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从化大学生对时间管理认识调查的调查方案和统计数据。
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概念的认知情况,时间计划能力和时间计划完成能力,以及大学生侧重的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时间管理能力层次的学生群体,进行差异比较。
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并提出一些对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调查一.调查活动的开展1.调查时间:2013年5月15日—2013年5月22日2.调查地点:从化各大高校3.调查对象:从化各大高校学生4.调查方法:①调查问卷(从化各高校学生)②采访在校学生5.调查情况:发放320份问卷,有效回收300份二.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第二小组根据小组成员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心得和体会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正文如下:从化大学生关于时间管理的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你们好,为了深入了解从化高校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状况,我们进行这次抽样调查。
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感谢您对这次调查的大力支持。
1、你对时间管理的认识A、清楚B、一般C、一点点D、不清楚2、你是从哪里认知时间管理这个概念的?(多选)A、学校B、社会C、家里 D其他3、你对自己的大学有计划吗?A、有清晰的计划B、有大概的计划C、有目标,无计划D、无目标,无计划4、通常你能完成你的原定计划吗?A、总能按照计划提前完成任务。
B、能按时达到目标。
C、我可以完成我的小部分计划,要求随之降低。
D、几乎没有完成过计划。
E、我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
5、完成计划或工作所用时间利用率怎么样?A、优质高效B、基本按时C、学习、工作经常占用休闲时间D、休闲占用学习工作时间E、基本上没有按时完成计划或工作6、你对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分轻重缓急吗?A、有B、没有C、不清楚7、当你计划的学习时间与突如其来的事情冲突时,你会怎么做?A、继续执行自己的计划B、去解决突如其来的事情C、看事情的重要性D、看事情的急迫性E、另外调整时间完成计划8、在你实施既定的计划中,是否有所调整?A、有,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B、有,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C、有,它与现实有所冲突D、没有并且没有遵守计划E、没有调整,但有遵守计划9、若有计划,你对你的计划完成满意吗?A、满意B、还好C、不满意10、你觉得制定计划给你带来了什么意义?A、大学生活更踏实B、对大学学习更有方向感了,更接近理想和目标C、实践计划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了D、更有成就感了E、没有太大的感觉F、没制定过计划11、大学期间,你参加过哪些活动(多选)?A、班级干部B、班级活动 C志愿者活动 D、社团干事 E社团活动 F、兼职 G、各类比赛12、你在参加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你的成果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可?A、大部分人认可B、小部分人认可C、无所谓13、大学期间,你把时间更多的放在哪一方面?A 学习 B社交 C 兼职 D社会实践 E 家庭建设 F其他14、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身心健康有成就的大学生?答:三、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1、你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分析:从分析数据来看,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认识清楚的占整体的18.67%,一般认识的占61.33%,一点点认识的占15%,不清楚的占5%。
基于此调查数据,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认识一般的占61.33%,说明大部分从化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了解不是太深刻。
2、你是从哪里认知时间管理这个概念的?(多选)由数据显示分析,从化大学生认识时间概念的主要来源于学校,其次是社会和家里,这结合第一题的数据分析,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校学习所学到的时间概念不太清晰,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为全面,使学生处于被动管理,导致学生对自我时间管理的意识不高。
3、你对自己的大学有计划吗?分析: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有计划,有目标而没有计划的大学生则占27%,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占6.33%,此可见大学生们并不是缺乏目标,而是不知道怎样计划时间,他们普遍重视对大学生生活的计划,但是缺乏执行力。
所以我们建议,大学生应该学会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间计划表。
4、通常你能完成你的原定计划吗?分析: 制定了计划,但总是半途而废,也是困扰大学生的一大难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总能按照计划提前完成任务的仅有6%,能按时达到目标的大学生占22.33%,有60%的人可以完成小部分计划,但是目标随之降低,7.33%的人通常有计划,但是几乎没有完成过计划,还有4.33%的人没有计划,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
我们认为,大学生缺乏这样的意识:知道你的目标,与知道你达成目标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大学生制定计划的真正目的在于确信存在一条可行的途径。
当你执行你的计划的时候,有一个无法预料的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坚持原计划(这会让你失去机会)还是停下来去抓住这个机会(这会是你脱离计划)?这时你需要的是停下来思考你的目标,以作出更好的选择。
坚守你的目标,但灵活对待你的计划,如果能明白这一点,相信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达成预定的目标。
5、完成计划或工作所用时间利用率怎么样?6%22.33%60%7.33%4.33%A.总能按照计划提前完成任务B.能按时达到目标C.我可以完成我的小部分计划,要求随之降低D.几乎没有完成过计划E.我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能高效运用时间的大学生仅占整体的8%,基本按时完成的占39.67%,但是有44.33%的人学习、工作与休闲时间相互占用,基本上没有按时完成计划或工作的则占8%。
这一现象说明接近一半的大学生未能妥善地利用时间。
,你对你的计划完成满意吗?6、若有计划总分析:综合第3、4、5、6题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并不是缺乏目标,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计划时间和合理地利用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发现,其客观原因是,学生缺乏自己主动搜寻信息的意识。
中学时,老师或家长都会为学生收集信息,什么时候要测验,考试范围是什么或者考试形式是什么等,但到了大学,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帮忙,大部分学生开始不能很好地自己收集信息进行整合总结。
所以,我们建议大学生应该主动地思考自己应该怎么走,完成自己的计划,成为健康独立的大学生。
7、你对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分轻重缓急吗?据数据分析,66%的人表示每天对要做的事情有分轻重缓急,做到有条不紊。
然而还有16.67%的人对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分轻重缓急甚至17.3%是不清楚孰轻孰重。
8、当你计划的学习时间与突如其来的事情冲突时,你会怎么做?据数据分析,面对计划的学习时间与突如其来的事情冲突时,63.3%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40%明白哪些事情重要,23.3%明白哪些事情急迫,并具体安排时间,有条不紊的去完成计划。
9、在你实施既定的计划中,是否有所调整?分析:33.3%为了更好的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表示会对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避免了某些计划与现实冲突。
但是仍有6.67%有计划,但没有不会调整计划,甚至不会去遵守计划。
总分析:结合(7.8.9)题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当中,我们应该分清轻重缓急,知道哪些事情紧迫,哪些事情可以延缓。
把每周、每天的工作计划排出来,再区分出重点层次,哪些该马上办,哪些可以延后办,一件一件抓好落实,时时对照计划赶进度;如果这还感觉笼统,那再分出上午与下午的工作任务,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分心,做了一件事就落实好,直至完成为止。
这样,你的效率就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既可以避免冲突,又能完成更多的事情。
10、你觉得制定计划给你带来了什么意义?数据分析:通过制定计划,17.67%人觉得大学生活更踏实了。
53%的人通过制定计划,对大学的学习更有方向感了,更接近理想和目标。
18.67%的人在实际计划的过程中越来越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
2.67%的人觉得更具成就感。
6.33%的人表示没太大感觉。
占1.67%的人没制定过计划。
11、大学期间,你参加过哪些活动?数据显示,在调查是人群中,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活动达到5种的有47人,4种活动的有95人,3种活动的有83人,两种活动的有32人,1种活动的有8个人。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还是相当平衡的。
在此建议,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上的这些活动,广交人际,发挥特长,完善自我,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2、你在参加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你的成果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可?数据分析:人们制定的计划,40.67%人的完成是得到大部分人是认可的。
有41.33%人得到少部分人的认可。
也有16%的人计划的完成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并表示无所谓。
我们认为,每个人要让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工作效率提高上来。
要清楚对时间的管理,有清晰的计划,提倡高效的完成计划。
分清日常各事的轻重缓急,在完成计划的同时,适时调整既定的计划,以更好的完成。
13、大学期间,你把时间更多的放在哪一方面?数据分析:大学生更多的时间是放在学习上,占48%。
其次是社交占28.3%及社会实践占16.67%。
再次是其他事情,占19.67%。
而兼职和家庭建设分别占7.67%,5%。
分析:从以上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的。
而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参加各种社交实践。
我认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学习为主,一专多能,广交人际,发挥特长,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与安排做事,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为找工作打好基础,多学课外知识以备用。
同时应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总分析:结合11.12.13.10题,大家在制定计划,说明有机会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在所有令你不快的糟糕感觉之中,最糟糕的莫过于明明知道自己曾经有计划去完成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挑战,却没有抓住机会。
追求的目标越明显,追求的意志越坚定,则人生越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活得更有价值。
应该考虑更长远的理想,以及自己的整个人生观,价值观。
由近期的目标的完成,考虑更深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