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的意外
案例:
在一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活动。
在沿篮球场慢跑两圈之后,教师示范并带领学生进行关节操活动。
之后,按小组进行不同器材的活动。
其中一组小朋友被分到了跷跷板,教师讲解了玩要求,并请学生示范,一边只能坐一个小朋友。
但是,当教师在讲解其他活动器材时,跷跷板那个小组的学生早就已经爬满了整个铁杆,左右每边都有3、4名学生。
其中一个小孩子,在上、下翘动的过程中摔在了地上。
虽然地上是铺了橡胶的安全垫,但是毕竟小孩子的骨头比较脆弱。
在医院检查之后为骨折,之后进行了手术以及恢复。
分析:
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要牢固树立。
校园内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样的安全事故发生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对受伤学生来说是一个打击,多少会产生一些心理的障碍,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会有些心里上的胆怯和担忧。
或许因为偶尔的一两次安全事故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那种为之疯狂的劲,变得害怕上体育课。
而作为教师来说,可能会由于自己的一些安排不合理和失误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比如: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设计体育课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情,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导致学生安
全意识淡薄,比较散漫的参加体育活动;课堂常规没有抓好,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安排不合理;场地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的身体情况了解的不全面;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技术动作讲解错误、不到位等等。
这些都会造成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上述这样的案例发生多少是因为教师的组织不得当以及学生课堂常规管理的薄弱,导致了最终的受伤。
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的常规管理到位,那么学生分组活动时,也不会出现这样没有秩序的结果。
摔跤在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但是,这样的摔跤却是不合理的,哪怕这次学生摔了没事,可还有下一次,不能保证每次运气都是那么好。
这样的安全事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安全的上好每一节课,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的动作、技术我们就删去了。
只要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加以组织和锻炼,也不会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一下几点,来避免事故的发生:课前准备1.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2.全面了解学生;3.场地、器材选择与布置合理;课的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2.运动装备要穿好;3.准备活动充分、到位;课的基本部分1.讲解方法有层次;2.技术动作要正确科学合理,示范正确、规范;3.技术动作练习保护措施到位;4.运动负荷、强度要适量;5.巩固练习或游戏要注意场地和规则;课的结束部分1.重视结束部分,放松活动要到位;2.小结、点评要全
面;3.给予学生一定的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