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概况一、沈阳的地理环境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中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5.7万人,比上年增长0.35%。
下辖9区、4县(市),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
区位优势明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网密集,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
与周边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七城市构成的沈阳经济区,资源丰富、经济互补,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对外交往活跃,已同18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与12个国家的1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超过60个,美国通用、德国宝马、法国米其林等8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沈阳设立企业152家。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
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
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
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
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沈阳的交通现状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中心,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
沈阳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往全国各地,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南京、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航空枢纽,航线连接着50余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30余个城市。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复合型门户枢纽航空港。
桃仙机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沈阳都市圈(抚顺、铁岭、本溪、辽阳、鞍山、营口、阜新)的中心,为八市共用机场,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现为4E级国家一级干线机场,未来将扩建成为4F级民用机场。
桃仙国际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飞往全国各大城市,还是中国东北地区联系各国的窗口,有飞往香港、台北、澳门、台中、东京、平壤、首尔、清州、大邱、釜山、大阪、札幌、福冈、济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新加坡、曼谷、巴黎、吉隆坡、名古屋、温哥华、墨尔本、慕尼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普吉岛、木浦等地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至2015年,将重点开发沈阳至亚太地区、欧美地区的国际航线,计划开出沈阳至芝加哥、旧金山、奥克兰、罗马等地的国际航线。
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铁路枢纽。
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沈吉铁路、沈丹铁路、沈山铁路、苏抚支线和哈大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
沈阳站、沈阳北站、苏家屯站、沈阳南站(在建)为沈阳的主要火车站,其他还有皇姑屯站、沈阳西站、沈阳东站、京沈高铁新北站(规划)等。
其中沈阳站、苏家屯站和沈阳西站为三个铁路特等站,沈阳站是东北客运规模最大的火车站。
2015年投入使用的沈阳南站是哈大、京沈、沈丹高铁的交汇点,随着配套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等因素,届时将成为东北第一大火车站。
以沈阳为中心已建成了沈大高速、京沈高速、沈哈高速、沈吉高速、沈丹高速、沈彰高速、沈康高速、沈阳绕城高速及辽宁中部环线高速等高速公路。
市区营运的公交线路在391条左右,运营车辆5839台。
三、沈阳人口概况与经济建设2010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标志着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组成沈阳经济区。
8大城市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使沈阳对周边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2012年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在全球200个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中,沈阳名列第10,为排名前10的4个中国城市之一。
中国上海的发展速度名列全球第一。
(该报告以人均收入和就业率的增长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沈阳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以期进一步提升沈阳在国家城市中的地位。
到2020年,沈阳市常住户籍人口将达到10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到2030年,常住户籍人口达到12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90%,同时将全面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的东北亚最重要城市的目标。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15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709.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113.8亿元,增长7.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6850元,增长8.2%。
到2013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及网点1371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576.6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4821.6亿元,增长10.4%;本外币贷款余额9128.7亿元,比年初增长13.0%。
全市证券营业部76个。
全年证券交易额12698.3亿元,比上年增长46.0%。
其中,股票交易额7999.3亿元,增长34.7%;基金交易额337.1亿元,增长49.5%。
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290余家。
全年保费收入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其中,国内财产险保费收入56亿元,增长16.5%;人身险保费收入89.8亿元,下降2.7%。
全年赔付及给付支出58.8亿元,增长26.7%,其中国内财产险赔款支出31.7亿元,增长30.6%;人身险赔付金额26.3亿元,增长23.2%;农业险赔款支出0.8亿元。
四、沈阳的行政区域划分沈阳共辖9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3个县。
(一)和平区:和平区位于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市的中心区域,东以青年大街、三经街与沈河区交界;西以沈大线铁路与铁西区交界;北以沈山线铁路与皇姑区交界;南跨浑河与东陵区浑河站东街道相连。
区域面积61.06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89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满、蒙、朝鲜、锡伯等29个民族,户籍人口约64.6万人。
和平区是东三省及沈阳市政治机构相对集中的核心区,区域内驻有中共辽宁省委、沈阳军区司令部、联勤部及美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驻沈总领事馆。
东北电业、邮政、铁路等行业枢纽以及辽宁和沈阳的电台、电视台、沈阳日报集团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坐落在和平区。
和平区辖浑河湾街道、新华街道、西塔街道、八经街道、马路湾街道、集贤街道、南湖街道、长白街道、太原街街道、北市场街道、南市场街道、沈水湾街道、浑河站西街道13个街道。
和平区位于沈阳市的中心区域,东以青年大街、三经街与沈河区交界;西以沈大线铁路与铁西区交界;北以沈山线铁路与皇姑区交界;南跨浑河与东陵区浑河站乡相连.高楼林立的文化路、中华路横穿全区;绿树成荫的和平大街、胜利大街纵贯南北;一座座立交桥如蝴蝶展翅,通过大二环与周围高速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和平区是繁荣的现代商贸区。
和平区具有近百年的商业发展历史,是东北地区的商贸中心、生产要素配置中心和总部企业中心,辐射辽沈中部城市群。
全国十大商业街区之一的太原商业街闻名遐迩,西塔朝鲜风情商贸区和北市传统民俗商业区等商业街区各具魅力,汇聚了中兴商业大厦、沈阳五洲商业广场、新世界百货、欧亚联营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全区有各类大型专业市场18个,总部企业400余户,外商投资企业300余家。
区内还驻有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等80多家银行及省、市信托、保险、证券等60多家金融机构。
沈阳市主要的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如万豪、洲际、喜来登、新世界等都坐落在和平区。
目前区内共有各类酒店1800余家。
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亿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98.7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0%以上;实现财政收入11.7亿元,年均递增28.5%;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7元,增长速度为14%,绝对值比上年增长1280元。
和平区是领先的科技区。
和平区科技资源十分丰富,区内驻有中科院沈阳分院等36家科研院所以及和平国际科技孵化器等4家科技企业载体,汇集了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产业人群,全国十大著名(特色)商业街之一的三好街(沈阳·中国电脑软件城)也坐落在和平区,显示了人才与知识密集的“硅谷”优势。
和平区是一流的教育区。
和平区教育事业十分繁荣,区内有9所高等院校、63所中小学,南京一小、和平一小、20中学、东北育才中学等名校享誉沈城;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驰名中外。
和平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先后组建了126中学等3个教育集团,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区级社区学院,建立了农民工子女就学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
目前,全区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全部实现了电子化,70%的学校建成了校园局域网,100%的学校完成了"光纤入校"工程。
(二)沈河区:沈河区位于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市的中心,纬度范围:北纬41°10′至42°16′之间,经度范围:东经123°20′至123°45′之间,面积58平方公里。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7.8℃,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沈河区辖新北站、朱剪炉、皇城、大西、山东庙、风雨坛、滨河、万莲、大南、五里河、南塔、泉园、丰乐、东陵、马官桥15个街道。
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13.6公里。
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平均海拔45米,全区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
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56个城区第二位,被评为省经济工作先进城区。
沈河区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运输规模继续扩大。
以沈河为中心,至北京、营口、大连、长春、哈尔滨、抚顺、本溪、丹东等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