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

测量学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高程测量 (1)第三章角度测量 (4)第四章距离丈量 (7)第五章光电测距 (7)第六章直线定向和方位角的测量 (8)第七章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 (9)第八章大比例尺测图控制测量 (10)第九章地形测量 (12)第一章绪论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2.什么是水准面?什么是大地水准面?3.什么是大地体?参考椭球体与大地体有什么区别?4.确定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哪两种坐标系?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5.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假定高程?什么是高差?6.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7.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8.为什么测量工作的实质都是测量点位的工作?9.如何确定地面点的位置?10.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第二章高程测量1.高程测量的目的是什么?2.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一般的说,何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最高?3.什么叫水准点?它有什么作用?4.我国的高程系统采用什么作为起算基准面?5.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6.什么叫后视点、后视读数?什么叫前视点、前视读数?高差的正负号是怎样确定的?7.什么叫转点?转点的作用是什么?8.微倾水准仪的构造有哪几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其作用如何?9.什么叫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10.什么叫水准管轴?什么叫视准轴?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有什么关系?当气泡居中时,水准管轴在什么位置上?11.什么叫水准管分划值?它的大小与整平仪器的精度有什么关系?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12.在进行水准测量时,观测者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13.在一个测站上的水准记录、计算及检验工作应如何进行?14.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中,其闭合差如何计算?当闭合差不超过规定要求时,应如何进行分配?15.已知水准点1的高程微471.251米,由水准点1到水准点2的施测过程及读数入下图所示,试填写记录表格并计算水准点2的高程。

16.已知水准点5的高程为531.272米,四次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试求1、2、3、4点的高程。

17.由下表列出水准点A到水准点B的水准测量观测成果,试计算高差、高程并作较核计算,绘图表示其地面起伏变化。

18.计算并调整下列铁路符合水准成果。

已知水准点14到水准点15的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为3.2公里。

19.计算并调整下图表示的某铁路闭合水准成果,并求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已知水准点19的高程为50.330米,闭合水准线路的总长为5.0公里。

20.要求在铁路基本水准点BM1与BM2间增设3个临时水准点,已知BM1点的高程为1214.216米,BM2点的高程为1222.450米,测得各项已知数据如下:试问:(1)该铁路附合水准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2)若附合精度要求,调整其闭合差,并求出各临时水准点的正确高程。

21.某测区布设一条四等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BM0的高程为500.310米,各测段的高差(米)及单程水准路线长度(公里)如图所示,试计算1、2、3三个待定水准点的高程。

22.A、B两点相距60米,水准仪置于等间距处时,得A点尺读数a=1.33米,B点尺读数b=0.806米,将仪器移至AB 的延长线C 点时,得A 点的尺读数1.944米,B 尺读数1.438米,已知BC =30米,试问该仪器的i 角为多少?若在C 点校正其i 角,问A 点尺的正确读数应为多少?23. 用木桩法检验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时,当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时,测得的高差h ab =-0.4222米。

而仪器搬到前视点B 附近时,后视读数a=1.023米,前视读数b=1.420米,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与视准轴?若不平行,这时水准仪仍在B 点不动,应怎样进行水准管轴平行与视准轴的校正?24. 当i 角≤20″,其前后视距差最大为50米时,由此而产生的测站高差误差的最大值为多少? 25. 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26. 什么角高差闭合差和允许闭合差?铁路(普通)水准测量的允许闭合差为多少? 27. 为什么支水准路线必须要实行往返测?28. 水准仪各轴线应满足哪些理想关系?其中哪个是主要的?为什么? 29. 符合水准器有什么优点?气泡端的影像符合表示什么?30. 影响水准测量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减其影响?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自动安平的原理是什么?试述这类仪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

第三章角度测量1. 什么是水平角?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时,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2. 经纬仪的构造有哪几个主要部分,它们各起什么作用?3. 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微动螺旋?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它?4.说明测回法及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

5. 测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什么?设要测出ABC ∠(设为90°)因对中有误差,在CB 的延长线上偏离B 点10毫米,即仪器中心在B ’点,问因对中而引起的角误差有多大?6. 整平的目的是什么?整平的操作方法如何?7. 测ABC ∠时,没有照准C 点标杆的底部而瞄准标杆顶部,设标杆顶端偏离BC 线15毫米,问因目标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有多大?8.什么叫竖直角?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的步骤如何?9. 竖盘指标水准管起什么作用?盘左、盘右测得的竖直角不一样,说明什么?10. 根据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检验这些条件是否满足?怎么进行校正?其检验校正的次序是否可以变动?为什么?11. 经纬仪测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角度,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 12. 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13. 下图中(a )、(b )是两种J 6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窗,(c)、(d)、(e)是三种J 2级仪器的水平读数窗,请分别写出图中的读数并说明其读数方法。

15.在做经纬仪竖盘指标差检验校正时,若用全圆顺时针注记的威而特T1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瞄准同一目标,得盘左竖盘读数为75°24.3′,盘右竖盘读数为284°38.5′,问此时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是否为90°,如不满足此条件,怎样校正指标水准管?16.设已测得从经纬仪中心到铁塔中心的距离为45.20米,塔顶的仰角为22.51′,塔底中心俯角为1°30′,求铁塔高H。

17.DJ6级经纬仪上的复测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欲使瞄准某目标A水平读数为0°00′00″,应如何操作?18.如何找出竖盘读数与竖直角间的计算关系?19.用J2级经纬仪做方向观测,其观测资料如下,试计算各方向值。

20.注:该仪器具有竖盘指标水准管,其竖盘为全圆顺时针注记。

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指标指在90°附近。

21.对某经纬仪检验得知:在盘左时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为C=+15″,若用该仪器观测一竖直角为+10°的目标A,则读数中含有多大的误差?如果不考虑其他误差的影响,用测回法观测目标A时,其半测回间方向读数差为多少?22.用经纬仪对目标1、2进行观测,盘左、盘右时水平读数分别为:L 1=0°02′20″,R 1=180°02′36″,L 2=62°23′23″,R 2=242°23′53″,1、2目标的竖直角分别为0°00′00″和30°30′42″,求该仪器的视准轴误差C 及横轴误差i 0。

23.在检验视准轴与横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目标与仪器大致同高?而检验横轴与竖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瞄准目标的仰角超过30°?24.如果经纬仪的照准部水准管与仪器的竖轴不垂直,在不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如何整平仪器?为什么?第四章 距离丈量1. 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2. 为什么要对钢尺进行检定?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检定?3. 试述尺长方程)(20t t l l l l t -+∆+=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尺长改正数的正负号表示什么?4. 精密量距与一般方法量距有什么不同?5. 下列情况对钢尺量距有何影响: (1) 钢尺比标准尺短 (2) 定线偏差 (3) 钢尺不水平 (4) 拉力忽大忽小(5) 温度比钢尺验定时低 (6) 锤球落点不准。

6. 用花杆目估定线时,在距离为30米处花杆中心偏离直线方向为0.30米,问由此产生多大的误差?7. 上题中,若采用30米钢尺量距时,钢尺两端高差为0.30米,问由此产生多大的误差?8. 将一把30米的钢尺与标准尺比长,得知该钢尺比标准尺长7.0毫米,已知标准尺的尺长方程为:)C 20(301025.10052.0305 -⨯⨯⨯++=-t l t ,比长时的温度为10℃,拉力为10kg ,求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9. 有一钢尺检定厂,两标志间的名义长度为120米,用精密测距得的实际长度为119.9648米,现在将一把30米钢尺在此做检定,量得两标志间的平距为120.0253米,检定时的温度为26℃,拉力为10kg ,求该钢尺在检定温度取为时的尺长方程。

10. 有一钢尺,其尺长方程式为:)C 20(301025.1010.0305-⨯⨯⨯+-=-t l t ,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沿5°30′的斜坡地面量得的名义距离为400.354米,丈量时的平均气温为6℃,求实际平距为多少? 11. 有一把20米的钢尺,在温度为20℃时的检定为20.009米,今用该钢尺在32℃的气温下,量得一段名义距离为175.460米,求该段距离的实际长度(α=1.25³10-5/1℃)。

12. 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第五章光电测距1. 简述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

写出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2.影响光电测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主要的有哪几项?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测距精度?3.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事先应进行哪些项目的检验?4.用相位式光电测距时,在成果计算时,要加入哪些改正?写出其改正公式。

5.影响光电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其测量精度?6.用DI-3光电测距仪测得某边的显示斜距平均值为246.374米,竖盘读数为272°53′17″(盘右),87°07′13″(盘左)、气温为29.5℃,气压为706毫米Hg柱,该仪器各项改正数经检测为:加常数=+3毫米,乘常数=-4³10-6D。

周期误差为振幅为A=2.2毫米,补相角φ0为76°45′,该仪器精测尺尺长为20米,试求该边的水平距离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