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音乐教案视频【篇一:欢乐颂教案】《欢乐颂》授课对象:六年级授课人:音乐系10级b班谢志棠授课时间:2012课题:《欢乐颂》教学理念:本节课面向六年级全体学生,“音乐思想为核心”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注意到六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思和交往的愿望增强,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需求的不断丰富,使小学生的知识需求量加大,所以我将如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对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歌《欢乐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反抗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意志,了解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伟大而崇高的思想。
2、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声音唱好《欢乐颂》。
3、简单了解《命运交响曲》,和西方的节日与习俗,让学生参与并感受乐曲的思想。
知识目标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出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介绍曲作者贝多芬解决难点:连线处拓展的思维想象力,了解贝多芬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
过程与方法:以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歌曲,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强弱对比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
教材分析:歌曲《欢乐颂》选自花城出版社音乐教材六年级。
是作曲家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歌《欢乐颂》。
教学重点:歌曲的力度处理,合唱的和谐统一,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出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气势磅礴的《第九交响曲》用音乐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这部交响曲集中地表达了贝多芬对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的热烈向往。
贝多芬:十八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一生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其重要作品:《第三交响曲》,也称为《英雄交响曲》作品深刻地刻画出英雄的毅力,英雄的炽热情感和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形象。
《第五交响曲》也称为《命运交响曲》作品激励人们起来和“命运”抗争,同封建势力斗争。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第六交响曲》也称为《田园交响曲》通过对大自然及农村生活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人们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第九交响曲》也称为《合唱交响曲》作品中运用了人声合唱,采用席勒的诗“欢乐颂”表达了“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大家相亲相爱”的主题。
三、欣赏歌曲:《欢乐颂》熟悉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感情。
1、学生欣赏分析歌曲音乐特点:学生归纳:歌曲采用4/4拍子,旋律进行中较多地运用四分音符;歌曲中表现出平稳、自然、饱满的音乐形象。
2、视唱练习,熟悉歌曲旋律:1=g4/4mf 3345|5432|1123|3.22-|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万丈光芒照大地mf3345|5432|1123|2. 11-|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p 2231|23431|23432|1253|3345|你的力量能使我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5432|1123|2.11-|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加入力度变化练习,加入歌词感情练习,体会歌曲处理中感情的起伏变化,歌曲运用演唱力度的变化,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凝聚与逆发。
3、欣赏、比较、总结,齐唱与合唱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演唱相同的曲调。
合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曲调。
歌曲《欢乐颂》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合唱都是采用和谐和声配合。
在演唱中营造一个和谐、壮阔、热情的音乐空间。
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3345|5432|1123|3.22-|1123|321?|1155|1.77-|3345|5432|1123|2.11-|1123|321?|1155|7.11-|课堂总结如今《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甚至有很多作曲家、音乐家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贝九》的成就。
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偏颇的地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都将是永恒的!《欢乐颂》精神也永不泯灭!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时期的变化,为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我们同样需要平等,渴望和平。
音乐史没有国界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来团结友爱的心声,让我们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结束这节课!!(下课)课外延伸补充欣赏《爱的奉献》,《明天会更好》,学生谈对一首歌曲的理解。
【篇二:歌曲《欢乐颂》的教案设计】歌曲《欢乐颂》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和谐美,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
2、引导小学生学会控制音量,能用自然声唱出歌曲的欢乐、轻巧、连贯等不同的变化。
活动重点:引导小学生感受歌曲的和谐美。
二、活动准备:教学图片、欢乐颂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副图片,我们来观看一下(放图片)〈二〉基本部分:2、老师根据图片的内容编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欣赏一遍,(放录音,同时放图片)。
3、你们听完了歌曲,心里感觉怎样?(幼答高兴、欢快、好听)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欢乐颂》。
4、现在我们听着歌曲,让小手跳舞好吗?请小朋友到老师身边来。
(让小学起立,拍手听歌曲,并跟着老师随时走动或转圈),你们听歌曲时听到了什么?(蓝天、白云、太阳、小鸟、小鱼),请小朋友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听歌曲,把听到的做出来好不好?(好)5、请同学们做动作把我们高兴、欢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6、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们到座位上休息休息。
7、我们来做游戏好不好?(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唱”我们先听歌曲是怎样对唱的。
(放图片、录音)歌曲中用一个什么字对唱的?(啦)现在老师唱歌,请小朋友对唱。
(弹琴伴奏)8、现在我们分成两组对唱。
(轮流)9、同学们喜欢唱歌,小动物也喜欢唱歌,你们看是谁来了?谁来告诉老师,小青蛙怎样唱歌、跳舞?(提问个别小学)请小朋友听一听小青蛙怎样唱歌、跳舞?你们想学小青蛙吗?(想)我们戴上小青蛙的头饰一起来唱歌、跳舞。
10、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感觉?(很高兴)谁想把高兴的样子表现出来。
〈三〉结束部分:带领小学生到操场里观看蓝天、白云。
【篇三:高一音乐教学案例《欢乐颂》】教学案例《欢乐颂》【课型】综合欣赏课【教学课时】一课时(50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教学用具】钢琴、音响、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2)激发学生二声部合唱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唱和自身协调能力.(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教材分析】《欢乐颂》选自贝多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终曲合唱.作品以宏伟的构思,气壮山河的力量,颂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和欢乐、神圣的理想世界.《欢乐颂》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有领唱、重唱、合唱,通过多次主题的变奏来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颂扬了和平、友爱的境界。
【教学重点】欣赏与学唱欢乐颂【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聆听两个音乐的片断,思考这两首作品的曲作者是谁.同学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播放《命运》交响曲主题、《献给爱丽丝》片段)三.作曲家、作品介绍1.说说这位音乐家是谁.以及对他的了解.(贝多芬,他被称为“乐圣”,他在青年时期耳朵失聪.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的名字跟莎士比亚、达?芬奇一样家户喻晓. 贝多芬的交响音乐有着英雄史诗般的气质和不揭的动力,三、五、七、九交响曲与辉煌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如大江大河般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
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
(出示贝多芬的图片),有没有听过他的《第九交响曲》?对它有多少了解?给你印象最深的旋律又是什么呢?(它带有些宗教色彩。
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的作品。
听过《欢乐颂》,而且会唱主旋律的部分。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d大调,4/4拍。
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
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
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四.欣赏《欢乐颂》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在聆听感受音乐时,思考里面含有哪几种演唱形式?(播放音乐)领唱、独唱、重唱、合唱。
2.这首曲子是1824年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也是他精神和物质很困苦时所作的不朽之作。
作品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
首演时,他亲自指挥获得成功。
3.学习《欢乐颂》的主题部分。
(播放音乐,并出示歌谱)五.学唱《欢乐颂》1.分出两个声部的同学。
给两分钟时间大家练习自己声部的歌谱。
师:好,先请高声部的同学来唱谱。
2.在钢琴上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的旋律是较熟悉且容易,低声部的同学唱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音5和7的音准。
3.请低声部的同学来唱谱,注意音准和节奏。
(在钢琴上弹奏低声部旋律)4.一起来合唱谱子。
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听另一个声部,并感受整个音乐的效果。
同时,要用高位置演唱,精神饱满。
(钢琴伴奏)(钢琴伴奏)5.老师指挥,学生唱六.创作表演1.把四拍子看成二拍子演唱,缩短时值,使歌曲更具律动性。
2.加上以前学过的声势作伴奏.跺脚、拍脚、捻指、拍手。
一拍做一个动作,声音跟声势动作要一致.3. 一个学生指挥,其他学生唱加上声势动作,老师弹琴六.小结认为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a对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
b体会到了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c会唱《欢乐颂》的低声部。
等)在音乐课上,不仅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得到一种锻炼。
在学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