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装修十项隐蔽工程

住宅装修十项隐蔽工程

住宅装修十项隐蔽工程(2008-11-24 16:09:35)所谓隐蔽工程,就是隐蔽在装修表面内部的结构工程和管道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配电工程:暗线是否有管套,电话线、闭路电视线路、电脑网线等是否通畅,电线的直径是否达标,是否有接地线,电线是否分路,插座的位置是否合理等。

⑵给排水工程:生活给水是否做了耐压,水管用的什么材料,排水管线的连接是否紧密、不漏水等。

⑶木制作基层:木龙骨是否结实,基层用的什么板材,用的什么钉子,是否用射钉等。

⑷吊顶基层:吊顶的内部结构是否结实,龙骨是否平整,吊挂件、连接件、坚固件的规格、型号、品质间距等是否符合要求,用的什么材料,吊顶内的各种管道、线路、设备是否已做密闭试验及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连接是否牢固等。

⑸地面基层:是否先将地面凿得不平整,不光滑,以增加地面的粘着力,是否清理干净,沙子的粗细如何,是否干铺等。

⑹墙面基层:腻子是否平整、光滑、基层是否顺直。

分类:家装知识标签:搜房博客 |一、给排水管道铺设隐蔽工程1、管外径在25mm以下的PPR给水管道在转角、水表、水龙头、角阀、管道终端100 mm处及螺纹连接处应设管卡,管卡安装须牢固。

2、管材与管件或阀门之间不得有松动.3、管道与器具、管道与管道连接应严密,不得有渗漏现象,管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给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经压力实验,压力0.6Mpa,保压10分钟无渗漏。

5、管道排列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应固定牢固,无松动,6、龙头、阀门安装平整,开启灵活,出水畅通,7、水表运转正常。

8、管道与器具、管道与管道连接处均应无渗漏。

9、地漏安装必须平整牢固,与管件连接处四周必须密封,并低于排水表面。

10、水管安装与电源和燃气管道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11、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给排水管不得有凹凸弯扁现象。

二、强弱电管线铺设隐蔽工程1、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径截面积的40%,2、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

3、导线与电话线、闭路电视线、通信线等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安装在同一管道中。

4、面向电源插座的相线(红色线)和零线(蓝色线)位置为右相左零,有接地孔的插座,其地线(黄绿色)插孔应为上方位置,接地应可靠。

5、插座底口离地面高度应不低于200mm。

6、同一设计高度的开关、插座,其高度差不得大于5mm。

7、线盒内导线应留有余量,长度宜为150 mm。

8、接线时相线进开关,零线直接进灯头,螺口灯头相线不应接外壳,9、照明灯开关距地高度宜为1.3mm。

10、灯头盒、接线盒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加盖板。

11、使用软管接到灯的,其长度不应超过0.5m。

12、软管两端应用专用接头与接线盒,灯具连接牢固。

13、电气开关插座应避开煤气管,相隔大于150mm。

14、电线头不可裸露,暗盒线头保持一定长度,不能少于10cm,并绕成弹簧状。

15、开关、插座暗盒安装应平整,偏差小于2mm。

16、电源插座底边离地面不低于25CM,17、开关离地面1.2m~1.4m。

18、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电话插座应保持一定距离,水平间距不小于10cm19、导线与燃气管之间距离同一平面≥100mm,不同平面≥50mm;20、电气开关接头与燃气管间距离≥150。

21、隐蔽工程完工后应向业主提供线路走向图、位置尺寸图和图片档案22、吊平顶内的电气配管,应按明配管的要求,不得将配管固定在平顶的吊架或龙骨上。

23、金属软管本身应做接地保护。

24、各种强、弱电的导线均不得在吊平顶内出现裸露。

25、接地保护应可靠,零线与接地线不得短接,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大于0.5 MΩ三、中央空调管线铺设隐蔽工程施工准备—进场验收—安装室内系统—隐蔽工程验收—安装室外机—联调试压—竣工验收—装修后收尾复检。

1.2进场验收施工设计方案验收、系统设备验收、材料配件验收。

1.3 安装室内系统第一步:根据主机(风盘)位置打孔、剔槽、走线;第二步:吊装室内机(安装风盘)、安装氟管、安装冷凝水管;第三步:安装风管道或水管道。

1.4 隐蔽工程验收室内机系统吊装验收、系统线路验收、风管道或水管道安装验收、冷凝水管安装验收。

1.5 安装室外机固定主机、连接管线、制作保温。

1.6 联调试压系统调试、打压试验(水机)。

2、验收的基本标准2.1 进场验收的基本标准2.1.1 施工设计方案验收的基本标准1、方案完整、图纸齐全,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2、方案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3、方案符合现场施工条件的要求,室内主机(风盘)安装位置设计合理,室外机的安装位置牢固可靠、通风良好,远离强热源和其他设备的排气口,且不违反物业管理的规定;4、方案中管线路由设计合理,符合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

2.1.2 系统设备验收的基本标准1、进场的系统设备包装完整无损且符合合同规定;2、设备的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与合同约定一致;3、设备开箱后,根据装箱单清点核对全部零、部件、附属材料和专用工具,并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验记录和必要的装配图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4、设备及其零、部件表面无缺损和锈蚀等情况;5、设备用电规格与现场供电相一致。

2.1.3 材料配件验收的基本标准1、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的材料及配件清单,核对主要材料及配件的品牌、名称、规格型号,其中标准材料及配件均应符合国标且相关证件齐全。

对其它材料及配件可抽样检查。

2、材料及配件应没有破损及老化现象。

••2.2••隐蔽工程验收的基本标准2.2.1 室内机系统吊装验收的基本标准1、室内机吊装水平;2、吊装连接部位加有防震橡胶垫;3、风阀的安装规范;4、水机系统的风盘安装规范。

2.2.2 系统线路验收的基本标准1、线槽横平竖直;2、打孔规范标准;3、使用设计规定的穿线管;4、电源线及控制线缆为符合设计规格的国标线缆;5、单相电源的相线宜用红色线(也可用蓝、黄线),零线用黑色线。

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A、B、C)应分别使用红、黄、绿颜色的线,零线用黑色线,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6、电源线与控制线应分别铺设,并标明分号线。

2.2.3 风管道及水管道安装验收的基本标准1、风管道安装的位置、标高及走向符合设计标准;2、风管道的连接严密牢固,无死弯、损凹现象;3、风管道的支、吊、托架的安装牢固、平直,不妨碍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的操作使用。

4、风管道固定支、吊架的间距标准:水平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时,风管支、吊架的间距应小于4m;水平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400mm时,支、吊架的间距应小于3m。

垂直风管的支、吊架的间距应小于4m,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5、水管道的材料、直径符合设计要求;6、水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和纵、横向的弯曲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管道吊装牢固,位置正确、平直,无明显偏差。

7、水管道固定支、吊架的间距标准: = 1 \* GB3 ①PP-R管:当管径为25mm时,间距小于0.6米;管径为32mm时,间距小于0.7米;管径为40mm时,间距小于0.8米;管径为50mm时,间距小于0.9米。

= 2 \* GB3 ②镀锌管:当管径为20mm时,间距小于2.0米;管径为25mm时,间距小于2.0米;管径为32mm时,间距小于2.5米;管径为40mm时,间距小于3.0米。

8、水管道与水泵、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的连接必须采用弹性接管或软接管(金属或非金属软管),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连接应牢固、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不得有强扭或瘪管现象。

2.2.4 凝水管安装验收的基本标准1、冷凝水管的材料、直径符合设计要求;2、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应大于或等于8‰;3、软管连接部分的长度不宜大于150mm。

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瘪管和强扭现象;4、冷凝水管道固定支、吊架的间距标准:当管径为25mm时,间距小于1米;管径为3 2mm时,间距小于1.2米;管径为40mm时,间距小于1.4米;管径为50mm时,间距小于1.6米。

5、进行通水及存水试验,没有渗漏现象。

9、水机系统进行打压试验,打压工作必须在竣工验收日的24小时之前进行,并保持到竣工验收日。

打压试验的压力标准为: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一般控制在0.7MPa左右;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5MPa。

水压试验应在5℃以上的气温条件下进行,否则应有防冻措施。

10、风口与风道的连接采用直接粘接或软接头连接,连接处必须平整、密封(若因客户装修未完而暂时不能安装风口时,此项检查可放到“收尾复检”时进行)。

2.3.2••系统运行试验验收的基本标准1、系统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噪声不超过产品说明书中的设计指标及国家有关标准;2、末端设备(风机盘管机组、空调箱)温控开关的控制动作应正确,并与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3、系统送、回风畅通,出风口的温度达到设计标准;4、风口的三档风速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偏差小于10%。

2.3.3••冷凝水排放试验验收的基本标准1、冷凝水系统再次进行充水试验,没有渗漏现象;2、冷凝水排放通畅。

四、地暖管线铺设隐蔽工程1、开槽:开槽深度与宽度是否合理:主管双9cm、支管双7cm、误差0.5cm两槽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每槽最多走两个回路2、分水器:安装高度:65cm到排气阀顶部,注意水平•••••••••••维修空间:是否符合要求,左右10cm(最小值)••••••••膨胀螺丝要离墙面留有4cm安装,便于以后粘贴瓷砖3、管路:放管先从分水器向后排,发现瘪管一定更换•••••••管口是否封堵••••••••••过墙孔倒圆角先穿保温后固定4、打孔:分水器背后出管要打斜孔5、试压:缓慢升压至0.6Mpa或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稳压一小时后再检查有无渗漏;确定无渗漏后,将压力再升至0.6Mpa,观察15分钟,压力降≤0.03Mpa为合格;6、自检:系统是否有渗水处、保温接头处是否到位锅炉散热片出墙管是否水平,尺寸是否正确••••••••••泄压管是否预留到位或出墙•••••••••散热片回水管离地面高度是否一致••••••••••散热片位置是否遮挡,成品管路是否完好,分水器成品保护,维修空间是否满足要求五,防水工程1、卫生间、厨房间墙地面应做防水处理,2、管道敷设不得破坏原有防水层,如遇到防水层破坏还必须重。

3、在做防水工程前,其基层表面应平整清洁,不得有空鼓、起沙、开裂、潮湿等缺陷。

4、先做找平,再做防水。

5、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30cm,6、浴室冲淋房和浴缸外应高出地面180cm,7、地板与地砖铺设交接处应设有防水层隔离胶膜。

六,吊顶、隔断龙骨制作工程1、吊顶位置应准确,所有连接件必须拧紧、夹牢。

2、主龙骨间距,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术和安全要求,3、所有连接件必须拧紧、夹牢,主龙骨无明显弯曲,次龙骨连接处无明显错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