酸洗用酸溶液(由NDE配置)去除表面上的金属污染物或薄的氧化膜。

5.1.11钝化使金属表面生成附着氧化层的工艺。

钝化还用于不锈钢的去除污染。

5.1.12去污染去除容易引发或增加一般局部腐蚀的表面微粒。

在酸洗或钝化过程中,酸类溶液可自动去除污染物。

5.2 一般要求5.2.1 适用阶段5.2.1.1 除另有规定外,设备的包装、贮存和运输应满足TS-X-NIEP-NEEM-F-DC-69《设备的存储、包装和运输要求》并保持其清洁度运抵现场交货。

5.2.1.2 在交货验收时,安装承包商进行接收检查。

检查活动有外观状况的检查、尺寸检查、运输状况的检查。

·如无疑义,则运至相应等级存放区存放;·如有疑义,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可拆开包装和保护,由供货商按制造厂实施的方法进行清洁度检查和清洁,达到规定的清洁度后,恢复保护、保养和包装(这一系列活动应在相应等级工作区进行),然后存放。

5.2.1.3 对由于安装带来的污染应在安装后对设备进行规定的清洁工作,但这种清洁不能取代本应在车间进行的清洁工作。

5.2.2 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的清洁要求5.2.2.1 每项设备的制造、运输、存放等活动都应处于相关的清洁条件下。

5.2.2.2 为达到规定的清洁度级别,设备供应商应制定具体清洁工作程序交业主认可。

5.2.2.3 设备结构设计应便于清洁和检查。

设备中流体循环不畅的部位(如:不可接近区域、凹槽、盲孔、密封室、螺纹等),应在清洗和功能试验期间特别注意清洁,并将清洗水彻底排放干净。

5.2.2.4 禁止在有污染性大气(有大量灰尘及腐蚀性气氛的大气)的车间进行设备制造。

对奥氏体不锈钢应采取措施避免与下列物质接触,并应满足5.4..3节(防污染要求)中的规定:·碳钢或低合金钢制造的加工工具及吊装、搬运机械;·含有氯化物和其它卤化物的物品如:润滑剂、清洁剂、包装材料及加工用液体等:·易分解出低熔点元素(如:铅、硫、砷等)及其化合物的物品(工具、标记液、药皮焊条、涂料等)。

5.2.3 文件及报告所有有关设备的清洁操作、清洁度检查、保护、保养、防污染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应由供应商记录形成文件。

5.3 清洁的分类(DC20006和56)5.3.1 奥氏体不锈钢按照表面的在役支持载荷,制定1、2、3、4、5级清洁度等级。

下表规定了清洁度等级与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5.3-1⑴5.3.2 碳钢清洁度等级分为1、2、3、4级四种清洁度要求,表面应符合在役荷载。

下表表明了表面与要求之间的关系。

表5.3-2⑴5.4 清洁的有关要求(TM-WPXEM4-0009《不锈钢和碳钢管道清洁度标准》附录) 5.4.1 水质化学分析表5.4.1.1水压试验、功能性试验及湿保养用水水质见表5.4.1.2表5.4.1.25.4.2 工作区与存放区要求5.4.2.1 工作区与存储的分级所谓工作区是设备或设备部件(如:内表面或外表面)所临近的周围环境。

按照对清洁要求依次递降的顺序,分为Ⅰ、Ⅱ和Ⅲ三个级别工作区。

Ⅰ级工作区: 适用于A21级清洁度设备所要求的环境条件;Ⅱ级工作区: 适用于Al 、A22 、A23 级清洁度设备所要求的环境条件;Ⅲ级工作区: 适用于B 、C 级清洁度设备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1.工作区的概念只适用于设备(或设备的零部件)制造期间的清洁操作以及可能对设备的清洁度有不良影响的后续操作之后。

作区可以是永久或临时性的,并适用于车间和安装现场。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在临近设备的区域设定工作区。

工作区既可以是整个厂房或车间,也可以是车间或现场内的划定部分。

2.储存区这一概念并不是指在每一单独设备的周边指定一个特殊的区域,当设备的相关表面被认为极易与环境隔绝时,设备本身可以构成储存区。

3.清洁度等级与工作区清洁度级别之间的关系见下表5.4.14. 工作区的有关技术要求见下表5.4.2:表5.4.2级别Ⅰ高级要求Ⅱ中级要求Ⅲ低级要求工作区的要求1. 在设备周围建立永久性或临时性密闭或增压的隔离室;2.人员应穿外边无纽扣的白色连体服,口袋100%封紧,还应戴安全帽、不脱毛白手套,穿干净的鞋子和鞋套3. 隔离室补充的空气是是经过滤的干净、干燥4. 严禁吸烟、进食和便溺;5. 同Ⅱ4 条6.控制隔离室内加工及导致产灰的活动在最小范围;无法避免时,应建立吸尘、除尘系统7. 地面随时保持干净;8.机械防护1.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鞋或鞋套;3.防止人员对工作区产生污染4.地板上应铺一张平整的(永久且可移走)覆布。

如果隔离室是永久性,所有壁体和天花板都不能落灰5.在工作区内,防止灰尘进入已清洁过的或正在清洁的设备;避免混凝土作业6.每日清扫地面,根据工作类型,调整清扫间隔时间;1. 严禁吸烟、进食和便溺;2. 每周清扫地面,但可根据所执行的工作类型,缩短或延长清扫间隔时间;(772 TSNNIENTMWPXEM000171-1CCFC EM1至EM7和EM10施工阶段的清洁度与清洁)1级或2级不锈钢和碳钢设备、功能流体为液体排放物(碳钢)或气体排放物的阀门和泵要求存放于C级存储区。

但也可应用下列例外规定:——没有腐蚀性空气,如盐雾;直径大于1″的密封管可放于A级或B级存储区——若设备外表面已进行了适当保护,则可存放于A级或B级存储区3级清洁度的不锈钢设备要求存放于D级存储区5.4.2.3 工作地带分类I级工作地带a)封闭隔离室b)特制工作服c)看护人员应持有工作人员及带进工具清单,工具及设备带进前须经清洗d)禁止吸烟、进食和便溺e)地面始终保持清洁f)工作地带的边界应进行实体标识Ⅱ级工作地带a)特制工作服b)看护人员应持有工作人员及带进工具清单,工具及设备带进前须经清洗c)采取措施避免工作人员引起的污染风险d)地面每日清洁,根据工作类型适当缩短或延长清洁周期e)工作地带的边界应进行实体标识Ⅲ级工作地带a)人员和设备进入应符合规定,但不需系统控制b)地面每周清洁,根据工作类型适当缩短或延长清洁周期c)工作地带的边界应进行实体标识及准入限制Ⅳ级工作地带a)人员和设备进入应符合规定,但不需系统控制b)地面定期清洁工作地带表5.4.2.35.4.2.4设备在工作地带的存放只要设备储存于支架或支撑物上:——如温度能保持在16℃以上,I级工作地带可作为D级存储区;---II级或III级工作地带,可作为C级存储区;---III级工作地带,可作为A级或B级存储区。

5.4.3 防污染要求(56C 车间预制阶段设备的清洁度要求)组装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表面的清洁度,表面不得受到污染从而对零部件和设备的材料产生危害。

污染物主要有铝、铅、铜、锌、汞和它们的化合物,还包括氯、硫和它们的化合物(如氯化物、氟化物和硫酸盐)。

此外,不锈钢不得存在铁素体钢污染。

所有使用的产品和消耗品(如润滑剂、标注剂、试验流体等)均应满足5.4.3.1的要求,否则应采用其它清洁方法。

5.4.3.1 所使用的产品和消耗品中污染元素的要求5.4.3.1.1含氯和氟的溶剂含氯和氟的溶剂可在下列条件下用于非奥氏体材料的蒸汽除油。

·设备上没有接触不到的孔洞;·溶剂稳定,以避免冷凝蒸汽的酸化。

润滑剂对于接触工艺流体的金属表面最好使用石墨润滑剂。

应用其它润滑剂时,应对其适用性进行评定,此类润滑剂符合以下要求:卤素总含量(氯、氟)200㎎/㎏硫总含量200㎎/㎏5.4.3.1.2 胶带和易剥离防护漆(与表面临时接触的产品)·卤素及硫总含量1000㎎/㎏;(仅适用临时应用与表面临时接触的材料,如胶带、箔片及标记)·氯化物与氟化物的溶解过滤浸出量分别小于15ppm和10ppm。

在使工件表面变为不可接近的任何制造、检验和操作之前,以及在升高温度的任何操作之前,应从工件表面完全清除胶带、粘性残留物和易剥离漆。

5.4.3.1.3 液体渗透检验用品(渗透剂和显影剂)(超声波耦合剂和渗透检查液用于无损检验的材料)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表面的液体渗透检查用品中,氯化物、硫化物之和最大允许含量为200ppm。

且硫化物最大允许含量为200 ppm。

液体渗透检验产品或超声波耦合剂:卤素总含量(氯、氟)200㎎/㎏硫总含量200㎎/㎏渗透检查液:卤素总含量(氯、氟)400㎎/㎏硫总含量1000㎎/㎏5.4.3.1.4 包装材料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表面用的包装材料(塑料罩、堵头等…)应满足下列之一的要求:·含卤素或含硫量的重量百分比必须小于0.1%;·氯化物和氟化物的溶解过滤分离量小于50ppm。

5.4.3.2 对奥氏体不锈钢和镍金合金钢安装上应注意的问题5.4.3.2.1工具(DC 20006 的7.4.)·切割工具:尽可能用碳化钨切割工具·手工安装工具:尽可能用不锈钢或铬钒钢工具·刷子:必须用不锈钢刷与尼龙刷,并且仅用来刷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砂轮:必须用铝基无铁砂轮,并且专用来打磨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管道或部件5.4.3.2.2 装卸和安装操作·禁止与铁素体钢的起重和装卸机械接触5.4.3.2.3 喷砂·优先选用氟化锆砂或氧化铝砂- -- 砂石不得含铁,事先不得用于处理铸铁、碳钢或低合金钢表面--- 所用砂粒只能由钢合金钢制成--- 喷砂过的表面必须认真除去尘屑5.4.3.2.4 机械润滑剂·在设备表面成为不可接近之前,应把润滑剂完全清除润滑剂不应含任何禁用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