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技术应用创新

加强技术应用创新

加强技术应用创新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

人们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安全管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安
全工作的成败也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这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也更加受到重视。

本文结合某金融中心项目安全管理经验,阐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来助推施工
安全管理。

关键词:安全管理;技术创新;BIM应用;集中控制技术
1 前言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逐步扩大,全员化管理、多元化创新逐渐取代传统粗放式的管理。

在企业大力倡导全员管理管安全的今天,作为一名施工技术人员,我们同项目的全体管理人
员一起,通过群策群力,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全面推进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

某金融中心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整体为圆弧形,主体结构复杂,施工场
地狭小,建筑面积庞大,六栋写字楼和一栋商业楼同时施工建设,安全文明管理面临很大难度。

项目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以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一些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
技术管理措施,全面推进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

2 技术创新应用的现状
随着建筑行业高、大、精、尖工程逐步增加,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以及管理难度也逐步
加大,安全管理的难度也相应随之增大。

仅靠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常规管理,远远不能满足
现场的管理的需求。

然而随着建筑行业新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应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投入现场管理,智能化
智慧化的工地逐步增多,技术创新的应用使得常规的安全管理变得更加方便便捷。

3 技术应用助推安全管理措施
某金融中心项目自开工初期,在现有作业条件下,务实做好安全管理策划,秉承技术助
推安全管理理念,借助BIM技术的应用、集中配电技术应用等技术创新管理措施,提高了安
全管理的效率,确保了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有效推进。

BIM技术应用促进安全管理
1)BIM技术对高架支模安全技术交底的促进作用
项目写字楼多处均存在高支模架体,高支模架体因其搭设高度高,搭设难度大,安全风
险大等特点,在施工中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在搭设高支模架体前,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也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对工人的交底往往只是书面上的,通过编制高支模安全技术交底,将架体搭设过程中需要注
意的问题讲给工人听。

然而,这种交底方式往往过于抽象,工人能听进去并记在心里的较少,一些需要重点注意的安全事项工人并没有谨记在心,一些需要避免的问题在交底后的施工中
仍会出现。

然而,通过BIM建模,工人在模型中就能够清晰的看到架体搭设后的整体情况,立杆间距、剪刀撑搭设间距等一目了然,梁底、梁侧立杆与水平杆的连接,以及梁柱接头等细节部
位需要注意的问题就能够清晰的显现。

通过文字、三维图形等多角度的讲解,工人就能对整
个高支模架体的搭设要点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在搭设过程中主动规避违规操作,确保架体
搭设的安全。

2)BIM技术对卸料平台安全搭设的促进作用
卸料平台作为主体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周转料具,其搭设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
与周围外架相辅相成的整体美观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然而,即便我们在搭设之前的交底中对卸料平台悬挑工字钢的尺寸,出挑长度,U型预
埋件的预埋位置,斜拉钢丝绳的拉结点,平台铺设用的材料等事项已经做出明确的讲解,但
由于缺乏一个对卸料平台搭设的主观认识,再加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卸料平台
搭设后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达不到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本项目针对现场各个楼栋的实际情况,对卸料平台搭设进行
BIM建模,通过模型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卸料平台在预埋、悬挑、钢丝绳拉结、临边防护搭设、警示标识悬挂以及红白油漆涂刷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而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使搭设
的卸料平台既安全,又美观。

3)BIM技术对现场平面布置的指导作用
某金融中心项目场区是环形场区,场区内可用作临时加工场的地方较少。

主楼及其对应
商业区的钢筋加工场均在商业区设置,其他部位均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如果加工场所在区
域开始施工的话,钢筋加工场区的设置将是一个问题,既不能影响各个楼的正常施工,也不
能影响钢筋料场的铺设。

通过对主楼进行BIM建模,我们便可形象的发现,由于楼层收跨的
原因,可以空出一个长约33米,宽约10米的区域,可以作为钢筋加工场使用。

同时,由于
该区域存在高低跨,经过比对BIM模型及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在某轴线大梁上放置预埋钢板,以便将来做料场时工字钢焊接使用。

就这样,通过BIM,我们很好的解决了钢筋加工场的放
置问题。

同时,其他楼栋也均可采用BIM技术对各自场区的布置进行合理的安排。

“压力表”安装提高现场临水监管水平
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水,因此,合理的布置现场临时用水并时刻保证水源充足也是工程建
设的重中之重。

项目在每周开展的“一加五”安全检查中,就有针对现场临时用水的专项检查。

在以往的检查中,我们主要是看各个消防箱是否有水,消防水带、水枪头及各类阀门是
否有损坏。

在对楼层临时用水进行检查时,也是打开水龙头观察水管是否有水等。

这样的检
查一方面增加了各类水龙头、阀门等的开关次数,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冬季进行检
查时,打开开关流出的水很容易造成地面结冰,造成安全隐患。

另外,在有些情况下打开消
防栓,即使里边有水,也无法保证水的压力是否能满足楼层正常的使用要求。

为了规避此类问题,我们项目部从源头出发,在消防栓前边增设一个压力表。

这样在检
查的过程中,就不用再去打开开关试水,直接看压力值就能够判断消防箱是否有水。

并且通
过压力值还能判断水压力是否能达到要求。

如果没有压力或压力过小,就能够及时发现并解
决问题,确保在使用时有充足的水压。

用电集中控制技术确保工人用电安全
工人生活区有人员多、用电多的特点,如何确保工人生活区的用电安全也是施工管理工
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为了方便工人给手机等设备充电,工人生活区每间宿舍都安装有
插座。

这样一来经常有工人在宿舍内做饭,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等,对宿舍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项目部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检查力度,但仍有不少工人冒险违规。

项目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矛盾,对工人生活区采取用电集中控制技术,每栋宿舍楼都配有
一间专门的配电室对整栋宿舍集中供电,每间宿舍除了空调用插座外,没有额外的220V插座,全部为36V低压供电,并配备USB插口,方便工人给手机充电。

同时,对每栋宿舍楼用
电设置最高额度600W,一旦有宿舍违规用电致使超过限制,该栋宿舍将自动断电,确保工
人的用电安全。

结束语
技术创新在工程建设中永远都不会过时,它将积极推动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

技术
的创新应用将使得安全管理更加便利,技术的创新应用积极探索也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安全
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企业的竞争点,技术的革新将带动安全管理的革新。

某金融中心项目,提出技术应用创新理念,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了现场安全管理
的有效、简洁、快速的推进,实现了进度、安全过程全管控一次成优的目标,该项目已获得“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称号以及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项目技术创新应用助推安全管理理念在相应的区域得到了较好的推广。

作者简介:刘聪 1989年~;男,工程师,从事施工管理研究;
张东晓 1990年~;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施工管理研究;
韩璐 1983年~;男,工程师,从事施工管理研究;
张晓林 1984年~;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施工管理研究;
刘景成 1987年~;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施工管理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