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建设课程结项报告书

重点建设课程结项报告书

五、教学科研
1、课题组老师围绕本课程的建设积极发表论文多篇。
2、系级课题《建筑施工技术》应会考试方案改革探索——针对课内实践改革与考试方案改革的探索。
六、师资队伍建设
迄今为止有两位老师考取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书、三位老师考取全国二级建造师证书,三位老师考取全国造价员资格,双师比例达到70%。
七、教学效果
2.课程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1)修订完善了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安排
(2)根据我院生源实际及因材施教的原则,确定了稳定的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精品规划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建筑施工技术》
(3)模块化教学安排,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六大教学模块
(4)收集整理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案64课时32次
二Ο一六年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建筑施工技术
总学时
64
实践
学时
32
课程建设组
(第一人为负责人)
姓名
学位
职称
在课程建设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黄良正
学士
讲师/工程师
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规划与组织实施、网站建设
石凌栋
学士
讲师/工程师
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资料整理修订、主讲教师
肖颖
学士
讲师
理论与实践教学、主讲教师
2015~2016第一学期
14造价1—4班
程和平
学生评价是:施工技术实践性很强,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扎扎实实的知识。我觉得工程测量这门课能与现代知识技术很好的结合,不枯燥,能引起我们学生的兴趣,我们都很喜欢。
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立项原定目标:
将本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各方面水平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课程中处于先进地位,并不断向国内高职院校同类课程的先进水平看齐,努力争取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1、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资源的使用应根据生源、规范、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2、教学资源需要逐步传至网络,并准备开通师生互动在线平台。
3、方案的编制形式要趋向现行规范定稿,编制案列及素材需要进一步收集并多样化,要与现行工程实践统一靠拢。
4、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场所,使工种练习更加丰富、全面。
(1)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设一支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一是通过研究生班和工程硕士的深造,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二是通过脱产或兼职等方式,加强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计划5年内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三是继续开展“建筑施工技术三阶段教学法”等教学研究,每年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都有新的教学研究成果。
5、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交流、沟通,让学生真正能走“理论——实践——理论”这种提升专业技能的通道。
系部评价意见
系部主任签字(盖章):
年月日
专家组评价意见
评价结果(一等、二等、三等、不合格)
组长签字:
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1、理论教学资源建设
(1)模块化教学安排,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六大教学模块
(2)收集整理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案64课时32次
(3)整理编制《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课件
(4)试题库建设——理论考试试题库、施工员考试试题库
二、实训资源建设
1、课内实践项目:施工方案编制
(1)桩基础施工方案编制
(2)砌筑与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编制
陆文杰
学士讲师网站维源自、主讲教师杨苗苗学士
助教
实践教学、主讲教师
程和平
硕士
副教授
实践教学、主讲教师
本课程近2年开课情况
学年学期班级
任课教师
教学效果
2014~2015第一学期
13造价1—4班
黄良正
院督导组成员芮君渭的评价是:能认真备课,严格执行授课计划,课堂秩序良好;能结合公路工程实例授课,学生兴趣高,接受快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重点建设课程结项报告书
推荐系部建筑工程系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类型理论课( )、理论+实践(√)、实践(实训)课( )
课程建设类别重点课程(√)、校企合作课程( )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所属院专业(群)名称建筑工程
立项时间2014年9月
课程负责人黄良正
填表日期2016年5月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
3、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零距离”教学。
以建筑工程施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模块教学和项目教学,构建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该方法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教学节奏清晰,通过“演示”使内容化繁就简、化难为易,生动形象,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训练”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符合本课程以能力为目标的培养要求。
(5)整理编制《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课件
(6)试题库建设——理论考试试题库、课内实践试题库、施工员考试试题库
(7)十大工种录像、施工动漫、现场图片的制作、收集整理
(8)完成师资队伍建设与师德、教风建设
建设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包括教科研成果、教材使用及编写、教师培养、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实践教学以及网络资源建设、课程特色等方面)
(2)安排多批次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实训、实习就业。
3、教学改革的试行
1、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教学相辅相成。
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尺度,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地进行运用能力。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施工、质检、安全等基本知识,能组织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及实施
1、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建立《建筑施工技术》应知(理论)考试试题库和应会(实践)考试试题库。
2、积极进行了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闭卷与开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制定了一套较完整,能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查办法,评分过程科学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地进行试题、试卷和成绩分析,认真进行考试总结。
(2)砌筑工:场地足够80同时分组砌筑施工。
(3) 新购进钢筋弯曲机、调直机、切割机等设备来加强实训硬件条件。
(4) 编制了切实可行并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工程操作实训任务书》、《工种操作实训指导书》。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实训基地的签约挂牌:与江苏安厦、长虹钢结构、武进建安等8家企业建立长期的科研、实践、参观的互动交流关系。
(3)屋面防水施工方案的编制
(4)抹灰施工方案的编制
(5)吊装工程方案的编制
观摩课程收集与制作:
(1)桩基础施工现场观摩
(2)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观摩
(3)防水工程施工观摩
(4)装饰施工观摩
(5)安装工程观摩
2、校内实训:《工程操作实训场地的建设与设备完善。
(1)钢筋工:8个操作台的梁、板钢筋绑扎与制作。
1、专接本课程《建筑施工技术》通过率稳步提高,也得益于专科阶段本课程的学习基础。
2、考试改革,融入方案编制的实践考核内容,结构更加合理,评判更趋公平
3、学生对实践课程兴趣高,积极参与课内实践方案的编写与工种操作的实训环节中,实践课程到课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
4、学生报考测量员、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积极性提高,报考人数逐年增多、通过率逐步提高。
2014~2015第一学期
13管理、市政、监理
技术班
石凌栋
校内同行评价:教学内容丰富,能结合工程实际授课,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能突出重点难点,多媒体课件制作良好。
2015~2016第一学期
14管理、市政、监理
造价
黄良正
校外专家朱洪富评价: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教学内容非常接近工程实际,培养的毕业生深受我们用人单位的欢迎。
(2)紧跟施工技术发展,完善模块化教学大纲,更新实验实训设备,设计出一批贴近生产实际的实验实训项目。
(3)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4)补充、修订和完善“建筑施工技术三阶段教学法”,重视和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网站建设,按照“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计划”,逐步建立较完善的课程网站和网上教学和评价机制。
2、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实践指导教师只在提供实践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把学生推到实践的主体位置。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