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一)
最近,上了一节《会话中的节日》,本课属于欣赏课,在一二年级的教育教学中,欣赏课的比例略少,可能是考略到孩子们的学龄特点。
可正是由于比重很少,所以我将这课最为了一节纯欣赏课来实施教学。
起初在设计本科教学过程时,我主要以欣赏各民族的节日画面为主,让学生在了解各种节日的同时,学习如何观察、分析画面,从画面中去获取信息。
在心上重要作品《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探究的形式来学习,我将问题用ppt出示,我希望通过这个环节加强孩子们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积极,汇报时也都说得很好。
但在猜节日环节,孩子们只能说出少部分节日,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节日,我对选出来的比较典型的节日进行了稍微深入的讲解。
欣赏完节日图片后,为了结合美术课的教学,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大量的学生关于节日的绘画作品。
由于,前面我已经引导学生从服装、色彩、内容、环境布置等方面来欣赏、分析绘画中的节日,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不在是以小组形式讨论,而是请学生独立欣赏、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说一说。
可能是由于独立思考的原因,孩子们的分析不是很完整,对于分析不完整的作品我再请了学生进行补充。
整节课可以说是在看与说中来完成了,与以往的绘画课不同,本节课我没有设计绘画环节。
原因有二:一是,欣赏课相对较少,我希望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民族节日;二是,考略到对于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节日的绘画难度较大。
所以我选择了以欣赏为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前半节课积极性较高,后半节课积极性明显降低,可能是还在们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欣赏课。
但是根据二年级孩子们的学习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后面的教学中,还需不断的对欣赏课进行教学探究,找到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