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研发言三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心得体会及反思.docx

教研发言三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心得体会及反思.docx

教研发言三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大家好,上周讲过一节课程纲要分享课,有很多的感悟。

今天和在座的优秀老师们、前辈们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希望大家多批评,多指点。

最初听到《课程纲要》一片迷茫,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课程纲要》。

更不知道要怎么上好《课程纲要》分享课,我觉得,课程纲要分享课最主要的就是要和学生分享。

因此,首先我通过向学校的优秀教师请教,上网查资料,渐渐地了解什么是《课程纲要》,它都包括哪些内容。

而且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教材也更加熟悉了。

然而想把课程纲要分享课讲好,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拿我的这节课举个例子,我觉得我的音乐课程纲要分享课讲的不像音乐课,像是语文课,我想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音乐形式, 但是不知道在哪里设计,想要体现出一些音乐元素,但是不知道怎么加入进去,所以,在忐忑中讲完了这节课。

课后,贺老师和学校的几位老师针对这节课的优缺点进行了非常专业的点评和指导,而我自己也从中也学习了很多,有很大的收获。

我觉得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分享课就是要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体会到音乐的魅力,通过这一分享来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以,我觉
得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学习目标。

1•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目标的确立不是教师要“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知道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

我的目标中就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制定的学习目标太笼统,行为主体有时是学生,有时是教师。

用了一个“使”,“使,激发” 这种词语的都是以老师为主,而不是学生,所以这些词语是不能出现的。

2•目标细化;所定制的课程目标必须是结合本校实际来制定,贯穿整个教材,不能过多,2-3条即可。

3 •通过的方式,来达到什么的情感。

例,通过聆听、
小组讨论来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学习内容。

学习的内容是单元的主题,学习的方式就是分享,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采取听辨音乐来熟悉单元主题,或者老师范唱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句歌词来让学生寻找单元主题,这样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举例,贺老师曾说过一位老师,设计的智慧树,发芽成了一个单元主题,每个单元主题会有一句音乐片段,这个音乐片段中的歌词和这个主题是吻合的,让学生听音乐找主题。

我觉得老师也可以采用范唱的形式,或者是学生跟唱每个主题中的一句来达到
这种比较好的效果。

学习方法。

1•简单而口语化。

通俗的语言,要尽量的避免专业术语,尽可能的使一些专业术语变得简单化,口头化,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引导学生,老师总结。

例,听唱法、跟琴模唱法,律动法,舞蹈创编、小组合作等等这些简单的方法,学生通过回忆都可以描述,老师总结,并提出新的学习方法。

3.学生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本册音乐的内容。

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了可行的学习方法。

课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必须必须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成绩是怎么来的,怎么做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成绩, 必须细化评价。

1•学生回忆之前评价方式。

一般都是期末唱一首歌曲来进行评价。

自己回忆,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探讨,改进评价方案,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乐在其中。

2.平时评价。

可以根据课堂常规、课堂纪律、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创编活动的积极性等来评价。

以小组形式来记分或者小印章、小红花的形式。

3•期末评价。

“小小音乐家”“小小表演家”“我是小歌手”等等。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试点,如果可以的话,就可以全校的推广下去。

这样可以使期末的评价多样化,全面的
评价学生,而不是局限于只唱一首歌曲。

一节分享课,让我在教学方面受益匪浅,对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今后我将从学生角度出发,釆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与学生一起进步。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课的心得体会,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指导。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