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入法
中药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过滤器剪掉,接入一次性直肠滴 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 评估
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配合能力。
患者的排便情况。
2、 目标 将药物自肛门灌入,解除或缓解各种因虚证或实证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肝炎引起的 黄
疸、肠梗阻等,达到祛除浊毒,活血化瘀,祛湿,温阳的作用。
3、 禁忌症
1) 重度水肿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2) 年老体弱、孕妇、严重痔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3) 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4、 告知
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
治疗中患者有便意,应嘱患者深呼吸,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 压,以保证药液保留时间。
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量抬高,勿过度变换体位,尽量保留 1h 以上。
5、 物品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PVC 管、中药制剂(39-41摄氏度)、棉签、液体石蜡 油、中单、油布、弯盘、便盆、卫生纸,屏风。
6、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前 , 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2)
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
小枕抬高臀部10cm 左右,暴露肛门。
(3) 测量药液温度,39C 〜41 r ,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
面距肛门约30〜40cm
(4)
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
10〜
15cm ,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 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4) 心理状况。
3)
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5)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
轻揉肛门部。
(6)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
的深度。
(2)灌肠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⑷ 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1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
办法》规定处理。
中药直肠滴入操作流程
服装、鞋帽整齐,仪表大方,举
止端庄,态度和蔼。
素质要求
十
治疗盘、一次性红色导尿管、输液器、中药制剂(39 —41°)、液体石蜡油、棉签、弯盘、卫生纸、油布、中单、便盆、屏风。
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
关因素、既往史及心理状态
等。
物品准备
1.润滑导尿管2导尿管插入方法正确,深度符合要求(20 —25厘米3.液面与肛门高度合适(小于30厘米)4.注入药液速度合适(20—40滴)。
协助衣着,安排舒适卧位, 整
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
手。
记录并签名。
体位合理,操作方法正确,
患者感觉无不适
观察滴入速度及病情变化, 询
问患者有无不适。
拔管、清洁皮肤,嘱患者保留1小时以上。
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并配合,体位舒适合理,暴露热敷部位,保暖。
科室 考核者
考核日期
中药直肠滴入法操作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