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我见
花坪小学左江荣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厌倦甚至厌恶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
材料中的现象表明的是危机期的倦怠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因为各方面已基本形成定势,很难超越现状,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这一阶段的需求是应主要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支持。
我认为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
新的课程标准相聚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纷纷涌现。
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问题的困扰。
由于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
再加上班级人数很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
三、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充当角色多。
现在教师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基础差的学生要个别辅导,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要面对上级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等等,班主任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沟通等,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不堪,压力增大,没有活力,没有激情。
四、对教师的评价与认可制度不健全。
由于教师工作业绩主要是由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来体现的,而学生的进步、成长又不是很直观明显的。
因此教师的成就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体现,难以对教师做出公平、公正、科学有效地评价。
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化解。
在课堂上用微笑和赞许的目光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才能从中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价值,体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当遇到困难和苦衷的时候,多和领导、同事沟通,彼此增加理解和信任,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
二是学校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在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尺度,要综合考察,学校要构建一种客观、公平、公开、合理的评价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在一个舒心的环境中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客观公正的评价老师,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三是积极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的活动可以极大的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使教师的压力得到释放,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为了更好的克服职业倦怠,我决定这样走好以后的职业道路:一是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因为只有热爱,才有兴趣,才有动力。
二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道德素质,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转变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学习,课后及时反思与总结,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四是忙里偷闲,积极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不把工作带回家,充分享受亲情与友情,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