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五从军征优秀作业

十五从军征优秀作业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屋前的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近 景
荒凉破败的景象
侧面
从军时间之久 回乡已物是人非
白描:以哀景写哀情,表达老兵心中的悲哀凄凉。
用杵臼捣去谷 物的皮壳。
拿着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这里指用蔬 菜煮的羹。
羹饭一时熟,不
(乡里人回答道:)“远处就是你家,(已
是)松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远景
以哀景写哀情:写出了庭院因无人居 住而荒芜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象征死亡 的坟墓暗示亲人的离去。
给狗出入的墙洞。
野鸡。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野生的
葵菜。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屋前的院子。 野生的谷子。 这里指井台。

zhǒnɡ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dòu
zhì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kuí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ɡ
ɡēnɡ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才。

前缀,用在某
讲 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些称谓或疑问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代词等前面。
魏晋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共5000多首。乐府是自秦 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 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
诗,一部分为文人所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乐府
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艰难与
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 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 有什么人?”
夸 表现从军时间之长,暴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 张 度的不合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你认为“始”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战争时间之久
“始” 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 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坟墓。
一会儿。 同“贻”,送给。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羹。 羹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不知饴阿谁:进一步突出老翁孤独凄凉 的处境和心情,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体现出主人翁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 孤独、凄凉之情。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就洒 落在征衣上。 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 发得淋漓尽致。


梳 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八十始归
理十
五 从
回家所见


处境心情
远望:松柏冢累累 近看 狗窦兔入、梁上雉飞
中庭生谷、井上生葵 羹饭熟 饴阿谁
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东向看 泪沾衣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回
括 家后的凄凉处境和悲苦心情,揭露了封建
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体现
十五从军征

习 目
1. 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
标 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重点)
2. 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
诗意,品味艺术魅力。(难点)
3. 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
幸福、和平生活的情感。(重点)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所编。主要收集了汉朝、
品 简 介
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角度新颖。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
色 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
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
出民生的悲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
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情,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
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景 链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
接 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
沉重,有些人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
痛苦生活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少年出征
的老兵回家后不见亲人的痛苦经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