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评定
3.自觉疲劳分级
• 自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是瑞典科学家Borg于 1962年提出(表6-5)。根据运动者自我 感觉疲劳程度衡量相对运动强度的指标, 简单易行,是持续强度运动中体力水平 可靠的指标,可用来评定运动强度。 RPE分级运动反应与心肺、代谢的指标 有高度相关,如;吸氧量、心率、通气 量、血乳酸等。
6.具体操作 (1)心电运动试验前的准备
客观分级
A 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的心血管疾病;
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2. 活动当量评定心功能
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 指安静时坐位时 的氧耗量:1METs=3.5 mlO2/kg•min。如伏案工作耗氧量为2METs, 快步行走相当于5~6 METs。此为常用的表达运动量的单位。它能使 各种运动方案相互比较,代表休息时能量消耗量,能大体反映心功能. 最大当量<5 METs的65岁以下患者预后不良,为5则日常活动受限, 10为正常水平,达到13多预后良好。
2.评定功能状态 心功能 评定可以对各种心脏 病的严重程度作出评 定,有助于评定预后。
3.指导康复 心功能评定 可以指导对心脏疾病 的康复,评定患者运 动的安全性,也可以 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2. 适应证及禁忌症
适应证 1. 需要明确临床诊断(如怀疑有冠心病、心律失
常13等), 指导临床治疗的患者; 2.评估某些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疗效 3.需要确定心血管功能状态的患者 4.心梗的预后判断:阳性提示多支病变,运动中
• BorgRPE的分级表中 • 12~13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即
60%HRmax) • 16相当于最大心率的90%(即;
90%HRmax)。 • 大部分参加锻炼者的运动强度应在12~
16之间。在开始训练阶段,锻炼者可掌 握运动中心率和RPE之间的关系,在以 后的运动中可用RPE来调节运动强度。 • 15级计分表的计分成以10约等于该用力 水平的心率。如;13级的心率约等于 130次/分。
心肺功能评定
主要内容
1
心率的测定
2
血压的测定
2
心功能评定
3
肺功能评定
4
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一、心率
1心率测定是指通过听诊、触诊、心电图等方法.适应需要明确心室搏动次 数,以分析心血管功能。 • 2 测心率的方法: 徒手、听诊器或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 3 正常心室率为 60-100 次/分
听诊技术:在 受检者有可疑 心律失常时必 须使用。听诊 器胸件置于受 检者心尖部, 一般位于左锁 骨中线内侧第 5 肋间处。听 诊以第一心音 为准。在 有异位心律时, 心率一般指心 室率,或者将 心室率和心房 率分别表述。
按采用仪器分: ①活动平板试验; ②功率自行车试验,但是由于股四头
肌的疲劳使病人达不到最大耗氧量 就停止。
按终止试验的运动程度分: 1)极量运动试验(maximal exercise
testing): 以测定个体最大作功பைடு நூலகம்力、最
大心率( 220-年龄)和最大摄氧量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
最大心率( 220-年龄)X80% (195--年龄)
的运动目标。
• 改良Bruce方案(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活动平板试验 方案)。
• 优点:耗氧和运动量大,易于达到预定心率,可 定量,又可进行功能评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 缺点:主要是运动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 大(4~5METs),老年人、体力差、心功能差 者往往不能耐受第一级负荷或负荷增量,难以完 成试验;每级之间运动负荷增量较大,不易精确 确定缺血阈值;此外,在走-跑速度临界时,受 试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节奏,心电图记录质量 也难以得到保证。
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 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脏病
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 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5.方案
(1)平板运动实验
•
它是一种坡度和运动速度可以调节的电动传
输运动装置,让受检者按设计的运动方案,在活
动平板上,逐级提高平板坡度和运动速度进行走
-跑运动,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达到预期
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为猝死的预测因素; 5.制定或修改运动处方前
禁忌症 1休息状态下心电图已经有缺血性的改变或有不稳
定型心绞痛 2新近发生的心肌梗塞 3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 4重症高血压及其他心脏病 5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 6急性心肌炎/ /心包炎或感染性心包炎 7任何急性或严重的非心脏性疾病。
3.类型
二、血压
•
血压测定通常是指
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
的评定,较少的情况下
• 也可包括股动脉、腘动 脉、桡动脉等部位的评 定。
三、心功能评定
(一)心脏的功能
了解患者心功能储备和适应能力,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制订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 J:\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f4v
(二)心功能分级
(三) 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 验简称运动试验.通过 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 各种反应(呼吸、血 压、心率、心电图、 气体代谢、临床症状 与体征等), 来判断 其心、肺、骨骼肌等 的储备功能(实际负 荷能力)和机体对运 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1.心功能评定的目的
1.协助诊断 心功能评 定对冠心病、心力衰 竭、心律失常性心脏 病等疾病的诊断有重 要的价值。
(2).蹬车运动实验
踏车试验 : 坐位和卧位踏车试验(Bicycle Ergometer)等为下肢用力 的试验,用于下肢运动障碍者的手摇功率计(臂功率计)试验为上肢试 验。
踏车试验方案 最常用的是WHO推荐方案。每级持续3分钟,蹬车的 速度一般选择50~60周/分,有呼吸障碍患者每级持续2分钟。
1.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 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对NYHA的心
功能分级方案再次修订时,采用并行的两种分级方案。即第一种方案,第二 种是客观的评估,即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射线、超 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