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常用药物名目

口腔常用药物名目

第一类.抗菌药物类
1.阿莫西林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1次0.5g(2粒),第6-8小时一次,一日剂量不超过16g,儿童:50-100mg/kg/d。

肌内注射:0.5-1g/次,一日3-4次。

静脉滴注:0.5-1g/次,一日3-4次。

肾功能严重不足者应当延长用药时间隔;肾小球滤过率10-15ml/min者,8-12小时给药一次;小于10ml/min 者12-16小时给药一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

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

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制剂】
阿莫西林片:0.125g/片;0.25g/片
阿莫西林胶囊:(1)0.125g (2)0.25g (3)0.5g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0.5g/支
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2.头孢噻吩钠
用法用量肌内或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成人,每日2~6g,分2~4次给予。

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50~100mg,分2~4次给予,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供肌注: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供缓慢静注或静滴。

3.头孢硫脒【用法和用量】
本品口服不吸收。

肌内注射:一次0.5g~1.0g,一日4次;小儿按体重一日50 ~100mg/kg,分3~4次给药。

静脉注射:一次2g,一日2~4次;小儿按体重一日50~100mg/kg,分2~4次给药。

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溶解。

4.阿奇霉素
5.庆大霉素
【用法用量】
1.成人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80mg(8万单位),或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

疗程为7~14日。

静滴时将一次剂量加入50~2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一日1次静滴时加入的液体量应不少于300ml,使药液浓度不超过0.1%,该溶液应在30~6 0分钟内缓慢滴入,以免发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小儿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2.5mg/k 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 7mg/kg,每8小时1次。

疗程为7~14日,期间应尽可能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或婴儿。

6.甲硝唑
7.替硝唑
第三类.局部麻醉药1.普鲁卡因
2.利多卡因
3.布比卡因
4.丁卡因
第四类.镇痛药类1.哌替啶
2.阿司匹林
3.布洛芬
4.双氯芬酸钠
5.苯妥英钠
第五类.凝血药1.维生素k
2.氨基已酸
3.酚磺乙胺
【适应症】止血药。

可增强血小板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用于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衄、流行性出血热的出血、肺部疾患引起的大咯血、眼部前房出血等。

【用法和用量】静脉给药:使用时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

1、治疗出血:静脉滴注,一次0.5g(1瓶),一日2—3次。

2、预防手术出血:术
前15~30分钟滴注0.5g(1瓶),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滴注0.25g(半瓶),每日总量0.5g—1.5g。

4.巴曲酶
第六类.消毒防腐药
1.苯酚
2.麝香草酚
在麻醉剂氟烷中,起防腐作用。

也是香烟中常用的599种添加剂之一,用于改善气味。

在香料工业中,可用于牙膏、香皂以及某些化妆品香精配方中,但用量有一定限制。

控制蜂螨
3.戊二醛
应用
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在常温下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菌。

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是内窥镜消毒的首选药品。

目前,内窥镜应用广泛、种类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对消毒灭菌要求亦愈来愈高。

现代内窥镜的很多种部件不耐高温而怕腐蚀,所以,大多内窥镜都用戊二醛进行消毒或灭菌。

戊二醛消毒或灭菌的正确操作程序是:先将污染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内窥镜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清洗内窥镜,冲洗后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涤剂仔细刷洗;冲洗,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干燥,洗涤后的器械需经过干燥处理;灭菌,将干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内,作用到规定的时间,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将残余戊二醛冲洗干净即可使用或干燥保存。

表2列举了国外用戊二醛消毒内窥镜的要求。

使用方法
灭菌处理:只有浸泡法一种。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物品浸入2%的戊二醛溶液中,加盖,浸泡10h,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手续擦干后备用,碱性戊二醛使用14天。

消毒处理:浸泡法。

将被消毒处理的物品浸入2%戊二醛溶液中,加盖。

一般为细菌繁殖体污染,浸泡10min,肝炎病毒污染浸泡30min,取出后用灭菌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擦拭法:用2%的戊二醛溶液擦拭细菌繁殖体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min,肝炎病毒污染表面,消毒作用30min
注意事项
①2%酸性戊二醛对金属有腐蚀性;2%中性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②戊二醛杀菌效果受pH影响大,用酸性或强化酸性戊二醛浸泡医疗器械时,应先用0.3%碳酸氢钠调pH7.5-8.8。

pH超过9.0时,戊二醛迅速聚合则失去杀菌能力。

③2%碱性戊二醛室温只可保存2周,其余剂型可保存4周。

④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溶液时应戴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⑤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馏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干净。

⑥用戊二醛消毒或灭菌后的器械一定要用灭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后再使
用。

4.碘伏
使用方法和范围
医用碘伏常见的浓度是1%,用于皮肤的消毒治疗可直接涂擦;
稀释两倍可用于口腔炎漱口;
0.3~0.5%的碘伏用于外科手术中手和其他部位皮肤的消毒;
稀释十倍可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

安全使用
碘伏系外用药,禁止口服。

碘伏稀溶液毒性低,无腐蚀性。

但稀溶液不稳定,需要在使用前配制,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合金,因为对金属有腐蚀力。

禁止与红汞等拮抗药物同用。

碘伏原液应该室温下避光保存。

口腔溃疡常用药
中药散剂
西瓜霜喷剂、双料喉风散、锡类散,冰硼散等,属于中成药散剂,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比较容易吸附在溃疡表面。

使用时直接喷于溃疡处,能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

另外,云南白药也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方法为:去掉云南白药外的胶囊,直接把药粉涂在溃疡处。

口腔溃疡贴剂
贴剂包括贴片和贴膜如意可贴。

把治疗用的药物混和进贴剂中,压成贴片,可以直接贴在口腔溃疡上。

贴剂中含有作为基质的化合物,它有亲水性。

因此,当其碰到人的口水时,便迅速膨胀成为软软的粘性物质,“死皮赖脸”地贴在口腔黏膜上,缓缓地将治疗药物释放到口腔溃疡里,以发挥疗效。

贴片、贴膜里大多含激素、抗生素、止痛剂和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也有以抗过敏药或中药为主要成分的贴膜和贴片。

意可贴含有糖皮质激素,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于非感染性溃疡!
维生素:
维生素是生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甚微,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维生素不会缺乏,只有在营养不良、患病等特殊情况下才会导致对维生素需要量增加。

与口腔溃疡关系最密切的是其中的维生素B2,它又名核黄素,常用于治疗因缺乏B2而引起的各种粘
膜及皮肤炎症。

另外,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族和有促进上皮愈合功能的微量元素锌,或者选择金施尔康,善存等复合维生素也有助于加快溃疡面愈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含片:
含片类药物常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比较流行的一种是复方地喹氯铵片,商品名为多得益,主要成分为地喹氯铵短杆菌素,地喹氯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短杆菌素为多肽类抗生素,两者合用,抗菌作用增强。

口腔含服,用于口腔溃疡以及其它口腔炎症。

还有华素片,大家都很熟悉的含片,其活性成分为分子碘,在唾液作用下迅速释放,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杀灭各种微生物。

口服中成药:
常用的口服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胶囊、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

口服抗生素:
最常用的是甲硝唑和替硝唑,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