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故事篇一:红军长征小故事()红军长征小故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为了歌颂我们的先辈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弘扬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今天校会课的内容我们围绕红军长征中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纪念和追忆这段历史。
第一个: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
小兰才 13 岁。
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
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
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
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
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
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
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
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
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
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
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
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
总共不到一小碗。
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
你找到多少粮食了?”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明天再找嘛!”“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
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
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
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
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
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
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
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
咱们走吧!”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
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
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没有。
嗯??”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
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
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看护长走了。
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
晚上,部队休息了。
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
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
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
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
看护长是 40 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
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
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
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
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
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好!我不看。
”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你的米袋呢?”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拿来!我给你缝缝。
”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
她愣住了。
“小兰,你的麦粉呢?”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
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
“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
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
小兰忙摇手说:“不,不,谢谢大家??”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
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
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
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
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
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第二个: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
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
他主动参加了警卫班的活动,和年轻的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
忽然,从头顶上传来几声“哇哇”的叫声,刘伯承顺着声音一看,在大树纵横交叉的枝桠上,站着一群乌鸦,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诙谐地对警卫员们说:“你们哪个的枪法最准,快打只乌鸦下来给大家打顿牙祭(即加餐)吧!”警卫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开枪打乌鸦,有的是怕枪法不准当面丢丑,有的是不愿在领导面前耍弄武艺。
其中有个年轻、机灵、调皮的警卫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要得——”“欢迎——”警卫员们不约而同地拍起巴掌来。
段落化刘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们还会倒打一钉耙,将起我的军来了!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
”说着,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不用瞄准,手一举,“砰”的一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黑光闪闪的翅膀还在不停地扑腾哩。
“好枪法,刘总长真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警卫员们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
只有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卫员依然半信半疑地说:“嗯,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刘伯承听了毫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试考试,看到底及格不?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
”那个警卫员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着头皮到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
刘伯承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
当鸡蛋飞向天空,看上去小得像一粒黄豆时,刘伯承沉着地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鸡蛋随着枪声四分五裂,蛋壳、蛋黄、蛋白纷纷洒落下来。
那个调皮的警卫员连忙伸出大拇指,夸赞刘伯承是神枪手。
警卫员们纷纷要拜刘伯承为师,请他教练枪法。
刘伯承谦逊地说:“功多艺熟,业精于勤嘛,什么老师、学生的,我们互相学习好了。
枪法愈准,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啊!”从此,刘伯承就挤时间给警卫班讲习枪法,没过多久,警卫班战士也个个都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篇二:红军过草地剧本旁白01: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过草地有三难,一是行进难,处处都是泥沼,一个不留神便会陷进去,被污泥吞噬;二是食难,草地到处是水但这些水都不能喝,有没有粮食,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三是宿营难,草地净是泥泞绩水,一般很难夜宿,周围都是泥沼,夜晚又冷,往往一个晚上过去,刚睁开眼就发现又有同伴冻死或掉了下去。
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
(在读旁白时由2位演员02,03表演“行路险”,“饥饿”,“夜宿难”,最后以背对背的睡姿结束旁白)02先醒,拍拍03,02:“吓死我了,还以为你冻僵了”03:“呵呵,革命还没成功我怎么敢先走呢?”02:“咦~那边好象出事了,走,过去看看”换场景,04抱着05面对观众,06,06,08,09站在04后面,02,03走近04:“XX,你怎么了?坚持住!坚持住!”06走近05,06:“卫生员,快!看他怎么了!”07检查呼吸,眼睛,脉搏07:“他饿了一天,昨晚又感染了风寒,怕是不行了!”04:“XX!”05:“水?水?”06:“水!快去拿水来!”08:“报告连长,已经没水了?”06:“胡说!,昨天战士们收集的4壶尿呢?”08:“报告连长,已经全部分给伤员了?”06以拳砸地06:”可恶!”05:“连?长?我没什么牵挂的?只?只盼革命早日成功?”05死,全员哀悼换场景,02-09扎堆小声讨论,10独自在远处表演远眺动作,手指远方对观众说“看我发现了什么,有具牛的尸体在那!”10跑近06 10:“报告连长,前方发现牛尸体一具!”06:“什么?情况如何?”10:“被俎虫吃剩半具,那些俎虫白胖胖地在那蠕来蠕去呢!”10用手指表演猥琐虫子蠕动动作09:“别说了,再说我口水都流出来了”大家笑06:“看把你馋的,刚好战士们的皮带都吃完了,看来上天对咱们不薄!走,去看看!”排队走,同时旁白响起旁白:红四军靠着这半具牛尸体和两斤半的俎虫,历尽万难,终于走出了草地。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战士们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篇三: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长征的故事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