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范操作风险,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银行制度的执行力。
严格执行制度,按章操作是银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从以往发生的案例看,十案十违规,都是我们一些员工因为在业务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被作案人钻了空子。
业务操作风险,大多发生在基层行。
基层行是业务操作的第一道,也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前线,业务操作不当,容易发生事故。
我行为了严格要求员工执行业务操作制度,相继出台双十禁等规章制度,但近几年行内外发生的案例,还是在提醒我们要强化合规经营,严格执行制度,按章操作。
例如:2005年11月13日,某分理处经办员在整理当日储蓄业务传票时,发现在一笔定期部分提前支取48000元存款业务无客户填写的取款凭条。
经与客户联系,要求其来行重新填制取款凭条,但客户以工作忙一直未予配合。
经办员遂以电脑故障为由,擅自手工补制了该取款凭条,并代客户在补制的取款凭条上签名,又在凭条上注明“由于电脑故障,故手工补登”字样。
到了2007年3月,客户再次前来取该存款,经办员发现该款已于2005年取走,但客户提出异议,于是网点向客户提供了当时取款凭条复印件,但客户予以否认并向法院起诉。
最后,该存款由经办员及相关责任人共同赔付,并分别受到记过、扣减绩效等处分。
以上案例就发生在我们一线柜台,柜台是银行对外的第一线,要面对形形式式的人员,办理各种复杂的业务,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疏忽。
但出现疏忽后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补救,就会出现事故。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没有合规的操作业务,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但也有一些业务操作中,看上去没有风险,也没有给银行带来损失,但其实已经构成了一种隐患。
如员工李某在轧库时发现尾箱短款20000元,经回忆是上午办理客户华某一笔10000元取款业务时,误将取款交易码1060输成了1010存款交易码所致。
经向网点负责人汇报后,电话联系到客户,客户答应退回错款,但因人已去了外地,一时无法赶回,便通过网银将20000元打入李某账户,要李某代为处理。
根据客户的要求,李某将银行卡和密码交与保安员,由保安员在其本人柜口代取了20000元,并由保安员签名确认,补齐了尾箱短款。
不能代客办理业务是我行明文规定的,但身边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
面对周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案例,我行只有在平时工作开展中做到树立合规理念,从思想根源上保障制度执行力的提高。
同时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要把执行、落实制度作为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生命线,要建立领导负责制,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人,奖罚分明。
本着“重在防范,力在治本”的精神,制定针对性强又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基层行要害岗位人员一定要执行定期轮岗,强制休假制度。
领导要从行动上关心基层员工。
领导要经常深入第一线,亲自检查重要岗位、重要业务,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辛勤工作的操作人员,适当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感觉与领导之间既有一种亲和力,又能形成贯彻落实制度的向心力和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