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的光学性质和光材料分析
激子吸收 除了基础吸收以外,还有一类吸收, 其能量低于能隙宽度,它对应于电子 由价带向稍低于导带底处的的能级的 跃迁有关。这些能级可以看作是一些 电子 - 空穴(或叫做激子, excition ) 的激发能级。
导带
激子能级 能隙(禁带)
价带
缺陷存在时晶体的光吸收 晶体的缺陷有本征的,如填隙原子和空位,也有非本征的,如 替代杂质等。这些缺陷的能级定于在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之中。当 材料受到光照时,受主缺陷能级接受价带迁移来的电子,而施主能级 上的电子可以向导带迁移,这样就使原本不能发生基础吸收的物质由 于缺陷存在而发生光吸收。 C→V过程 在高温下发生的电 子由价带向导带的跃迁。 E→V过程 这是激子衰变过程。 这种过程只发生在高纯半导体和低 电子泵抽运造成 的电子-空穴对 温下,这时 KT 不大于激子的结合 能。可能存在两种明确的衰变过程: V 自由激子的衰变和束缚在杂质上的 激子的衰变。
C E D
电子泵抽运造成 的电子-空穴对
C
C
DD
DA A V V V V V
D→A过程
如果同一半导体材料中,施主和受主杂质同时存在,
那么可能发生中性施主杂质给出一个电子跃迁到受主杂质上的过程, 这就是D→A过程.。发生跃迁后,施主和受主杂质都电离了,它们之间 的结合能为: Eb= - e2/4πεKr 该过程的能量为:Eg—ED—EA—Eb。
固体的光性质和光功能材料
固体的光性质,从本质上讲,就是固体和电磁波的相 互作用,这涉及晶体对光辐射的反射和吸收,晶体在光作用 下的发光,光在晶体中的传播和作用以及光电作用、光磁作 用等。基于这些性质,可以开发出光学晶体材料、光电材料、 发光材料、激光材料以及各种光功能转化材料等。
1 固体对光的吸收与光电转换材料 1.1 固体光吸收的本质
基础吸收或固有吸收 固体中电子的 能带结构,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如 图1.1所示,其中价带相当于阴离子的价电 子层,完全被电子填满。导带和价带之间 存在一定宽度的能隙(禁带),在能隙中 不能存在电子的能级。这样,在固体受到 光辐射时,如果辐射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 电子由价带跃迁至导带,那么晶体就不会 激发,也不会发生对光的吸收。
C E D C C
DD
DA A
V
V
V
V
D→V过程
这一过程中,松弛的束缚在中性杂质上的电子和一个价
带中的空穴复合,相应跃迁能量是 Eg—ED。例如对GaAs来说,低温下的 Eg 为 1.1592ev , 许 多 杂 质 的 ED 为 0.006ev , 所 以 D→V 跃 迁 应 发 生 在 1.5132ev处。因此,发光光谱中在1.5132ev处出现的谱线应归属于这种跃 迁。具有较大的理化能的施主杂质所发生的 D→V跃迁应当低于能隙很多, 这就是深施主杂质跃迁DD→V过程。
导带
能隙 (禁带)
价带
例如,离子晶体的能隙宽度一般为几个电子伏,相当 于紫外光的能量。因此,纯净的理想离子晶体对可见光
以至红外区的光辐射,都不会发生光吸收,都是透明的。 碱金属卤化物晶体对电磁波透明的波长可以由~25μm到 250nm,相当于0.05~5ev的能量。当有足够强的辐射(如 紫光)照射离子晶体时,价带中的电子就有可能被激发 跨过能隙,进入导带,这样就发生了光吸收。这种与电 子由价带到导带的跃迁相关的光吸收,称作基础吸收或 固有吸收。例如,CaF2的基础吸收带在200nm(约6ev)附 近,NaCl的基础吸收约为8ev,Al2O3的基础吸收约在9ev。
C E D
电子泵抽运造成 的电子-空穴对
C
C
DD
DA A V V V V V
C→A过程 本征半导体导带中的一个电子落在受主杂质原子上, 并使受主杂质原子电离化,这个过程的能量为Eg—EA。例如对GaAs来 说,许多受主杂质的 EA为 0.03ev,所以 C→A过程应发生在 1.49ev处。 实际上,在GaAs的发光光谱中,已观察到1.49ev处的弱发光谱线,它 应当归属于自由电子-中性受主杂质跃迁。导带电子向深受主杂质上的 跃迁,其能量小于能隙很多,这就是深受主杂质跃迁C→DA过程。
C E D
电子泵抽运造成 的电子-空穴对
C
C
DD
DA A V V V V V
1.2 无机离子固体的光吸收 无机离子固体的禁带宽度较大,一般为几个电子伏特,相当于紫外 光区的能量。因此,当可见光以至红外光辐照晶体时,如此的能量不足以 使其电子越过能隙,由价带跃迁至导带。所以,晶体不会被激发,也不会 发生光的吸收,晶体都是透明的。而当紫外光辐照晶体时,就会发生光的 吸收,晶体变得不透明。禁带宽度Eg和吸收波长λ的关系为 Eg = hν= hc/λ 1.2 λ = hc/ Eg 1.3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 J· s,c为光速。
然而,在无机离子晶体中引入杂质离子后,杂质缺陷能级和价带能 级之间会发生电子-空穴复合过程,其相应的能量就会小于间带宽度Eg, 往往落在可见光区,结果发生固体的光吸收。 例如,Al2O3晶体中Al3+和O2-离子以静电引力作用,按照六方密堆方 式结合在一起, Al3+和 O2-离子的基态能级为填满电子的的封闭电子壳层, 其能隙为9ev,它不可能吸收可见光,所以是透明的。
如果在其中掺入0.1%的Cr3+时,晶体呈粉红色,掺入1%的Cr3+时, 晶体呈深红色,此即红宝石,可以吸收可见光,并发出荧光。这是由 于掺入的Cr3+离子具有填满电子的壳层,在Al2O3晶体中造成了一部分 较低的激发态能级,可以吸收可见光。实际上,该材料就是典型的激 光材料。
图4
离子晶体的各种吸收光谱示意
1.3 半导体的光吸收和光导电现象
1.本征半导体的光吸收 本征半导体的电子能带结构与绝缘体类似,全部电子充填在价带, 且为全满,而导带中没有电子,只是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较小,约 为1ev。在极低温度下,电子全部处在价带中,不会沿任何方向运动, 是绝缘体,其光学性质也和前述的绝缘体一样。当温度升高,一些电 子可能获得充分的能量而跨过能隙,跃迁到原本空的导带中。这时价 带中出现空能级,导带中出现电子,如果外加电场就会产生导电现象。 因此,室温下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决定材料的性质。本征半导体的 光吸收和发光,一般说来都源于电子跨越能隙的跃迁,即直接跃迁。 价带中的电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或近红外光可以相互脱离而自行 漂移,并参与导电,即产生所谓光导电现象。当导带中的一个电子与 价带中的一个空穴复合时,就会发射出可见光的光子,这就是所谓光 致发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