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月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纪要1

1月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纪要1

元月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纪要元月3日下午张矿长在二楼行政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元月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公室对12月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了通报,分析了事故隐患产生原因提出了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对元月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形成纪要如下:一.12月份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12月份共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1522条,均为一般隐患,未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已整改1518条,4条未到期,经有关人员验收,全部合格,予以销号。

具体治理情况统计如下:1.矿长组织月度排查1次,共查隐患162条;2.安监副矿长组织旬查3次,共查隐患20条;3.生产副矿长组织旬查2次,共查隐患139条;4.机电副矿长组织旬查2次,共查隐患75条;5.总工程师组织旬查3次,共查隐患66条;6.经营副矿长组织旬查2次,共查隐患41条;7.上级部门检查事故隐患28条;8.各级管理人员每日下井检查,共查隐患1153条。

事故隐患按类别统计:顶板256条;运输305条;机电331条;通风113条;冲击地压146条;防治水27条,其他443条。

事故隐患按单位统计:综采一161条,占总数11%;综采二196条,占总数3%;综准120条,占总数8%;掘进一110条,占总数7%;掘进二121条,占总数8%;掘进三176条,占总数12%;掘进四179条,占总数10%;掘进五154条,占总数10%;运输工区12条,占总数8%;机电工区111条,总数7%;通风工区53条,占总数3%,洗运公司49条,占总数3%,安监部4条,经营部1条,地质测量科1条,生产部1条。

二.事故隐患产生原因从12月份事故隐患统计分析看,主要事故隐患集中在顶板、机电、运输、通风、防冲等方面,原因分析如下:1.客观方面原因(1)月度内采掘工作面地质条件较复杂,给顶板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带来困难。

7201工作面过f1正断层、隐伏断层KSF3及KSF4,顶板较破碎,局部控制不到位;92610工作面中部过一条隐伏正断层KSF3,期间局部顶板控制不好较破碎;综采工作面超前压力较大,底鼓严重,造成单体不正规、失效;-830运输大巷外围巷道围岩压力大,顶板破碎巷道底鼓围岩压力显现明显,全月都在动态整修;7100材料道外联络巷顶板泥岩伪顶,容易产生网兜造成锚杆失效;74104材料道沿空掘进,围岩压力较大,高帮煤体松软,失效锚杆较多;74104溜子道过落差2.2m、3.8m两个断层,期间顶板较破碎;-1000西三下山采区运输上山全月迎头顶板泥岩破碎。

(2)采掘工作点多、分散,个别头面生产系统较复杂;矿井机电、运输、通风系统较复杂,不利于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500西五运输下山路途较远,上下井时间较长;-1000西三下山采区运输下山及探煤巷共7部溜子、三部皮带,设备多、巷道倾角大,设备管理难度较大;7201工作面运输支架、93606工作面拆除回收,大件运输给轨道系统带来较大压力;矿井皮带、轨道运输战线长,设备设施较多,给矿井机电、运输、通风管理带来困难。

(3)井巷修护工作量较大,隐患点多。

-750西三回风上山底鼓严重影响回风;-500西大巷卧底刷帮修护,受9200回采动压影响及本身岩性因素,支护失效的锚杆较多,现已采取注浆加固措施;-830运输大巷底鼓围岩变形,皮带、轨道赁肩,全月动态整修;-1000西三车场局部巷道底鼓,轨道不平;-1000延伸采区二区段皮带机道中底板泥岩巷道易底鼓,轨道不平。

2.主观方面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①个别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现场施工“两随意”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中标准执行不到位。

特别是一些老工人自认经验丰富,对隐患习以为常,视而不见;有的抱侥幸心理,图省事、怕麻烦,习惯性违章屡禁不绝;有的抱有松懈心理和盲从心理,不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别人的不安全行为也不予制止;有的职工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认为安全是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事。

②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职工对操作程序、标准掌握不清,甚至缺乏日常的应知应会常识,不能准确辨识施工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和隐患,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容易造成隐患甚至事故。

③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不到位,这类人身体状态欠佳,就是带着隐患工作,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安全不放心人员界定:酒后上岗者;患有不宜从事本岗位病症者;身体疲劳,精神萎靡不振者;大喜大悲,精神失常者;图省事、怕麻烦,懒惰成性者;业务工作能力差,安全意识淡薄,经培训考核达不到规定要求者;一月内连续出现2次及以上一般“三违”者;严重“三违”人员。

)(2)物的不安全状态。

主要表现在:①设备设施日常检修维护不到位,存在带病运行现象。

较常见的问题有设备设施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设备设施损坏的未及时发现更换;灭火器检验到期的未按要求进行检验;带压胶管破损更换不及时;设备设施出现问题、隐患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班检、日检、机电科周检、月检等机电检修制度执行不到位。

②备品备件管理不到位。

在作业过程中,出现设备设备损坏、地质条件出现变化时,需要更换备件或需要支护材料时,存在材料、备件准备不足的问题,造成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③现场物料码放较乱,存在物料设备距轨道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煤巷料场、迎头后临时料场、沿途零散物料等距轨道安全距离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④防冲区域物料、设备等固定管理不到位,存在未按防冲要求进行固定的情况。

⑤采掘工作面检测机具不完好,检查发现锚杆拉力机、锚索张拉机具、单体压力表等损坏的较多,检查压力达不到要求甚至不能工作,不能有效监测顶板支护质量,对顶板管理不利。

(3)管理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部分管理人员未摆正安全与生产关系。

工作安排中生产强调的多,安全强调的少,现场作业过程中违章指挥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单位管理人员消极对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矿职能部门检查出的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整改,造成相同隐患重复出现,小隐患变成大隐患;个别现场管理人员把关不严,督促隐患整改工作不力。

②个别单位安全“双排查”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预控和隐患排查不认真,流于形式,仅立足于应付检查,未切合实际扎扎实实开展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工作,造成风险辨识不全面、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不放心人员未能真正排查出来。

③工区自主管理有待加强,区队管理人员现场检查不细,对规程措施现场贯彻落实情况监督考核不到位。

③个别管理人员存在老好人思想,对隐患整改工作不重视的个人只是批评教育了事,没有下狠心进行考核,造成职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重视。

④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存在安全责任和压力传递不下去,水流不到头的情况。

三.隐患治理措施1.稳步做好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工作。

(1)认真落实双排查制度,班前认真组织排查严防酒后、身体不适、精神不振的职工上岗。

各单位月底前要对本单位安全不放心人员认真排查分析,对排查出的安全不放心人员要重点关注,制定包保整改措施。

每班的工作安排上要结合岗位实际安排合适的人员,工作马虎的不能安排单独岗位作业,另外要切实做好外围作业人员安全联保互保工作,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的安全。

(2)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引导职工树立正确安全意识。

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为重点,做到深刻学习理解“四不伤害”的内涵,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切实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

(3)严格执行安全确认制度。

每一个岗位作业过程都要对照现场安全检查菜单式确认表逐项进行打勾确认,让每一名职工明白岗位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做到有意识的应对风险点,杜绝隐患的发生。

(4)加强对单独岗位作业人员安全监管,安监部门加强作业过程巡查,发现睡岗、班中离岗等行为的按严重“三违”加强考核。

(5)扎实做好“三反一抓”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要齐抓共管,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三违”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抓安全不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基层单位领导更要切实扑下身子抓安全,要抓好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安全质量管理员的管理,做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现场管理方面(1)顶板方面①综采工作面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证超前支护数量和质量。

工作面过泥岩伪顶、断层时,加强顶板管理,确保顶板铺网接顶质量;工作面割煤后及时过架,端面距不足处及时过超前架,过完支架后及时补液加压,确保初撑力合格;上下巷不正规的单体要及时整改,保证上线,行程符合要求,无失脚、卸载单体。

加强机电检修保养工作,对损坏的支架立柱及破损的管路及时安排更换,确保液压系统可靠,另外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单体、立柱的检修质量,保证质量合格。

②掘进工作面要及时根据顶板变化情况在支护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减少失效支护的产生,对支护不合格的及时安排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③各修护作业场所要严格按照措施要求从外向里、从上到下、先顶后帮顺序施工,严禁大拉大放,坚持“掉到哪、锚到哪”的原则,确保支护有效。

④其他各系统场所要加强班前隐患排查,顶板浆皮开裂的及时安排找掉,对工区不能处理的隐患及时汇报职能部门。

(2)机电管理方面各基层区队要加强机电设备检修,认真落实班检、日检、周检等检修制度;机电科、生产部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机电管理,深入基层,协助基层单位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备品备件管理,确保完好可靠;基层机电维护人员要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发现问题能及时进行处理。

(3)运输方面各基层队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提升运输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防止带病运行,检查维修要到位,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作业人员要做好作业过程中的隐患排查工作,出现问题立即停下来整改,不能整改的及时汇报处理;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岗位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规范造成隐患。

(4)通防方面各单位对通防设施加强检查,查看风筒是否有破口漏风或者吊环脱落现象,各净化系统是否完好,瓦检员接班后认真检查责任区内的风门、密闭等通风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防治水方面矿井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方针,在“防”、“堵”、“疏”、“排”、“截”、“探”、“监”等7个方面制定落实好相应措施。

(6)防治冲击地压方面严格贯彻落实防冲措施。

重点督查现场防冲规程措施落实情况、物料固定、防冲钻孔施工、注水施工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未按措施要求施工的严格进行考核。

四.各专业元月份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重点1.采煤专业:(1)7201工作面工作面顶板破碎范围管控:工作面机尾向下顶板破碎范围割煤后及时移架,铺网上料控制顶板,根据现场情况继续做超前档控制顶板并注马丽散对煤壁及顶板进行加固支护;回采期间及时根据顶板上翻角度确保煤机、溜子抬刀角度能够跟上顶板回采,并根据需要及时吊溜子垫支架确保采高及支架支护在可控范围之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