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渠道衬砌施工方案08842

渠道衬砌施工方案08842

目录一、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2)1.2自然条件 (3)1.3 渠道工程地质 (4)1.4 施工条件 (4)1.5主要材料与生活物质供应情况 (4)1.6施工用电 (5)1.7主要工程量 (5)二、编制依据 (5)三、渠道衬砌施工 (6)四、质量控制措施 (10)4.1衬砌质量控制与检测 (10)4.2试验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11)4.3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1)4.4质量管理措施 (11)五.资源配制 (12)5.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2)5.2主要人员配制 (12)六.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3)6.1安全施工 (13)6.2文明施工 (14)6.3环境保护措施 (15)红岭灌区东干渠明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红岭水利枢纽总库容6.62 亿m 3 ,有效库容4.68 亿m 3 ,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具有供水、发电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红岭灌区工程则是该枢纽的配套项目,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城乡供水和农村人畜供水。

红岭灌区工程为红岭水库的配套工程,红岭灌区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东面临海,西面、南面与本岛腹地接壤。

西北以南渡江为界,西南以万泉河为界,灌区位于北纬19°18′~20°02′,东经110°00′~110°54′之间,南北长100km,东西长约70km。

灌区范围包括海口市美兰区、琼山区、文昌市、琼海市、定安县、屯昌县等5个市县共58 个乡镇和国营农场(含航天发射基地)。

灌区范围内总土地面积5840km 2 。

灌区工程由总干渠、东干渠系统及西干渠系统组成,包括一条总干渠、两条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三条分干渠(琼海、重兴、文教分干渠)以及34条支渠等;总干渠从渠首电站取水后,沿万泉河左岸布置,后折向西北到达加玉村北侧,分水进入东干渠和西干渠两个灌溉系统。

总干渠起点设计水位为132.66m,渠末设计水位为125.29m;设计灌溉面积为145.48 万亩,其中从渠道提水灌溉面积为7.3万亩,自流灌溉面积为138.18万亩。

设计流量为45m 3 /s,加大流量51.75m 3 /s。

东干渠渠首设计流量为40.00m³/s,西干渠渠首设计流量为6.00m³/s,琼海分干渠首设计流量为3.13m³/s,重兴分干渠首设计流量为5.53m³/s,文教分干渠首设计流量为8.57m³/s。

总干渠从渠首电站取水后,沿万泉河左岸傍山布置渠道,利用隧洞穿过并桶岭,再经南久村农场跨青梯河后向东北至总干渠末端进入灌区,全长16.313km。

总干渠末端分东、西干渠分别控制东西灌域,西干渠通过良坡、深田、大田、加乐潭等支渠及斗渠向西灌域配水,并向现有水库补水,全长28.027 公里;东干渠全长145.93 公里,设琼海、重兴、文教3 条分干渠,20 条支渠、2 条水库补水渠、1 个水库补水口及15 条干斗等42 个分(补)水口。

本工程第5标段为桩号118+913~145+930段是2#倒虹吸进口首端至退水闸末端段,全长27.017km,设计流量为6.5~4.7m3 /s,加大流量7.8~5.88m 3 /s。

本段渠系共布置有渡槽5 座、暗涵1 座、倒虹吸1 座、节制闸1 座、泄水闸1 座、分水闸5 座等渠系建筑物。

1.2自然条件本区属亚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气温高、降雨丰富且强度大、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台风暴雨多、蒸发量大、湿度大。

干湿季节主要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在冬春季节,受大陆冷高压影响,温度低、雨量少,为干湿季节;在夏秋季节,受东南暖热气流及台风、热带低压槽的影响,温度高、雨量多,湿度大,属湿热季节。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200h,年辐射量494kJ/cm 2 ,大于10°C 的积温为8500°C,多年平均气温23.6°C,最热7月平均气温28°C,最冷1月平均气温16.7°C。

历年出现最高气温≥35°C 的时段大都集中在 5 月上旬至7 月中旬。

多年平均气温为22°C~23°C。

降雨以台风雨为主,其次是热雷雨、地形雨和锋面雨。

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600mm 左右,单站(琼中加报站)最大多年平均降雨量2471mm,实测最大年雨量3354mm(1972 年)。

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每年5~11 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5.7%,12 月~次年4 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4.3%。

年降雨的丰枯程度主要受台风的影响。

灌区季风盛行,以东北风为主,其次是东风和东南风,西风及西南风极少。

区内多年平均风速 2.3m/s。

灌区是海南省受台风影响最大,风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每年的8~10 月份是台风盛行的季节,5~12 月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

本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年内一般以9 月份最大,12 月份最小。

1.3 渠道工程地质东干渠线路位于海南岛的中东部,屯昌、定安、海口、文昌市境内。

有剥蚀台地、熔岩堆积台地、丘陵、低海拨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地势总体上西南边为渠道首端稍高,东北边为渠道末端稍低,沿渠线向东北倾斜,其地貌单元特征如下:1)低海拨平原类型:桩号125+100~148+700 段线路地面高程约22~39m,地势平坦,线路附近均种有槟榔、椰子树等经济作物。

东干渠线路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土、长城系抱板群(ChB)变质岩、长石石英岩地层;火山岩有第四纪更新世下更新统玄武岩(Q P2 β)、第四纪晚更新世道堂组玄武岩(Q p3 d 1 );侵入岩有侏罗纪中世(J2 γ)花岗岩、二叠~三叠纪(P-Tγ)花岗岩。

2)本标段桩号125+100~148+700 段线路地面高程约22~39m,地势平坦,线路附近均种有槟榔、椰子树等经济作物。

1.4 施工条件本工程对外交通主要依托海文高速、201省道、193县道及原有的乡镇公路,只要修建临时公路就可与此连接,对外交通方便。

1.5主要材料与生活物质供应情况钢材、水泥、木材、油料、砖或砌块及其他五金、化工、电力等建筑材料、生活物质可以从海口市或文昌市取得补充货源,当地的杂木资源可以作为模板支撑系统的补充木料来源。

启闭机、铸铁闸门等设备从专业厂家直接定货。

根据渠道工程特点,原则上,渠道开挖的弃土料皆考虑作为填筑土料,不足部分才考虑外运。

拟建工程渠道沿线填土料丰富,可以就近取土;全灌区渠系所需砂石料全部外购,不考虑专门的砂石料生产系统。

1.6施工用电工程区已有6kV、10kV、35kV高压输电线路通过,送配电至各个乡镇。

灌区建筑物施工用电可就近引接电网电源,部分输水线路用电较为困难时拟采用12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电源。

工地照明电源与施工动力电源共同取自附近的配电所。

1.7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汇总表二、编制依据1、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Ⅴ标标招、投标文件;2、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Ⅴ标工程施工设计图纸;3、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Ⅴ标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6、《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应用技术规范》(SL/T225—1998);9、《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1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7;1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1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14、《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SL352-2006;15、《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1998;1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88;1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63-1989;18、《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复合土工膜》GB/T 17642-199819、《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及裂缝处理技术规定(试行)》2007-02-14实施2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1、国家现行的有关质量标准、规程、规范等。

三、渠道衬砌施工3.1主要施工工序垫层施工土工膜铺设渠堤边坡衬渠底衬砌伸缩缝施工混凝土养护3.2主要施工方法3.2.1砂砾料排水垫层填筑施工(1)东干渠粉土质中砂、粉土质细砂挖方渠基段和粘土渠基段砼衬砌渠底板下均设置厚度5cm无砂砼固坡垫层和厚度10cm的级配砂砾石排水垫层,砂砾料粒径为6~12mm,砾石最大粒径控制在20mm。

砂砾料采用粗砂(粒径大于0.5mm砂粒含量占50%以上)和砾砂(粒径大于2mm砾粒含量占50%以上)混合料,各占50%左右,且级配良好。

砂砾料压实后相对密度不低于0.65。

(2)砂砾料层的铺料位置、尺寸、材料级配要符合施工图纸要求,砂砾料填筑先进行渠底填筑,然后进行渠坡填筑,渠底及渠坡砂砾料层采用人工摊铺,为了确保排水盲沟管安全,砂砾料铺筑比排水管安装滞后约10m,也可采取开挖埋设渠底排水盲沟管。

(3)砂砾料压实对渠底板采用HCD90振动型冲击夯振实,对于渠坡采用在挖掘机铲斗上固定一块厚2cm 、长和宽分别为60cm的铁板,采用拍打的方式压实,或者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动压实。

各种压实方法在施工中根据压实效果选用,具体压实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其压实后,在排水盲沟管部位挖坑检查管是否受到损伤。

如盲沟果管受到损伤,应改变压实方法。

(4)砂砾料铺筑应注意的事项:①砂砾料压实过程中应确保排水盲管的安全,不应压偏压破;②填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加水夯实。

加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10~20%;③施工中严格控制压实参数,并应进行抽样检查。

3.2.2复合土工膜施工东干渠高填方渠段为防止渠基渗水后沉陷和内水外渗引起渠堤外坡滑塌,在渠内砼衬砌下部铺设单位质量400g/m2(150g/m2/PE0.25mm),幅宽4m的一布一膜复合土工。

土工膜铺设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铺设基面要求①铺设前应清除基面一切或能损伤复合土工膜的带棱硬物,填平坑凹,按要求修好坡面;②复合土工膜施工应在渠道开挖断面验收合格后进行。

(2)土工布拼接要求①为便于铺设,复合土工膜两侧预留10cm宽光膜面(10cm宽一布一膜,两侧膜面相反),垂直于水流方向铺设,接缝宽度10cm,上游边压下游边;②铺设前要进行现场铺设试验,确定焊接温度、速度、施工工艺等参数;③一次铺设长度宜控制在30~50m,铺设时应自然松弛,以适应变形要求,并与支持面贴实,不得出现褶皱、悬空的现象;④土工膜采用热熔法拼接,焊缝搭接面不得有污垢、积水、砂土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