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增素质,外树形象(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这是我到人社局后召开的最大范围的会议。
自5月20日报到以来的20多天里,我接触了局机关及几个中心的一些同志,和大家见了面;先后到省人社厅、市人社局进行了走访,对我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见面会,又是一次工作会。
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进一步加深印象、增进感情、尽快融合;更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尽快进入状态,鼓足干劲,争取“十二五”开局之年创佳绩。
下面,针对我们下阶段的工作,我讲四点意见:一、讲团结。
团结出干部,团结兴事业,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我认为讲团结要从六个字做起:惜缘,有一句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在座的各位虽然是组织的安排才走到一起来了,但也是百年修来的缘分,应该倍加珍惜。
“风雨路上同行客,兄弟情深万古松”,人的一生,离合聚散,变幻无常,散是一种必然,聚才是一份机缘,这份机缘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自觉,我们系统有近六十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性格、行为方式和生存空间,摩擦碰撞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干部必须自觉树立团队意识,分歧面前求同存异,出现裂痕及时弥补,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不斤斤计较,相互包容,这很重要。
有不同意见当面说,不会后乱说,人后乱议论。
正位,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宽容大度、和衷共济的处事风格,时刻做到对上级服从不盲从、从上不唯上,对同事补台不拆台、谅解不指责,对下级爱护不庇护、支持不纵容,始终保持上下一条心、全局一股绳,对内一条心,对外无杂音,形成讲团结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服务。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我们人力社系统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一支思想觉悟较高、服务意识较强、业务素质过硬、敢打能打硬仗的队伍。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得过且过。
当前行政体制的一大缺陷是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不干活的人比干工作的人过得还要舒坦,不学习的人比爱学习的人活得还要轻松,导致有的干部不做实干家,只当评论员。
还有少数人满足于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是效率低下。
明明当天可以办好的事非要等到明天,有的工作交代了好几天还没完成,非要领导催促才办成。
做工作忙于应付、疲于应付。
有的干部工作敷衍了事,办事拖拉推诿,效能建设八项制度没能有效落实,礼仪规范不执行,待人接物生硬,生、冷、硬现象在局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是作风散漫。
有的干部职工在上班时间上网炒股、玩游戏、串门子、办私事,个别中心窗口甚至成了聊天室、新闻发布中心;有的组织纪律性不强,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工作时间观念淡薄,甚至存在白天不上班、晚上来喝茶的怪事;有的干部喜欢评头论足,散布小道消息,热衷于拉关系、走路子,只琢磨人,不琢磨事。
四是趋利避害。
有的讲待遇、讲福利津津乐道,讲工作不知所云,分配具体任务则拈轻怕重,最好是一项都不要落到自己头上;不是本部门、本股室的事能拖则拖,工作交叉的能推则推,怕担责任,团队意识不强,一旦出了差错则相互埋怨,推卸责任。
以上问题也许我来的时间不长,了解不深,存在问题说得比较多,比较重,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
这些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人社系统的整体形象。
古人言“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意思是说只要实实在地行动,即使自己不说话,也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我们作为关乎民生、体察民情、为民办事的重要职能部门,涉及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千家万户的关注,受到各类媒体的关注,我认为“行之以躬”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强化效能建设以改进工作作风为前提:一要在做表率上用心,我们局机关11个人,副科以上有7个,各中心的正、副主任占比也很高,如果都能自觉地发挥作用,我们的工作肯定会干得更好一些。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既要带领干,又要带头干,要率先垂范,做团结协作的表率。
二要在强化意识上用劲,要强化我们的公仆意识、群众意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在工作节奏上做到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来我们单位办事的人都属较弱势的群体,他们不是身体上有疾病,就是心里有苦衷,因而,我们要学会耐住性子倾听他们的诉说,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答疑问。
我历来主张做事“换位思考”,请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一下。
三要在抓落实上用力,进一步抓好效能建设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盯紧盯牢具体工作,扑下身子,着力解决具体问题,千方百计把服务民生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要在求实效上用功,要重视调查研究,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要牢固树立劳动保障工作“一盘棋”的观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要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各中心等窗口单位要公开办事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想方设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以政务公开为基础:一要因地制宜,狠抓政务公开的载体建设,以最简捷的方式让群众了解政务公开的内容。
会后请各中心排查一下公开栏、办事程序图、投诉箱等公开设施,及时补缺补漏;二要畅通渠道。
每个中心的投诉箱要悬挂在显眼处,要公开投诉电话,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三要监督评价。
要通过召开党风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发放政务公开测评表等形收集吸纳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一要落实考勤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泰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勤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做到上班有签到、请假有手续、公差明去向。
局里将不定期督查并通报,对违规人员的将按视情节轻重按《通知》中的奖惩办法予以处理。
二要规范请示汇报制度。
请示汇报,一般情况下依照程序进行,严禁越级:即各中心工作人员向本中心主任,中心主任向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请示、汇报。
各中心主任每月向分管领导至少书面汇报一次工作(汇报内容,主要是自己担负的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完成情况,外出参加会议情况及会议精神,本中心工作目标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本中心及全局性工作的看法与建议,以及认为应当汇报的其他内容),分管领导将各中心情况每月向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进行通报。
每季度末下月初的10日前,各部门、各中心要写出本季度工作目标完成概况;半年度写出工作总结,由办公室汇总后,形成交流材料,提交给局班子成员。
三要强化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即效能建设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否定报备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评制等八项制度。
继续下大力气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的问题,通过量化工作任务,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
四要严格财务制度,严禁私设小金库,认真遵守财经纪律,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节约支出,勤俭办事。
实行财务管理报告制度,各中心财务人员每月10日前必须将中心财务报表(一式两份)呈送分管局长和局长,各中心主任每季度向局班子汇报一次。
(二)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开展创先争优。
注重活动创新,宏观上来讲,我们现在进行的各项工作都可以成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
要把“创先争优”活动的主基调定位在创新中求发展上。
抓住重点环节,注意运用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方式。
做到“有诺必践”,靠实干取信于民。
发动全员参与,全局党员要真正做到“五带头”,各个中心的“党员示范岗”要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每一位同志都要积极参与活动,在本职岗位上争一流、创一流,树立一流形象,干出一流业绩。
全面深化“民评政风行风”。
围绕我们的中心工作,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及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四个不让”行为准则,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以转变作风、促进发展为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全员参与创建“星级优质服务窗口”。
一要规范业务管理,提高办事能力。
在规范业务工作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科室职责和分工;明确各职级的职责权限。
二要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能。
办公用品必须摆放有序、杂物不外露,服务标牌放置统一,室内环境干净整洁。
各窗口工作人员上岗时除了必须做到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举止端正,仪容庄重,女职工淡妆上岗外,还应遵循以下规范:“十不”:不迟到早退、不得擅自串岗、不脱岗、不离岗、不准打麻将、不准玩电脑游戏、不准炒股票、不能网上聊天、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与其他人员闲聊。
“三热情”:热情接待、热情服务、热情解释;“四不让”:不让群众久等、不让群众为难、不让群众受气、不让群众反复跑;“五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进门请坐、一句问候暖心、一份真诚办事、一声再见相送。
(三)以检查评比为保障,优化服务质量。
一是及时督查,我们将成立督查小组,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告诫纠正和处置,并与年度工作目标和公务员(工作人员)考核挂钩,落实效能责任追究。
二是强化考评。
要将干部日常工作情况和年终绩效考评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重政绩,重公论的干部路线,增加干部考核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采取公开投票的方式,让每一个干部为大家画像,让大家为每一位干部画像。
通过民主测评,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有舞台;让会干事、干成事的红起来!三、重在宣传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下什么是宣传?百度百科中说:宣传具有激励、鼓舞、劝服、引导、批判等多种功能,其基本功能是劝服。
即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阐明某种观点,使人们相信并跟着行动。
为什么要宣传?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这个观念已经落伍了。
大家只要有看电视,就会看到很多名酒在那使劲吆喝,这说明酒香也怕巷子深。
赵树理在《孟祥英翻身》里写道:“要自己不宣传,外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媳妇。
”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事,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保试点、社保卡发行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业绩,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领导、群众都不知道。
此外,由于宣传的缺位,我们社保扩面工作也是举步维艰,很多群众把我们和那些商业性保险公司混为一体。
俗语讲: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会哭就是会宣传;有奶吃就是能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受益者的拥护。
当前,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各种媒体纷纷聚焦我们工作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在全行业内外大力营造关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障事业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我们系统的社会形象。
那么如何做好我们今年的宣传工作呢?我认为必须要“突出一个重点、抓好两个专题、强化三个保障。
”突出一个重点,即正面宣传。
一要宣传典型,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落实“三创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加大政策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深度和强度,深入挖掘一批事迹过硬、群众称赞、经得起群众检验和历史考验的先进典型,比如,我们前年推荐的四个市级创业标兵,其中既有白手起家的先锋,也有下岗创业的典型;此外农民工转移培训的鲜活事例、解决困难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好经验、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先进单位与个人,等等,通过挖掘、培养和宣传,树立劳动保障部门良好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