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专业题库一、塔桅钢结构安装质量标准1、塔桅钢结构结构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①()齐备;②基础和地脚螺栓(锚栓)、地锚(拉线塔)已验收通过;③构件齐全,质量合格,并有明细表、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必要的();④()或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必要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⑤材料、劳动组织和()齐备;⑥机具设备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且运行良好;⑦施工场地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要求;⑧水、电、道路满足需要并能保证连续施工。
设计文件预拼装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2、当构件在工地进行制孔、组装和焊接时,其质量均应符合CECS 80-2006《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5章的有关规定。
螺孔不得用气割()。
扩孔3、对塔架整体垂直度偏差(双向偏差矢量和),当塔高度H 不大于75000mm时,不得大于();当H大于75000mm 时,不得大于50+(H-75000)/4000mm。
H/15004、观测基准点水平位置偏离轴线距离允许偏差()mm,且不大于±3.0mm(L:心到观测基准点的距离)±1/20005、塔的定位中心点允许偏差()mm。
±3.06、塔标高允许偏差()mm。
±2.07、钢结构安装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其中吊装设备、一次吊装构件组合方式和重量、吊点位置、吊装高度、吊装半径等技术参数应在技术方案规定的()范围内。
安全8、单管塔的整体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H/15009、单管塔的安装设备和各吊装参数均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汽车吊等较大型安装设备的固定点应采取可靠的()处理。
基底10、塔桅(拉线塔)安装时钢丝绳应经预张拉,预张拉荷载不应小于其最小破断荷载的(),预张拉次数不应少于()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55% 2 60min11、塔桅(拉线塔)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
对纤绳施加预拉力,应分步骤各向均衡地实施。
对处于复杂地形上的拉线塔,应有详细的施加预拉力方案,确保拉线塔不致发生较大的()和失稳。
侧移12、塔桅(拉线塔)在安装前纤绳、锚具、蛋形绝缘子等应进行()试验,拉力值不应小于最大拉力设计值的1.1倍,且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组合抗拉13、爬梯上、下段之间的护圈或防坠落装置只允许在平台以上2m范围内()。
所有栏杆、护圈与走梯、爬梯结构和塔身主结构均应牢固连接。
空缺14、爬梯踏步杆向前100mm、向上150mm范围内不应有构件阻挡。
爬梯不得有向内的尖角()。
凸出15、铁塔与基础防雷接地网应可靠焊接,焊缝截面积不应小于设计的规定值;设计未规定时,不应小于接地扁钢的横截面的()。
焊缝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腐蚀处理。
两倍16、铁塔塔靴与基础顶面密切贴合,允许间隙3mm (但间隙面积不超过()25%17、铁塔塔靴螺栓孔与基础顶面预埋螺栓中心轴线偏差()mm。
≤ 1.518、铁塔各个塔靴中心间距应相等,允许偏差()mm。
≤2.519、四边形塔靴平面的对角线应相等,允许偏差()mm。
≤ 320、铁塔各个塔靴高度偏差()mm。
≤ 1.521、爬梯安装时踏步板平整,倾斜度误差()mm。
≤± 2.0二、塔桅钢结构施工安全规范1、通信建设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中,以下几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①施工企业资质及情况();②施工单位设置情况();③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任职或上岗条件;④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⑤施工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工程项目施工必须实行()制度,接受交底的人员必须覆盖全体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交底3、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②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的具体();③相应的()规程和标准;④在施工生产中应注意的();⑤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
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安全生产操作安全事项应急措施4、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详细地制定出塔桅钢结构的(),按工序编制安全操作规程,供塔队循章作业、供管理者考核、监督。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施工技术措施5、施工单位要设置管理生产安全、劳动保护的职能机构和(),每个安装队应设置(),负责塔桅钢结构安装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该类人员应清楚的了解国家关于安全的法令、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熟知塔桅钢结构安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作业操作规程并能胜任监管、督促实施工作。
专职人员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员6、从事塔桅钢结构安装施工的人员都要经过()上岗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教育,起重设备的操作工、上塔作业工、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上岗。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并严禁()操作。
安全教育《特种作业操作证》酒后7、装塔作业人员及塔队电工、电焊工必须按国家劳保规定佩戴相应的(),包括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及必要的工作服等。
其中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一次认真严格(),发现()时应立即淘汰更新。
劳保用品检查损坏8、在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通航的河道等特殊地段施工时必须设置有关部门规定的(),必要时派专人警戒看守。
警示标志9、从事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
安全带安全帽10、临时搭建的员工宿舍、办公室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符合()规定,严禁使用易燃材料搭建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严禁靠近电力设施,与高压架空电线的水平距离必须符合()规定。
消防安全相关11、严禁在有塌方、山洪、泥石流危害的地方搭建()或搭设()。
住房账蓬12、在江河、湖泊及水库等水面上作业时,必须携带必要的(),作业人员必须穿好(),听从统一指挥。
救生用具救生衣13、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保证工程车辆行车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
驾驶员驾驶车辆必须注意交通标志、标线,保持安全行车距离,不强行超车、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不驾驶故障车辆,严禁()驾驶、()驾驶。
严禁车辆客货混装或超员、超载。
酒后无证14、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必须及时按规定上报。
项目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应的(),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救护、抢险,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立即报告()主管部门或上级应急指挥中心。
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生产15、基站建在林区或其他有防火要求的地点时安装铁塔必须做到:①首先进行用火申请,经批准后按要求进行()等必须的动火作业;②对()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③施工作业、堆放塔件时不得占用();④塔桅安装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
电焊易燃、易爆物品消防通道消防器材16、施工现场应定期对电工和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和()。
教育培训技术交底17、电焊时,必须穿电焊服装、戴电焊手套及电焊面罩,清除焊渣时必须戴()。
防护眼镜18、配发的安全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严禁用()、电线等代替安全带(绳)。
一般绳索19、安全带每次使用前应严格检查,不得使用有折痕、弹簧扣不灵活或不能扣牢、腰带眼孔有裂缝、钩环和铁链等金属配件()或()的安全带腐蚀变形部件不齐全20、不得将安全带的围绳()使用。
不得将挂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
更换新绳时应注意加()。
打结绳套21、使用发电机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电源线应绝缘良好,各接点应接线牢固;②带电作业应做好绝缘防护措施,人体不得接触带电部位;③发电机开启后,操作人员应监视发电机的运转情况,不得远离;④作业人员必须远离发电机排出的();⑤严禁发电机的排气口直对();⑥严禁在发电机周围()或使用明火;⑦严禁在()下使用发电机。
热废气易燃物品吸烟密闭环境22、吊车起重机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尾部应卡牢,作业时最少在卷筒上保()留圈。
3-523、吊车起重机吊装物件时,严禁有人在吊臂下()或走动,严禁在吊具上或被吊物上(),严禁用人在吊装物上配重、找平衡。
停留站人24、吊车起重机工作场地应平坦坚实。
停放位置应适当,离沟渠、基坑应有足够的()。
在土质松软的地方应采取措施,防止倾斜或下沉。
起重机支腿应全部伸出,在撑脚板下垫(),支腿定位销应插好。
安全距离方木25、钢丝绳的连接强度不得小于其破断拉力的();当采用绳卡连接时,应按照钢丝绳直径选用绳卡规格及数量,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长头一边,当采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mm。
80% 30026、钢丝绳出现磨损断丝时,应减载使用,当磨损断丝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合格钢丝绳。
更换27、应根据构件的重量、长度及吊点合理制作吊索,工作中吊索的水平夹角宜在45º~60º之间,不得小于()。
30º28、应正确使用吊钩,严禁使用焊接钩、钢筋钩,当吊钩挂绳断面处磨损超过高度()时应报废。
10%29、应按照钢丝绳直径及工作类型选用滑车,滑车直径与钢丝绳直径比值不得小于()。
1530、绞磨(卷扬机)应与地锚连接牢固,受力后不得倾斜和(),起重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不得少于()圈,工作时,应设专人拉紧卷筒后面绳头;悬空 431、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登高作业证》等相关证书,并应按规定定期进行()。
体检32、高处作业的()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在施工前完成,最后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安全技术措施33、用于登高和攀登的设施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攀登用具必须()。
牢固可靠34、通信铁塔钢结构安装工程一律()悬空作业。
禁止35、交叉施工不宜上下在()方向上的作业。
同一垂直36、塔桅构架式钢塔主体结构安装应采用卷扬机、起重扒杆、滑轮等机具组合的方式起吊,起重扒杆的支承点应在塔柱节点上,连接必须()、且便于()。
牢固可靠升降37、塔桅钢结构吊装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其中使用吊装设备、一次吊装构件的组合方式和重量、吊点位置、吊装索具等()应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技术参数技术方案38、现场指挥人员、起吊机械操作人员、塔上及地面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高度集中,时刻监视塔件吊起情况,听从指挥、按规定操作,(),()。
令行禁止严禁打逗39、起吊钢丝绳、固定绳和控制绳与塔件触点应垫以()等软物,以防菱角锐利损伤钢丝绳。
麻袋40、采取扩大拼装方法地面组装构件时,必须将螺栓(),并对易变性构件进行补强,以保证起吊安全。
紧固41、扒杆吊装前应使重物离地()mm,检查起重钢丝绳、各导向滑车、扒杆受力以及缆风绳、地锚等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00~30042、扒杆吊物时,向前倾角不得大于(),必须保持吊索垂直。
扒杆的后方应至少()有根固定缆风绳和一根活动缆风绳(跑风);扒杆移动时应统一指挥各缆风绳的收放与配合,应保持扒杆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