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资源概述和应用
完整性 及时性
新颖性
时间
形式
传输性和共享性
信息技术为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提供了更好的支 撑环境,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共享越来越方便和安 全。 如:分布计算技术
时效性 信息滞后于数据。
信息的滞后时间=信息的间隔时间+信息的加工时间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滞后时间越来越短。 如:实时处理系统
不完全性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在市场中交易的双方所 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不同企业掌握的信息的 程度各有不同。
小型机
PC 局域
网
生产制造 部门
小型机
CAD/CAM 工作站
销售市场 部门
小型机
PC 局域
网
人力资源 部门
小型机
PC 局域
网
企业骨干网络——Intranet
企业 信息利用
信息中心
公司的 Web site
在管理理论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优先考虑的 是具体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物资。
增值性
指人们通过利用信息,可以获得收益。 ①信息的增值性是隐含的,只有被人们认识和利用,才 能发挥出来。 ②信息的增值性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利用其它资源,其 价值才能实现。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信息的增值提供技术支持,便于信 息更快、更大增值。 如:数据挖掘技术
信息价值的度量
内容 准确性
相关性
详尽性 清晰性
数据处理 部门
70年代——信息系统
高层 管理人员
物资部门 小型机
信息系统
市场部门 小型机
主要联机 系统
生产部门
人事部门
80年代——信息系统与服务
高层 管理人员
通讯连接
物资部门 小型机
信息系统 与服务
市场部门 小型机
多台PC机
信息中心
人事部门 小型机
全企业范围的信息利用
高层 管理人员
财务会计 部门
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
管
Information
理
者
财
源资
物
信息资源成为更为重要的第四种资源 信息
管理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 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 信息来管理。
1.3信息资源管理(IRM )的概念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始于20世纪70年代。 •在计算机普及使用之前,有很多的人工信息资源管理活 动,如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活动。 •由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量骤增,在使 用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混乱局面,所以在管理科学中形 成了信息资源管理分支。
信息与信息资源概述 和应用
1.1信息的概念
问题:信息是什么? 与信息相关的名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IT) 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文字、数据、图表、
音像等。 信息作为系统的输入、输出可统称为数据。
信息=数据?
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相对/绝对 主观/客观 原材料
生产过程
产成品
抽象/具体
生产流程
数据
数据处理
信息
图1.1 数据与信息
消除不确定性
数据(Data)
加工处理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 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例如:垃圾短信,垃圾邮件可称为数据,但不属于信息。
信息与数据关系总结
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 信息对决策有价值,即信息必定有人的参与,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 (包括人、信息、技术和机构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 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对社会组织而言,信息资源管理是指针对自身的信息资 源所实施的管理活动,即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组织内部 及与之相关的外部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目的在于明确组织 的信息需求,保证组织信息流的畅通,以利于组织决策、 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 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具有其它资源不具备的一个有利特性:可以反复 利用,不断增值。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是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核心。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和效益, 能更有效地实现和创造信息的价值。 •信息的生产者是信息资源的关键。
三次信息 Knowledge
二次信息 Information
一次信息
Data
1 .2信息资源的概念
近年来,信息继物质、能量之后日益被人们所重 视,并通过开发和利用成为更重要的资源。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小组给出了著名的资源三角形, 指出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没有材料,什么也不存在;没有能源,什么也不会发 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
按信息的加工深度,可将信息分为一次信息(原始 信息)、二次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三次信息 (管理决策信息)。
❖原始信息是无序的、无规则的,不便于进行存储、 检索、传递和使用。 ❖二次信息是有序的、规则的,易于进行存储、检 索、传递和使用。 ❖三次信息是人类研究的结晶,是为决策服务的信 息。
数据、信息与知识
必定包含在人的决策活动中;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对事物理解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基本属性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信息有以下基本属性:
事实性:信息必须保持原始数据的有效内容和含义。 扩散性:信息可通过各种渠道向各向传播。 传输性:信息可通过各种手段传输到很远的地方。 共享性:信息可以共享但不能交换。 增值性:用于某目的的信息可能在其它方面有用。 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不可能全部获得。 等级性:信息可分为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 滞后性:数据加工后才产生信息。
1.3.1对信息系统看法的变化
信息 系统
技术改变
1950s
信息 系统
管理控制
1960s 1970s
信息 系统
核心活动
1980s 1990s
50年代——电子记帐机器
高层 管理人员
物资部门
电子记帐 机器 (EAM)
生产部门
市场部门
人事部门
60年代——数据处理部门
高层 管理人员
物资部门
生产部门
市场部门
①信息的不完全性 ②信息的不对称性 信息技术使得大量信息的快速获得和高效存取 成为可能。 如:智能搜索技术
等级性
战略 级
战术级
来源 寿命 精度 加工 保密 方法 要求
外 长 低 不固定 高
作业级 内 短 高 固定 低
高新信息技术可有效辅助战略级信息的产生。 如:BPR技术
信息的分类
从信息来源分,有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根据时态的不同,可将信息分为历史性信息、现实性 信息、预测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