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中国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我国二手车市场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形成,起步虽晚,但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二手车市场发展速度惊人、前景明朗,尤其是这两年二手车市场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如下特点:增长快速:自从1998年,国内贸易部门颁布了《旧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后,我国二手车市场开始步入规范化轨道,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二手车交易量就翻了一翻。
地域性发展突出:在我国,二手车市场还凸显出如下特点,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二手车交易量越大。
据统计,2014年经济发达地区二手车交易量名列前茅,其中,北京32.2万辆,同比增长57%;广东30.73万辆,同比增长90.12%;上海22.23万辆,同比增长34.28%。
而且在我国过二手车市场上,,私人买卖占绝大多数,据相关统计,2014年全国二手车私人购买量占二手车交易总量的70.97%。
经营模式有所转变:当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二手车经营主体出现了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二手车置换大规模兴起:近年,我国二手车置换业务的广泛开展为新旧汽车两个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促进了新车销售的同时,也为二手车市场的扩充提供了丰富的经营资源。
与此同时,品牌二手车业务取得重要进展,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相继进入二手车领域,并陆续开展业务。
同时二手车市场也出现了不少领导品牌。
例如2014年8月,全国13个城市的16家经销商成为首批开业的一汽大众认证的二手车样板店。
2014年9月,一汽大众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正式启动奥迪“3a二手车”业务。
2014年8月,上海大众在全国30个城市的50个经销商开始进行“特选二手车”业务。
2014年4月,广州本田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尝试开展二手车置换业务等。
虽然我国二手车市场相比以前有了长远的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我国的二手车市场无论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还是经营管理上都与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因素还有如下几点:二手车交易的税收标准不统一:各地区对二手车交易中的税收基本上按照当地的有关政策,税收高低相差悬殊,造成了一些地区二手车的成本过高,经营二手车的企业利润薄弱,这样他们便采用交易不过户来逃税,扰乱了二手车交易的秩序,税收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评估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的估价师数量并不多,而且估价的标准全国不统一,在交易中存在着定价不合理,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评估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二手车技术检测不完善:在发达国家的二手车交易中有着完善的检测体系和检测方法,只要通过检测,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后可以放心地使用。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国家并没有二手车在交易前必须经过有关的技术检测,这样就很难保证二手车的行使安全和购车者的利益。
功能单一、缺乏现代营销手段: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旧车交易市场,在收购、寄售、租赁、拍卖信息服务等方面与市场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基本靠收取交易费生存。
旧机动车交易市场除了为交易的旧车提供建议价目、买卖场所、收取过户费外,其它的售后服务措施均为空白。
市场网络不完善:各地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在准入、交易方式、交易功能和交易程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导致了各地交易市场的业务主要是面向本地区,缺乏跨地区旧机动车流通的市场网络,妨碍了旧机动车的异地流通无法形成规范稳定的旧机动车交易氛围。
缺乏诚信机制:消费者是信息的弱势群体,在旧机动车交易中,由于消费者对旧机动车的质量状况难以做出判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交易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买方对卖方的不信任。
二手车售后服务力量薄弱:目前我国新车品牌的销售基本上建立了信息咨询、配件供应、维修、汽车保险等一条龙服务。
而二手车的售后服务还没有建立。
二手车售后服务的缺失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信心。
经过上述分析,我认为应当扩大二手车的市场营销。
但扩大二手市场的前提是解决现有问题,政府应建立建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商家还是客户都应诚信交易,商家与政府公共同努力建好二手车的售后服务链,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评估体系和二手车检测技术,学习应用先进的营销手段。
我相信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潜力和前景是无限的。
第三篇:关于中国二手车市场的调研中国二手车市场的调研一、中国二手车市场的现状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二手车市场也迅速发展,从2014 年年交易25 万辆到2014 年年交易385 万辆,过去10 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保持了近30%的增长率。
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很大部分二手车交易通过二手车经纪公司完成,以经纪公司为主体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国二手车市场的良性发展,不能逐步提升消费者对二手车行业的信任程度,市场经营主体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参与二手车流通的主体有: 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拍卖企业、二手车经销企业、经纪企业和从事二手车买卖的个人。
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属于服务型企业,不直接参与二手车经营活动。
由于二手车交易市场一直以来是二手车交易的场所,集聚大量二手车并拥有很多手续便利,多数二手车经营公司和经纪公司均愿意进驻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展业务。
在现行市场环境下,二手车交易市场已经演变成为目前中国二手车市场的主要载体,为我国现阶段二手车流通的主要端口,几乎所有的二手车交易均通过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具交易发票,完成交易。
对于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由于我国取消了二手车交易过程中的强制评估,中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评估结果也很难为行业和消费者接受,目前大多数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存在生存危机,需要改革评估目的和评估方法重新取得市场认可。
二手车拍卖公司为二手车流通的中间环节,他们的经营活动是一种居间行为。
二手车拍卖公司是近几年伴随着二手车市场迅速成长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二手车流通企业形式。
由于我国二手车市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细分没有形成,汽车租赁、金融租赁、厂商回购等汽车销售模式尚未形成规模,二手车经营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市场的大流通尚未形成规模,仅靠政府和企业的车改及更新难以保证二手车拍卖公司获取充足的车源,目前仍处于业务“饥饿”状态,二手车拍卖市场基础薄弱。
二手车经销公司、经纪公司以及专门从事二手车买卖的个人均将二手车作为商品进行买进、卖出的经营活动,是二手车流通体系中的主要部分。
二手车经营公司一部分为国内主要乘用车厂家主导的品牌经销商二手车业务,这些企业主要操作模式为通过品牌优势,采用置换的形式销售新车,并将置换回来的二手车按照品牌统一的认证标准检测认证后,进行销售,并且承担一定的质量担保责任,并推出了诸如“诚新”、“尊选”等服务品牌。
二手车经纪公司通常情况下由3 ~ 5 名取得二手车经纪人资质的自然人共同组成合伙制企业,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内租用滩位,以公司名义开展业务。
这类企业规模都不大,一般都在10 人以内,平均年销量在100 ~ 200 辆左右。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同一经纪公司的各经纪人之间业务相对独立,也就是说各做各的生意,除场地费均滩外,税费自担,利润归经纪人个人。
二手车经纪公司因其成本低、经营灵活、二手车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是目前我国二手车流通中最常见的企业形式,数量也最多。
二、中国二手车市场结构分析1 中国二手车市场主体税收状况分析经纪机构通过中介服务从买、卖的一方或双方根据约定收取佣金作为服务利润,按佣金收入的5%交纳营业税。
由于监管难度大、管理体系不完善,经纪机构大多不规范运营,实质上在从事二手车的收销业务,既赚取收销差价,又赚取中介佣金,但不缴纳增值税。
二手车经营公司通过将收购的车辆销售给第三方( 包括最终用户) 获得经营利润( 进销差 1价) ,按销售额的4% 减半征收的规定交纳2% 的增值税。
经销企业品牌化运作、提供质量担保和售后服务,在整备和保修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他隐性成本上远高于经纪机构。
同时,经销企业根据车辆销售价格纳税,即使车辆销售价格低于收购价格,也需要缴纳增值税。
另外在整备和售后维修上仍需缴纳增值税,存在重复纳税。
拍卖公司通过拍卖从买、卖中的一方或双方根据约定收取佣金( 根据成交额的1% ~ 5% 单边征收) 作为服务利润,按拍卖成交额交纳4% 增值税。
目前大部分拍卖企业实际上是在拍卖结束后,以经纪公司的身份交纳5%的营业税。
2 税收状况对二手车市场主体形成的影响从税收政策可以明显看出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二手车经纪公司在二手车交易过程在税收上占有很大优势,必然使得中国二手车市场形成以二手车经纪公司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二手车经营,二手车鉴定评估,二手车拍卖等业务形式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二手车经纪公司大量集聚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使得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3 以经纪公司为主导的市场结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经纪公司作为中国二手车交易中的主体,经纪公司又大量集聚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使得二手车交易市场这一二手车交易的载体也不断扩大。
三、中国二手车市场结构对整体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影响1 不利于形成良性市场竞争表面看,国内消费者对二手车普遍不信任,二手车交易企业没有提供良好的服务。
究其本质是市场缺乏良性竞争,不能在良性竞争中整体提升。
首先,二手车交易大多由二手车经纪公司主导,二手车经纪公司规模较小,整体市场出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客户体验重视不够,缺乏服务竞争意识。
其次,整体市场服务水平不强,提升服务必然涉及增加成本,二手车经纪公司本身没有动力提升服务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二手车经营公司,税负上的劣势使得他们在与二手车经纪竞争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举步维艰,尚未形成规模; 另外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资质垄断,为加强管理,政策强调要进场管理,即所有交易必须在指定具备交易资格的二手车专门市场内交易,或在市场的监督下进行,也就是说只有指定的市场才具有交易资格,二手车经营公司失去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
最后,二手车经纪公司之间的竞争往往是恶性竞争,通过各种不正规的手段获取高额利润,这种竞争不能提升整体市场水平,反而会增加消费者对二手车交易的不信任。
2 不利于形成行业标准制约中国二手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行业标准,比如尚未形成统一二手车评估标准; 甚至连最基本全国公认的车型代码库也没有形成。
没有形成行业标准也与市场结构主体为经纪公司有关。
行业协会一直致力于开发一套全国统一的二手车评估标准,然而推进速度缓慢。
目前以经纪公司为主体的现实使得二手车评估标准的形成还需时日。
3 不利于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二手车业务是汽车后市场的重要一环,汽车租赁和汽车金融等行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一个成熟、发达的二手车市场。
汽车租赁和汽车金融都会涉及二手车的估价和处理,成熟稳定的二手车市场下二手车价格将趋于稳定,二手车残值不会出现较大波动,这对汽车租赁的成本核算和汽车金融的利率确定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