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过的关口
地名来由
•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筑城建关设 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清乾 隆二年(1737),撤卫置临榆县,为县 治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前后,先后设秦 榆市(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办事处、辽 西省(今辽宁省)山海关市。1952年11 月,山海关市划归河北省。1953年,撤 市改称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至今。
山海关乐岛
气候
• 山海关位于中国东北部渤海之滨,东经119°24’至 119°51’,北纬3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自然区 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境内有石河、潮 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气候属东部季风暖湿带湿润气 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 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3厘米,最大冻 结深度85厘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62%。 • 据传山海关城楼“天下第一关”匾额真匾,在日本侵 华时被抢运到日本,匾额是后来仿制的。
历史改革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 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 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 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朝时期乾隆二年 (1737年)名为临榆县。山海关1990年以前被 认为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现已发现的明长城的 起点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虎山镇——虎山长 城),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 多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1381年建关设 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 军事重镇。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 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 14米,厚7米。
历史价值
嘉峪关所在地是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一处 隘口(河西走廊继续向西延伸)。甘肃西部已属于荒漠 地区,河西走廊夹于巍峨的祁连山和北山(包括马鬃山、 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达1000公里左右。一条 古道穿行于祁连山麓的戈壁和冲积平原上,古代“丝绸 之路”即此。道路本艰险,到了嘉峪山隘口处,狭谷穿 山,危坡逼道,就更险厄。嘉峪关踞此,形势非常险要。 东通古肃州(今酒泉),西有安西。这条古道是古都长 安和西域联系的纽带。古代西域,初时仅指天山以南的 新疆南部和东部,有许多在绿洲上发展的“城邦”,对 内地汉族政权时附时叛。到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 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 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 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明代,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 数次在嘉峪关作战。
角山长城
•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滨海城市北戴河 有40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 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 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 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 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 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角山景区集山、 城、寺为一体。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 其造型像个“山”字。正额“角山长城”匾是原国务 院副总理、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题写的,背额“碧 海雄峰”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有诗云:“自 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足以证明角山的 险要。角山长城是明朝辽东镇和蓟镇两座军事重镇的 界线,建有敌台、战台5座,关隘一座。站在角山最 高峰大平顶上,极目远眺,令人遥想到当年古战场上 鼓齐鸣、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
传说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 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 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 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 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此,每当马 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 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 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 也常常在“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 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 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 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 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 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台迷途。”小伙子听 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 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 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 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
文化地理
• 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 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 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 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 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 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 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 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 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 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 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 重要关隘。
交通
阳关和玉门关是姊妹篇,敦煌市区距阳关 75公里,距玉门关90公里。阳关、玉门关是丝 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 西域,连欧亚。名扬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 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说起阳关玉门关 让人就想起【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千古绝 唱。一道菜【丝路两关迎友人】把阳关,玉门关 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文化更让人熟知。当人们听到 这道菜,看到这道菜,就会想起的丝绸古道的繁 华。寓意阳关春暖喜迎宾客,玉关道长前途无量。 从敦煌租小车经玉门关到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不到 300公里,路况很好车也很少,因沿途要看玉门 关汉长城,往返要七八个小时,租金约250元, 如人多可包辆中巴元500多元左右。
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 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 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 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 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 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 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 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 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 “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小伙子听罢急 忙转告给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 好,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 食言。’。” 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 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 到达小方盘城后,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 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 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 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 关”。其实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因这里是古代我国通往西 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就从此入关,故名。
说起玉门关 ,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 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 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 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 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 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玉门 关也省称“玉关”。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 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 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 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 “两关”,即“阳关”、“玉门关”。
周边美食
• 嘉峪关的饮食可谓百味荟萃。在这里可以尝到 川味的麻辣烫、粉蒸肉、麻婆豆腐;江浙的糖 汤圆、鱼汤圆;陕西的大米面皮、粳粉酿皮、 肉夹饼;新疆的烤羊肉串、粉汤羊肉;江苏的 葱油饼;东北风味粘火烧、豆沙切糕、枣泥糯 米糕;兰州的清汤牛肉面、锅贴饺子;临夏回 族的酿皮子、清真元宵等。这些美食主要汇集 在振兴市场美食一条街、镜铁市场美食一条街、 大唐美食街。
文化内涵
• 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 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19米,高1.5米, 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书,笔力 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 作。相传,最后的“一”字,不是一起写上去 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 的。 • 走下“天下第一关”城楼,可到长城博物馆参 观,那里将向您展示万里长城的古与今以及令 人惊叹的实物展品。在古城内,品尝地方风味 小吃,会使你的游兴大增,并领略到山海关的 风土人情。 • 山海关人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 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了。
历史改革
•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 西),距今已有64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 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 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 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 —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1372年(壬 子年)(明洪武五年)。[2] 嘉峪关关城布局 合理,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 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 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 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 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 昌阁。 •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又被誉为“雄关”。
遗迹
山海关介绍
• 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 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河 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 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 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 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 多种防御建筑。墙一边是辽宁,一边是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