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要点
1、在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接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及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
2、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
3、土方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上而下开挖,人工挖土2人操作间距横向不得小于2m,纵向不得小于3m。
禁止采用挖空底脚方法开挖土方或者不良地质岩石。
(2) 明挖放坡宽度必须大于土质自然破裂线宽度;开挖深度1.5m以上,且无条件放坡的,必须设置固壁支撑。
固壁支撑应经过安全验算并随挖深增加。
(3)坑、槽、沟边缘1m以内不得堆放弃土、机械或者其他杂物,并在距边缘1m处设置截水沟。
(4) 机械开挖应设专人指挥。
机械放置平台保持稳定,挖掘前要先发出信号。
严禁人员进入机械旋转范围。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间距应大于10m以上。
多台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确定挖土机离台阶边坡底脚安全距离。
(5)基坑、沟槽、坑井边缘必须设置不低于1.2m高的防护栏杆和夜间警示灯。
人员上下应走马道或梯子。
严禁蹬踏固壁支撑上下。
(6) 基坑内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当开挖深度超过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深度时,应采取加固固壁支撑,控制降水,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人员撤离现场,并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建筑。
(7)深基、深井、深沟内的开挖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经常检测有毒、有害气体,不得在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情况下施工。
遇有文物或者不可辨认的物品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严禁随意敲打、玩弄或丢弃。
4、土方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硬实地面向软土地面逐步填筑,并随填随压实。
(2)设专人指挥,具有回转车道。
(3)倾倒前应先发出信号,检查倾倒位置是否有人或机械、物资;严禁在填筑坡脚下站人。
(4)划定危险区域,并设专人监控。
(5)夜间或者视线不良条件下施工,应增加照明。
(6)大量土方的开挖及填筑除符合以上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5、人工挖基作业时,从基坑内抛上的土方应边挖边运。
用土台分层抛掷传运出土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大于1.5m。
基坑上边缘暂时堆放的土方至少应距坑边0.8m 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6、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台及作业现场要视野开阔,清除一切有碍工作的障碍物。
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驾驶台逗留,驾驶员不得擅离岗位。
2)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应协调动作,同步行进,防止互撞。
3)熨平板预热时,应控制热量,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变形,加热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
4)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不得接近明火。
7、拆除滑模设备时,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拆除时可视吊装设备能力,分组拆除或吊至地面上解体,以减少高处作业量和杆件变形。
拆除现场应划定警戒区。
警戒线到建筑物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
8、在支架上浇注混凝土应对支架进行预压试验,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消除
非弹性变形。
9、挂篮行走时,要缓慢进行,速度应控制在0.1m/min以内。
10、施工的吊篮,应按挂牢固,必要时可另备安全保险设施。
张拉时,千斤顶的对面及后面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应站在千斤顶的两侧,以防锚具及销子弹出伤人。
11、瓦斯预测预报根据实测资料采用综合指标法进行判断,并根据预测结果指导施工。
瓦斯监测方法:试验室分析、现场检查、瓦斯遥测。
12、防止瓦斯局部聚积措施
监理工程师在巡视过程中,应时刻认真警示施工单位,在巷道的转角处、断面形状突变处、较大的超挖或塌方处、洞室内以及洞壁的不平齐部位,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的瓦斯聚积隐患,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使巷道壁面尽量平整,达到通风气流顺畅。
2)及时喷混凝土封堵煤岩壁面的裂隙和残留的炮眼,减少瓦斯渗入巷道。
3)向瓦斯聚积部位送风驱散瓦斯,一般采用高压风管引出高压风驱散局部积聚的瓦斯,增设康达型风管驱散瓦斯,用气动局扇驱散瓦斯,用压气隐射驱散瓦斯。
13、隧道作业的环境标准规定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
14、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监理一般性要求要点
1)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对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隧道长度大于1000米时,应要求制定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性地检查施工单位各班组间建立的交接班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交接班记录应真实、齐全,包括: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的内容;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检查交接班情况的记录。
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探测,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监测,掌握围岩及支护的变形位移情况。
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并立即向上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