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面,而我亲爱的父亲在里面。
父亲,我来看您了。
今年您已经四十岁了,但这是我第一次给您过生日。
还记得吗?每年我过生日您都会为我庆祝,但是作为女儿的我,却从来不知道您的生日。
记得您第一次发表文章时,您好激动得彻夜未眠。
当您把您的心血呈现给我时,我却冷冷地丢下一句“很烂”。
现在想来,这对您是多么大的伤害!我想给您道歉,但我们的距离太送,您听得见吗?
您的头发不多,我总笑您是“戴帽子没有顶”。
为摆脱“罪名”,您将工资的一半都拿去买“生发水”,可头发还是一根也没有多长。
知道吗,每当我想您的时候,满屋子就飘散着“生发水”的味道。
印象最深的还是您为我发表文章。
您最初是在杂志社工作,当时我幼稚地认为您为我发表文章应该是很容易的。
我兴奋地翻开杂志寻找我的文章,却发现它被印在最后一页,而且右下角还无情地写着“有删减”。
我大发雷霆,整整一个星期没有理您。
您那个星期是怎么过的啊!我无从知道。
我更不知道,那期杂志的文章都选好了,您将我的文章送去时和别人说了好多好话,杂志社才肯把刊登广告的地方让出来。
这些事我都无法亲耳听您说,因为我们之间的隔阂永远都无法跨越了!
父亲,您还好吗?现在的您还在执著地追求长头发吗?您好已经去世三年了,但我的孝顺却晚来了十三年!,满屋飘着“生发水”的味道,可您再也不会拿着它一边擦一边微笑着出现在我眼前;那本月刊还在发行,但上面再也不会出现您的姓名和您那些“很烂”的文章;您的手机还6在您的工作台上,但落满灰的它再也不会响起……
那一方矮矮的坟墓里的真的是您吗?我想和您聊聊,但无奈距离太远。
我似乎不曾真正理解过您,现在……也许永远不能理解您了。
那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块路牌,上面标上了终点,但没有标注距离……
(人与人的)距离
天与地的距离应该很远,谁也无法真正量过它。
地上的尘埃,偶尔被风吹起的时候,也可以和天上的白云一样徜徉。
————题记
午后,我在阳台上拿着一本书来看。
眼睛休息的片刻,视线被楼下一位阿姨的身影吸引住了。
一位看起来三十七八岁的阿姨正在一堆废品里面扒来扒去。
过了片刻,她从废品中找到一本破旧的书,拍了拍书皮上的灰尘。
盘腿坐在地上专心至致地看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飞快地从书房中翻出几本文学作品捧在怀中,穿上鞋子下了楼。
我环视四周,寻找那位阿姨。
“阿姨!给您!”我向她递过手中的书。
她缓缓抬起头来,我看清了她的模样,一张很平凡的脸。
平凡得你在茫茫人海之中与她擦肩而过时,根本想不起来她的模样。
“谢谢!”良久,她才伸出手接过我的书。
“阿姨!您为什么这么爱读书呢?就算您再怎么努力,没有钱上不了学,别人还是发现不了您的才华呀。
”
“孩子!别看我比你们都穷,但我觉得我比你们内心都富裕。
也许在你们眼中我远无法和你们相比,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是用贫富来恒量的。
只有内心的充实,才能测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距离。
”她放下手中的书,温和地对我说:“天与地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远,谁也无法真正量过它。
地上的尘埃偶尔被风吹起的时候,也可以和天上的白云一样徜徉。
人也一样,可应该用什么样的“风”才能把自己吹得更高呢?————内心的充实”
听完这些话我微怔。
以前我对那些废品收购者只有同情,现在多了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
的情感。
不知不觉天的那一头,最后一抹夕阳正慢慢沉没。
头顶上掠过一群归鸟,夜晚悄悄降临。
“我该回家了。
”阿姨收拾好东西,起身准备走。
忽然,她转过头大声对我说:“孩子!记住!只要你内心充实,总有一天,你也能和天上的白云一起徜徉。
”
不知从哪里吹来一阵风,卷起地上的尘埃吹向那遥远的天边……
(母爱的)距离
别的家长给予孩子的都是亲密无间的爱,我的妈妈给予我的却是这种深沉的、有距离的爱,它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关注着我。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突然对我说:“你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我大吃一惊,“什么?我自己?不会吧?”“记住,在车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下车后不要在路上逗留,要赶紧回家……”都不管我了,还啰嗦起没完,我心里嘀咕着,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的房间。
转天放学,学校门口热闹非凡,很多家长焦急地等候着,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马路上,“妈妈肯定是和我开玩笑,她一定会来接我的!”我急切地东张西望,眼睛不停地在人群中搜索着,却没有看到半张熟悉的脸。
“妈妈不会真的不来接我吧?”我垂头丧气地走到车站,还是没有看见妈妈,“她肯定不来接我了!”我失望极了,这时,罗嵘和他爸爸走过来,他舒服地坐在车后座上,书包放在前面的车筐里,一路上和爸爸有说有笑的。
我把脸背过去,装作没看见他们。
车来了,我第一个冲上去,车里许多同学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地回家,只有我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那。
就我没人接,别人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妈妈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妈妈,她根本就不爱我。
越想越难过,我把眼神毫无目的地投向窗外。
忽然,一个熟悉的车影映入眼帘,我心中不禁一惊,好像是妈妈的车,我不相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对!没错,就是妈妈的车。
”它一直不紧不慢地尾随着公交车,总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尤其是在公交车进站时,它开得更慢了。
微风吹来,吹湿了我的眼睛,此刻,我好像真正读懂了这十几米距离的母爱。
下车了,我脚步轻松地回到家,骄傲地对妈妈宣布:“我已经学会了独自坐公交车。
”妈妈说:“孩子,不要埋怨妈妈让你一个人回家。
因为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教你学会做生活中的小事。
(爱的)距离
虽然奶奶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我始终无法忘记她与爷爷之间的那段距离。
那段距离中包含的那份至深至纯的爱。
那年冬天,奶奶由于下楼时的疏忽,摔倒了,小腿骨折。
也许是年纪大了吧,奶奶在治疗腿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痛苦不堪。
这让爷爷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在自责中度过。
后悔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有扶住她,不然奶奶就不会遭受这份罪。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发现爷爷那通红的眼睛里竟溢满了那个叫泪水的东西,一滴一滴的往下掉,又被层层叠叠的皱纹分化开来,弄的满脸都是,好像每个毛孔都在流泪。
我知道,那是爷爷对奶奶的爱与牵挂。
奶奶渐渐康复了,就是走路有些不太利索,一晃一晃,似乎随时可能摔倒。
自那以后,爷爷与奶奶外出时,不再是并排走在一起,而是奶奶在前,爷爷刻意与奶奶保持一段距
离地走在后面,眼睛盯着奶奶,两手向前伸着,指尖离奶奶的背大约有一掌的距离,这让我看到时,我的泪很快掉了下来。
也许,这样的距离让外人看到会感到奇怪,但我,却读懂了这样的姿势所包含的感情:如果每天爷爷都扶着奶奶走路,奶奶必然会产生依赖性,而爷爷的这种姿势,不光让奶奶练习了走路,并且在奶奶要摔倒时能及时扶住她。
有人曾说过:“距离产生美。
”但在爷爷走路时的姿势中,却让我读到了距离中所包含的爱。
正如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所说,距离中包含的爱也是最美的。
(心与心的)距离
地理、生物会考前的周末,心中因紧张而有些烦恼,父亲让我下楼卖煎饼果子,想到可以散心,便欣然接受。
这是个坚守了十年的摊子,自我小时记忆起,阿姨便风雨无阻的坚持,小时我常来买。
初中后,便无暇再来。
摊饼、抹酱.....照例还是老步骤。
我在旁边自己放钱,找钱看到那未曾改变的装钱盒,心中觉得充满熟悉与感动:阿姨还是如此信任顾客啊。
在旁边看着粗造的黝黑的脸庞,我在心中默念:真快,两年了当要往饼中加咸菜丝时,我突然想起提醒阿姨像要求我小时候那样多放一点、可突然,我听见阿姨轻轻却又亲切地说:还是多加点?这声音遥远却又仅在耳旁我呆呆望看阿姨,莫非.......?阿姨笑着看我,指向我家,是哪家的姑娘吧?...呃?...我心中一时激动只重重点头,真快,长这么大了,心中好像笑出了声犹如泥土捧出一束小花的惊喜,默默有一条丝线偷偷钻入我心房,调皮的拉近了我与阿姨的距离......我看着阿姨那被汗打湿,贴着皮肤上的发丝,看着她笑时会挤在一起的细纹,看着她因长年热气熏蒸而发黄的手指,柔柔得问:您儿子高三了吧?那一天,儿子中考,而她却要维持生计而,没为儿子加油,这些,我都记得他们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占据一席,催生了我对阿姨的敬佩喜爱。
最后,我与阿姨欢笑着说了再见。
回去的路上清风习习,树上的叶子拼命生长,彰显自己的绿意。
在那个本因考试而略显倦念的早上,幸福,弥漫了心房。
不知不觉,心也松弛了下来。
我至今也无法清楚得知:是我小时的调皮吸引阿姨,还是阿姨出于生意的本能记住了常客,但我清晰感悟到:心与心间是无什么距离的。
只要留心,在意生活中的美好一些美丽的情感,便会将心与心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