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命名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创建、管理与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金牌工人、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在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促进工作室在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不断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省级工作室由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技厅会同专家组评审、认定并进行管理考核。

第二章基本条件与任务
第三条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指在创新成果显著、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注重协作攻关、创新能力卓越,重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优秀人才辈出,运行管理科学、工作机制规范的职工创新工作室。

省级创新工作室须
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优秀人才领衔。

原则上以具有较高理论和技术水平、丰富管理经验、较强创新能力的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金牌工人、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

(二)人员结构合理。

成员以一线技术工人为主、吸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人以上的创新团队,团队专业技术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协作氛围浓厚。

(三)运行机制规范。

工作建立运行两年以上,并已被市总工会或省产业工会、省直机关工会、省总对口单位工会命名或认定,团队成员相对固定、分工协作,工作运行正常,效果明显。

(四)场地设施完善。

具有固定的且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活动场所,设备齐全、设施完善。

(五)计划目标明确。

有明确、合理的年度工作目标或项目进展计划,且能按计划组织实施,经常开展创新活动。

(六)工作制度健全。

有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与单位的生产经营等工作衔接顺畅。

(七)经费保障有力。

企业能够提供用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经费。

(八)创新成果显著。

具有较强的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能够积极开展创新创造活动,承担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创新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的市级工作室,可申报联合创新工作室(含已
命名的省级及以上创新工作室)。

企事业单位原有建制的研发机构、主要成员均由同一建制班组(科室)人员组成的工作室不在命名范围。

第四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业务等方面的专长,围绕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工艺技术难题,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师徒帮教等活动,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技能支撑。

第三章推荐与命名
第五条省级工作室的命名工作应按照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程序进行,通常由工作室所在单位工会提出申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总工会、省各产业工会、省直机关工会、省总对口单位工会在本级工作室中择优推荐,省总工会、省科技厅联合命名。

被命名的省级工作室由省总工会、省科技厅颁发工作室铭牌,并颁发证书。

第六条2022年前,省级工作室每年命名一批;2022年后,省级工作室每三年命名一批,每批命名数量一般不超过100个。

第七条命名工作按照企业申报、市级推荐、专家评定、省总工会主席会议研究、社会公示、通报命名的程序进行,由省总工会、省科技厅联合组织实施。

已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因带头人退休或调离现工作单位不能继续担任的, 由市级工会向省总工会书面申请更名。

更名工作按评定程序与新一批省级创新工作室评定工作一并进行。

第八条工作室评定专家由相关行业技术技能领衔人和省级以上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组成。

评定工作采取审阅申报材料、实地考察或查看视频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申报材料由推荐审批表、建设情况材料、成果成效佐证材料组成。

第四章管理与考核
第九条工作室所在单位工会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为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协调处理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其他有关事项,对工作室的申报创建、设备配备、人员安排、资金落实、项目立项、技术推广、技术协作等工作积极协调,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十条工作室要定期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查,省级工作室每年底向省总工会报告年度工作。

各市、县(市、区)总工会和企业工会要加强对工作室的日常管理。

省总工会、省科技厅不定期对省级工作室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加强考核管理。

第十一条工作室公开发布的创新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抄
袭剽窃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或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且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部门将立即予以摘牌,追回全部支持经费,并予以通报。

第五章经费保障
第十二条工作室日常活动经费原则上由所在单位负责保障。

各级工会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其正常开展活动,并保证专款专用、合法合规。

省总工会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对缺乏资金支持的工作室给予支持。

市级工会和企事业单位工会应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设立本级职工创新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各级工会扶持工作室用于技术创新、培训教育等方面的补助资金,由各级工会负责监督和审查。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每批省级工作室综合评定成绩前十名的带头人,符合条件的,由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前三十名工作室,由省总工会授予省工人先锋号。

获得过省五一劳动奖章及以上荣誉的带头人,原则上不重复授予。

第十五条各级工会应关心创新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进步, 保护其成员的创造热情, 在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推荐评选先进、组织疗休养和进修深造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十六条对发挥作用突出、创新创效明显的创新工作室,优先推荐参评“河北省工人先锋号”;骨干成员优先推荐参评“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对运行机制不规范、创新创效不明显、培养人才工作不突出的创新工作室,限期整改。

限期整改并经考核后仍不达标的,予以摘牌。

第七章附则
第十七条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技厅根据工作发展需要,对本办法进行补充和修订。

第十八条省级以下工作室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