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科 技 学 院 2015 /2016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 汽车概论 适用专业/年级: 全校公选 选课课号: 3JX0445A 、01 抽(命)题人: 袁理 本卷共 1 页,考试方式: 开卷 ,考试时间: 一周一、小论文撰写(本题共1题,共100分) 1、论文题目: 阐述中国汽车的工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您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应如何发展?并说明汽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2、 论文要求: (1)独立撰写,不得相互抄袭与整篇抄袭Internet 、电子资料中的文献。
(2)要求5000字以上。
(3)论文必须提交打印稿与电子文档。
装订线 专业班级:测控13-2姓名:刘磊学号:213441276密 封 线论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的重要性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
汽车工业作为市场链中的终端产业,对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与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
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工业重要性发展历程发展问题发展方向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1、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与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1)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
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2)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就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与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
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与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与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
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
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3)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与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与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4)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就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就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就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就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现状中国经过60年的汽车工业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与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与34、2%,这就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
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
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
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
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就是“零产量”。
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的能力将不低于622万辆。
这只就是2000年的规划数据,随着这两年汽车市场的火爆,不少汽车企业纷纷扩产。
一项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车加在一起的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达到1400万辆。
考虑到汽车产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个月以上,2002年的项目将在今年产生效果。
随着2003年大量新建项目的投产,预计2005年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至55%,成为2002年至2010年期间产能利用率的最低时期。
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与利润下降。
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就是2002年与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
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的壮大,离不开世界。
只有开放,才能保持蓬勃的活力。
最初,中国汽车包括厂房设计图纸都就是外来的。
即便在“封闭”的特殊时期,中国汽车人也保持着与外部汽车世界的接触。
改革开放后,各种合资公司、独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开放,给我国汽车人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机制,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走过她国长期探索出来的路程。
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将会就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与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却不强,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快,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零部件配套体系尚未形成规范、开放的市场环境,主要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合作有待加强。
2、能源环保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汽车也成为主要大中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来源;“慢”就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亟待大力推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关键部件与装备依赖于进口,政策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低”就是综合素质与实力亟待提高,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发展滞后,小排量节能型汽车市场占比仍然偏低。
3、汽车后市场领域发展不健全。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汽车产业的各环节都就是相互依存与彼此制约的。
营销、售后等处于微笑曲线的右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发达国家汽车营销通常采用销售、维修、装饰等为一体的品牌专营店与专卖配件的汽车交易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并且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全球营销网络,建立自己的融资公司,为顾客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我国整车企业在这些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有许多欠缺,如汽车销售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差、专业化程度低、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缓慢等。
4、缺乏核心技术与强势自主品牌。
中国采用“市场换技术”策略,但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跨国公司里。
合资企业由于追求短期利润的增长,研发经费投入甚少,导致我国陷入技术落后→引进模仿→技术落后→再引进模仿的恶性循环中。
也正就是由于我国在汽车产业研发方面一直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使自主品牌之路走得艰难。
虽然一些自主品牌产品在部分细分市场或局部地区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主导地位,但总体来说与合资品牌相比仍缺乏竞争力。
5、整车企业经营规模偏小。
经营规模对于整车企业的国际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部统计显示,从2013年全球500强上榜整车企业的销量数据来瞧,外国整车企业的平均销量规模约为413万辆,而中国整车企业的平均销量仅约221万辆,除上汽集团销量规模超过全球与外国整车企业平均水平之外,中国整车企业销量规模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其中浙江吉利控股、广汽集团的总销量仅分别为91、34万辆与71、22万辆。
此外,从营业收入与资产规模来瞧,中国整车企业也均弱于国外整车企业。
除了创新能力、能源环保问题、汽车后市场领域发展不健全、缺乏核心技术与强势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等主要问题之外,中国汽车产业还有不少问题,诸如汽车价值链重心处于低端位置;“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尚不充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价值链条不完整,未形成完善的本地价值链等。
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汽车工业就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良好的话好处多多:解决就业问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带动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发展;GDP 增长等等。
但就是具体说到这个行业到底怎么发展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
从产业链来讲,要早出好的汽车,技术就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很高的投入,同时还有要大批高端人才的出现。
我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工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本土品牌崛起,减少对外依赖根据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其中特别提到将提高自主品牌国内份额,到2016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
2011-2020的未来十年就是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已经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对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
但目前我国汽车制造装备对外依存度依然居高不下,给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根据统计资料,汽车装备进口率每提高1%,装备总投资将增加2-3%。
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本土汽车制造装备企业的发展。
自主品牌汽车厂商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以及我国整车制造装备的本土化趋势将为相关汽车自动化装备厂商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2、必争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如今,能源与环保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话题,也就是政府部门最关心的问题。
2014年2月8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群)进入名单。
同日,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退坡制度由每年减少10%补贴降至5%,加大了补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