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培训
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 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是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社会工作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 发展的。首先是社会变迁产生的诸多社会 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其次是人们采用在 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 应付这些问题,然后是人们不断探究更加 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 结出一些经验。
▪ 即使服务对象没有要求、工作人员也应自 决遵守保密原则
允许披露信息的一些情境
❖ 案主正式授权(通常以书面形式)
❖ 行政和督导;教育和培训的需要;录音录像及准许 他人观察;案例讨论等
❖ 被要求在法庭作证时 ❖ 当案主向法庭起诉社会工作人员时 ❖ 当案主威胁要自杀,而社工不得不泄露案
主的秘密以保护其生命时 ❖ 当案主威胁要伤害其治疗者时
接纳原则的含义
❖ 应尊重案主的基本人格,积极地无条件地 对待案主,尝试去了解案主的真正感受, 并引导案主思考并表达他对自己问题的看 法。
❖ 在行为和态度上接纳案主 ❖ 尊重及接纳案主的观点和决定
“接纳”与“赞同”
❖ 含义不同 ❖ 接纳是一种认识,是接受案主的问题,接
纳其意见,是非判断的。 ❖ 赞同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同意对方的行动。
社会的价值观
❖ 在一个社会里,很难有一套社会各组成部分 都赞同的价值观。多样化是常态。社会的价 值观通常是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出来的。
❖ 但是,对一个分享共同的地理、历史、政治、 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社会来说,若我们发现有 一些独特的价值观取向时,不应感到奇怪。
案主的价值观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体系。 ❖ 案主所秉持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他的态度、
自决原则
社会工作的技巧
❖ 肢体语言 ❖ 倾听 ❖ 记录 ❖ 外展社会工作
❖ 应由求助者对自己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 方法作出决定,即强调求助者的自我决策。
❖ 社会工作者要耐心地培养案主自决的能力
❖ 帮助案主认识自己的问题和需要,分析情况, 鼓励案主自主获得协助,可提一些建议,供其 选择。
❖ 可以告诉案主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协助
案主自决原则的实施条件
❖ 案主的行为不能侵犯另一个人的权利 。 ❖ 案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适合做特殊的决
青少年社会工作
❖
青少年社会工作
陶 宏 开 教 授
老年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领域
❖ 社会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 ❖ 社会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形势简介
❖ 1.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 ❖ 2.曾庆红同志讲话精神
《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决定》
曾庆红: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迎接 十七大召开
❖ 该原则有助于帮助求助者消除恐惧感, 易于接受帮助
案主参与与自决原则
❖ 案主自决原则的含义 ❖ 案主自决的基本条件 ❖ 可能会限制案主自决的行为 ❖ 贯彻该原则的注意事项
案主自决原则的含义
❖ 有自我决定的权利,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负有 抉择的责任。工作者应鼓励案主参与解决问题 的活动,增强其力量,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定。
可能会限制案主自决的行为
❖ 导致犯罪的行为 ❖ 虐待儿童的行为 ❖ 与身份行为相抵触的行为 ❖ 导致丧失从事个人所在专业的工作权利的
不道德的行为。 ❖ 生理和心理缺乏作决定的能力时作出的决
定
贯彻该原则的注意事项
❖ 应让案主清醒地认识到有多种选择可以用来解决 他/她面临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
❖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 义为指导,以科学的 知识为基础,运用科 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 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 “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在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 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 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 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 活动。
如何做到接纳
❖ 平等的关系 ❖ 亲切的态度 ❖ 接纳的障碍
▪ 不能自我接纳。接纳他人的能力反映了接纳 自我的水平
▪ 自我中心,以自我为衡量尺度 ▪ 偏见、偏好。(应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保
持警惕;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开拓视 野,增长知识。)
如何做到接纳
❖ 如果一个年轻人向你透露他曾经吸毒,并 曾犯有抢劫罪,你对他的自我表白会怎样 回应?
❖ 案主而不是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人物。 ❖ 不禁止或限制社会工作者提出意见或建议,供案
主做决定时参考 。 ❖ 在某些工作领域(如监狱、假释、缓刑等),社
会工作者要行使保护社会的功能,仍然可以根据 自己的专业判断给予案主一些自决的权利和机会, 帮助案主实施他们自己选择的方案。
❖ 择业问题 ❖ 婚姻问题
非批判原则
❖ 非批判原则的含义 ❖ 非批判原则的意义
非批判原则的含义
❖ 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行 为,也不要随意作出指责。不能依自己的 立场判断,评论或指责案主的言行
❖ 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对方
非批判原则的意义
❖ 求助者往往将工作人员当作社会的代表, 害怕所暴露的事对自己不利。因此求助 者对工作人员的评价、态度十分敏感。
儿童社会工作
❖ 在一场意外大火中严重烧伤的 10岁女孩林文容,经过手术后 恢复良好,但她已经畸形的面 容令人痛心。由于林文容的父 母长年在外打工,其姐姐、妹 妹也分别在7年之内因意外导 致残疾和伤害,林文容得不到 应有的照料。随着我国城市化 进程的加快,将近1.2亿的农 村人口涌向城市务工,因此数 以千万计的农村儿童远离打工 的父母;一些农村儿童由于缺 乏父母监护和关爱,容易出现 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 会问题,甚至导致人身伤害、 死亡等悲剧的发生。
社会工作的领域
❖ 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 作
❖ 妇女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 /矫治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 工作
❖ 社会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工作/社会管理领域 中的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
❖ 今年11岁的吕钰在附 近的一所学校读三年 级,妹妹吕颖刚满一 周岁,今年春节刚过, 父母便踏上了南下打 工的征途,两姐妹交 给了爷爷奶奶照看。
❖ 机构的价值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与专业的价 值观或案主的价值观相符合。
❖ 任何时候,只要有价值观冲突,社会工作者 就必须要学会谈判并达成妥协。
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
❖ 作为一个人,社会工作者必须承认他们的 价值观体系会渗透到工作中。
❖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恰当地涉入个人的 价值观时应当受到控制的。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 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 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
❖ 个人受到社会的关怀; ❖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 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 ❖ 个人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 个人潜能应得到最大发挥; ❖ 理想的社会应尽其职责与能力,保证社会中每个
社会工作者(师)
❖ 我们把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称为社会工 作人员。在社会工作人员中,那些经过社 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 在特定机构登记注册的人,在其它国家和 地区一般通称为社会工作者,为了与我国 的其它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也可以把社 会工作者称作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人才
❖ 社会工作人才应当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在范围上,创 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是社会工作 人才,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 的,也是社会工作人才。宏大的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应包括这两方面的人才。
感受、想法和行为。 ❖ 有工作成效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能够理解就
价值观而言,人类的多样性源于不同的性 别、种族、阶级、年龄、次文化的影响, 和个人经验的不同。 ❖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认清他们的价值 观,但不应批判案主的价值观。
机构的价值观
❖ 机构的价值观反映在机构的政策声明、行政 管理程序和方案内容之中。
人都有机会解决并预防问题。 ——Bartlett,1970
社会工作的专业原则
❖ 保密原则 ❖ 接纳原则 ❖ 个别化原则 ❖ 非批判原则 ❖ 案主参与与自决原则
保密原则
❖ 什么是保密原则 ❖ 为什么要保密 ❖ 如何做到保密
保密原则的基本含义
▪ 保守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在助人过程中透 露给社会工作者的秘密资料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培训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培训
❖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 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形势简介 ❖ 三、如何做社会工作
什么是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的界定 ❖ 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 ❖ 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的界定
❖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者(师) ❖ 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是一助人自 助的工作。
❖ 爱心摇摆在真相之后
反思
❖ 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 ❖ 源自值观的差异源自于不同的环境背景和个
体的成长经历。 ❖ 不同的职业角色有不同的价值要求。 ❖ 在同一件事情上,如果各方都坚持各自不
同于他人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价值观,事情 将很难解决。 ❖ 在各方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下,才能开展工 作、解决问题。
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社会工作
❖ 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 求。
❖ 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客 观需要。
❖ 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的重要举措。
如何做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 社会工作的技巧 ❖ 案例讨论
社会工作价值观
价值观
知识
技巧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中一切事物的是非、 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