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流坝乡金台村陈剑(20XX年9月30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改善。
我们作为一个全国贫困县的贫困乡,加快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保障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
当前,惠民政策资金的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坚决、迅速、全面的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人群当中,是摆在乡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近期,按照南委组干[20XX]102号文件要求,我于10月23日至10月28日全面系统学习了20XX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涉及十七个方面的强农惠农政策,并深入村社、农户走访调查,现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调查现状调查期间,走访了84户农户257人,100%的农户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度优越、政策好,对老百姓关心,特别是农村税费的免交,认为这一伟大创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办到,其它任何朝代、任何党派都是做不到的。
从近年农村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带给农民实惠效应之大。
通过调查了解到:一是农民群众对惠民政策项目的知晓率参差不齐,即粮食直补政策的了解率达到100%,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了解率达99%,对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了解率达80%,其余的均达70%左右。
二是对惠民政策的补助标准不够明白,其原因在于年老农户文化低、记忆力差,项目名称记不全,对其补贴标准更是一知半解;部分群众认为不涉及自己利益,漠不关心,个别群众享受的惠民政策,由村社干部全程代理,补助资金到了卡、甚者将钱用了,还不知道是什么钱?三是党委、政府和村社对惠民政策的宣传到位、落实到位,一律以“一卡通”方式发放到位,无优亲厚友、挤占挪用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传统落后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意识严重。
表现在发放各类救灾救济物资和兑现农作物良种补贴时,部分群众不顾政策原则,要求按实有人口或土地人口平均分配,否则个别群众牢骚满腹,认为是干部吃了或优亲厚友了…。
二是个别群众时时处处想钻政策空子,多次到乡找政府领导,要求享受×××政策,并造成非上访行为。
如在去年享受低保的一社村民岳某,今年因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村支两委集体讨论决定给予取消,然而他本人认为:既然去年集体决定他享受了,今年就不应该取消,而多次找村社干部“麻烦”;又如七社村民岳某,自己有父母和老婆、子女,因为自己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就多次要求乡、村给予纳入农村五保供养。
三是惠民政策的强农作用未充分发挥。
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实施五年了,特别是作为我们山区,未能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部分群众习惯性认为,我有那么多土地,不管土地是荒芜还是租给别人耕种,每年政府就该给我那么多钱,没领会到国家制定该政策的真正用意。
四是惠民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真正用到最需要、最值得帮扶的群众中。
如二社男性村民林某,年龄不足30岁,身体健康,但好吃懒做,一家人守着两个人的土地,没耕种一点,全部无偿让别人耕种,自己成天睡懒觉、打麻将、斗地主,靠着粮食直补金和微薄的农村低保金,一天吃一顿饭,有时饿得偏偏倒倒,也不去种庄稼和打工挣钱,开始周边群众看见可怜,就给点粮食或饭吃,由于其素质低、别人对他的同情根本不领情,后来没人帮助他,村支主任实在不仍自己的村民发生饿死现象,于是出面协调到石膏厂上班,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个月工资没有领就输完了,截止目前他仍然成天游手好闲,在当地影响也极坏,这样的人该不该享受惠民政策?五是个别村社干部的素质低,对惠民政策的认识不清、理解不透,造成群众办事走弯路、或错失良机。
三、启示与建议1、深化思想认识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前提。
落实惠民政策,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
惠民政策能否全面、准确地落实到群众手里,既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更是宗旨观念的集中体现。
从流坝乡金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乡穷民穷,发展滞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有许多迫在眉睫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来加以解决。
这些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无法维护公平正义,也就无从实现科学发展。
如果没有政策,无法给群众在政策之外办更多的实事,是客观条件和能力所限;但有了政策,而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政策落实,甚至借政策谋取私利、与民争利,势必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把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利益,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当作第一追求,把为群众谋福祉当作为人做官的第一目标,真正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高度,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加强学习宣传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基础。
惠民政策落实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究其原因,许多就是因为干部和群众对惠民政策认识不清、理解不够。
特别是乡村干部,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果自身对政策理解和把握的不准,那么很难保证在执行过程中不出偏差。
群众作为直接受益者,如果不了解、不懂得政策,就会“不患贫而患不均”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矛盾和上访。
因此,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干部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政策舆论环境,是确保惠民政策落实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干部要切实加强对惠民政策的学习,在吃透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开展集中宣讲、专题辅导等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多的了解政策,真正把政策宣传的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使各项惠民政策成为群众加快发展的动力,使法律法规成为群众的行为准则。
3、规范执行程序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抓手。
程序,最大的作用是将行政过程纳入确定的轨道,使行政运作保持理性并适度,同时,也使民众能够建立起对行政过程的合理预期和适当监督,从而达到限制恣意、规制权力、保障权利的目的。
过去在惠民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的问题,虽然使群众享受到了实惠,但由于执行程序的欠缺和不完善,政策的作用和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甚至出现执行政策走样。
要把规范程序作为落实好惠民政策的有力抓手,具体到落实过程中,就是将申请、调查、评议、公示、审批、建档等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格式化,并严格按步骤执行。
通过规范程序,以这种“看得见的方式”把惠民政策落实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
4、突出公开公示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关键。
惠民政策,目的在于“惠民”,就是让群众政策性增收,改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项好的政策,如果落实过程中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群众往往对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性产生怀疑,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对受惠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对落实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是落实惠民政策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检验工作做的实不实、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重要依据,更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赋予村民惠民政策知情权。
通过公开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及时公开各项惠民政策及落实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要严格落实民主评议,让群众充分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使惠民政策落实工作得到更广泛的民意认同和支持。
要更进一步加大公开、公示力度,严格采取县、乡、村自下而上的联动方式,定期篇二:关于全市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全市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重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调研组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由过去农民向国家提供积累,转为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烈欢迎。
如何把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支撑作用,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市人大农委于20XX年6月下旬对我市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由常委会副主任郑洪任组长,市人大农委组成人员和自选此调研课题的市人大代表参加。
在听取市级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后,分成三个调研小组,赴涪陵、北碚、合川、潼南、梁平、云阳、石柱等7个区县(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
期间,调研组听取了区县(自治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乡镇、村社干部、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群众进行座谈,并深入到农户、市场、园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向农民群众开展问卷调查。
调研组还委托万州、黔江、九龙坡、南岸、万盛、江津、开县、奉节、巫山等9个区县开展了属地调研。
一、惠农政策落实的基本情况(一)惠农政策主要项目、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市实施的惠农政策涉及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社保、计生、移民、扶贫、民政、教育、文化、国土、商贸、企业、农机、工商、税收、就业等,项目内容达131项(详见附表)。
大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类:包括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柑橘种苗补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市级专项补贴等。
二是社会保障类: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农村客运保险、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农户住房保险补贴等。
三是救灾救助类:包括灾民生活救助、“雨露”计划、困难学生资助等。
四是设施建设类:包括农村公路建设补贴、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补贴、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补贴、农网改造工程补贴、农村敬老院建设补贴、农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补贴、农村电影放映惠民工程补贴、广播电视“村村通”补贴、村文化室建设工程补贴、异地扶贫移民补贴等。
五是特定群体类:包括计生补贴、移民补贴、退伍军人补贴、农村低保及五保补贴、农村优抚救济等。
六是商贸流通类:包括“家电下乡”中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电饭煲、洗衣机、汽车、摩托车、热水器、电脑等指定家电品种的补贴,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财政贴息等。
七是工商税收类:包括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免收登记费、农村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除工商行政管理各项收费,以及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等涉及农业生产、流通、经营的税费等。
(二)落实惠农政策所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领导根据中央的部署,进一步提高对三农问题和确保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起市、区县(自治县)、乡镇三级惠农直补资金、政策落实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