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呈贡新城的规划发展探讨一、背景1、历史性的机遇世纪之交,中国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而国家“十五”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明确了南贵昆经济区是西部开发的三个重点区域之一<其余分别为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区),通过发展区域经济促进新经济带的形成,这给南贵昆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南宁、贵阳、昆明都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泛亚铁路的筹建已提上日程,,而昆明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也是沟通和连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区与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关键点,昆明的快速发展对带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昆明市的城市定位将由全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升级为国际性的旅游商贸城市,使昆明成为东南亚的商贸中心、中国西南的陆上口岸和云南的社会经济窗口。
2、严峻的挑战昆明要建成现代化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虽然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单核心块状发展格局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增长需求,导致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强度过大,中心职能过度集聚,城市发展空间狭小,严重制约了城市空间进一步发展。
具体表现为:2.1、人口问题昆明的人口近十年一直处于高增长中,其中非户籍人口由10万增长到目前的103万,年均增长率18.6%,中心区(二环路以内> 居住人口高达131 万,密度2.8 万人/h㎡,远远高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
2. 2 交通问题昆明城市的快速增长导致严重的交通问题。
据资料统计,昆明机动车总数已达5 0 多万辆,每天仍有30 0 辆左右汽车落户,现有的交通网络已无法应对由汽车增长而引起的巨大交通量。
2. 3 环境问题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城市需求及较快的人口增长。
数据表明,昆明主城中心区面积4800h㎡,公共绿地约为54h㎡,仅占建设用地1.13 %;盘龙、五华两区的绿地率分别为:6.45 % 、19.69 % ,绿化覆盖率分别为:10.29 % 、22. 53% ,中心区的绿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民日常就近游憩的需求。
昆明人均住房面积1 2. 63 平方M,列全国1 76 位;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9平方M,道路建设落后于同类城市。
可见,昆明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建筑密集、交通拥挤、道路不畅、可开发空间极为有限,而城市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城市环境、居住条件落后同类城市,如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昆明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目前,现有的中心城区已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发展新城,分担一部分城市职能、疏散人口,从而改善昆明整体综合城市环境,使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3、城市增长的空间抉择区域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中,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往往是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在区域或城市的某个点、某个方向进行优先发展,必然会带动这一方面的突进式发展,“先发展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新城位置的选择,从昆明城市整体发展的策略上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呈贡位于城市东南发展轴,距昆明15公里,是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陆路国际大通道的主要方向,也是连接滇中经济区“昆明—玉溪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区内有南昆、贵昆、昆河、及规划的泛亚铁路,昆玉高速公路、昆石高速公路、昆洛公路通过。
呈贡王家营铁路货站已拟建云南省最大的物流中心,昆明地区高校搬迁选址也定点在呈贡吴家营。
总之,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广阔的发展腹地及产业优势,使呈贡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先决条件。
(图1>为解决近年来因快速增长而产生的各种城市问题,昆明提出围绕滇池周边建设新城。
通过新城的整体性规划,促进昆明城市功能的完整性,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综合实力,从容面对历史性机遇的挑战。
2003年5月30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现代新昆明”的战略部署。
“现代新昆明”建设率先在昆明市主城东南部的呈贡新区启动,昆明呈贡新区的发展定位为:现代新昆明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会展中心、新兴产业中心;现代新昆明的鲜花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现代新城。
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6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107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预计将达到95万人。
二、整体规划1、新城的功能定位: 城市增长的诉求呈贡新城的功能首先必须弥补昆明城市中心职能的缺失, 优化完善昆明总体城市结构。
其次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调整产业结构, 整合城市空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功能, 满足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图2)1.1、昆明整体发展的功能诉求进人新世纪, 昆明在构筑现代化大都市功能、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与中心城功能调整而采取的高校合并、中心城区校址整体置换到郊区的措施, 经过多方论证, 大学城选址定在呈贡吴家营。
昆明要在中国一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 建成贸易中心, 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因此,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建议昆明集装箱结点站与昆明东南部大型现代化综合公路货运站统筹规划布局, 将昆明南站(呈贡王家营货站> 建成、云南省最大的, 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货运枢纽。
昆明得天独厚的条件, 成为东盟在中国设立公共事务机构最为理想的选择地, 但昆明中心城区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距昆明15公里的呈贡,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便利的交通, 依山面水的秀丽风光, 无疑成为首选之地。
1.2、呈贡自身发展的功能诉求呈贡斗南花卉市场是云南省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 “斗南花卉”已成为具有较高价值和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呈贡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有国家自行车、摩托车定点训练基地, 滑翔学校、赛马场。
因此, 呈贡的自身条件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的发展诉求;环滇池城镇体系的东部新城;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中国花卉交易中心及研发中心;大昆明城市区重要的行政、文教及新兴工业中心之一。
2、新城的结构形态: 城市增长的空间体现2.1、“组团集合、有机生长”的城市总体布局呈贡新城的规划布局分为5大功能区域:——大学园区: 设置在新城东南部, 引人省内省外和国际上知名大学,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利用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 扩大园区内容, 安排一些国际国内的中长期培训。
——国际行政商务区: 位于大学城与城市生活区的交接处, 围绕轨道交通中心站设置东盟各国公共事务机构、新的市级行政中心、商业金融及配套生活设施。
——体育中心: 依托现状体育训练基地、滑翔学校、赛马场集中的西部滨湖区, 建设环境一流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
——工业园区:包括洛羊片区:现代物流业,在王家营火车南站, 是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基地,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
围绕货运中心, 分别在其周围规划配套的工业区。
具备仓储、运输、加工、贸易、海关监管、配套工业和国际商贸等功能, 是信息交汇、物流服务、产业及国际交流的中心;大冲工业片区:有色金属加工、电力及水电配套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生产、新型建筑建材业;斗南片区:花卉深加工;大渔片区:生物制药;七甸片区:绿色食品生产;——环湖湿地片区:沿滇池带状湿地,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
在以上规划策略和分析的指导下, 规划采取组团和成长中心的空间组织方式, 并通过轴线串联各功能区, 以最大限度推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以组团式结构规划各具特色的次级发展区并以公共活动轴加以有机的联系, 形成各自功能主体明确, 尺度宜人的区域。
同时各成长中心在突出本区发展主题的前提下仍保留土地混合使用的弹性,以避免城市用地功能的过于单一而产生时段性空城”的现象。
呈贡新城结构形态确立为: 以铁路枢纽及国际行政商务区为城市中心, 依托南北向6 0 M道路、中干道、东西向6 0 M道路、呈黄公路和城市快速环路形成“井字加环”的基本骨架, 沿东北、西南二条经济发展轴, 形成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组团集合布局结构。
见图<4)图42.2、“节点、廊道和区域”架构的城市绿地系统呈贡新城东靠延绵的群山, 西临浩森的滇池, 规划区范围内分布有乌龙堡、红毛山、老官山、长腰山等山体。
同时境内有马料河、洛龙河和捞鱼河三条水系, 分别源于果林水库、白龙潭水库和松茂水库, 由水库自东向西贯穿城区汇人滇池。
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现状特有的山林水系, 形成“节点、廊道和区域”的架构。
( 图5 >节点——结合散布在城区的山体、水面, 布局城市公园。
廊道——沿三条东西向河道两侧规划4 0 M宽的绿化带, 形成联系东部山体与西部滇池的自然生态通廊, 同时配合绿化次轴线, 如城市主干道绿化带, 形成由主体绿化向外的辐射, 并与散布的点状绿地相联系。
区域——加强对城市生态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大环境绿化(包括山林、河湖绿化、以及农田等>, 沿滇池湖岸布置城市生态湿地保护区和大型城市公园, 构筑高品质的新城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的生物圈, 达到可持续发展需求。
2.3、“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交通体系2.3.1、城市道路交通( 图6 >城市道路—形成“环路加方格网”的路网结构。
修建4 0 M宽的城市环路。
在城市中部规划一条8 0 M宽的南北向的主干道路、一条60 M宽的主干道, 和两条6 0 M宽的东西向主干道路, 构成“井字加环”型道路骨架。
次级道路系统形成方格网, 宽度4 0 一5 0 M, 是城市区域性交通和商业、生活服务道路体系。
2.3.2、对外交通(图7 >铁路——规划区内的昆明南站是昆明铁路枢纽的重要环节, 通过统筹布局站场、公路货场、仓储等, 建设成面向国内和东南亚的国际级现代综合物流中心。
同时, 规划建成王家营一宝兴站的最后38.5 公里铁路, 形成环滇池快速铁路交通圈及泛亚铁路昆明段, 最终完善昆明铁路枢纽环。
码头——城市西部、滇池之滨建成一座水路客运码头, 提升环湖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滇池旅游圈内涵。
快速客运系统——在新城东部规划环湖轨道交通、城铁轻轨、公路及停车换乘功能的多方式联结与换乘的客运中心枢纽站, 形成新城与昆明之间以及对外的客运系统。
呈贡新城规划通过多向思维, 解决交通、居住、就业等社会问题, 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形成清晰明显的形象和特征, 有助于提升新城的综合竞争力和实力。
3、新城开发的策略: 城市增长的方式为了对已知项目和规划预测将有的大中型设施项目, 以及发展方向暂时不明的地区或地段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和发展空间。
保护生态资源, 控制城市的生态保护用地。
控制土地利用效率和强度, 规划通过提出分期开发建议, 为新城的整体运作提供管理依据。
( 图8 >3.1 一期—创业期建设南北向主轴线中干道及行政中心、大学园区及配套居住区, 为新城中心区的发展打开局面, 筹措资金, 树立新城新中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